只要是提起顺治帝后妃,我们大多首先想到的便是董鄂妃,董鄂妃“集三千宠爱于一身”,似乎顺治帝的后宫除了董鄂妃、康熙皇帝的生母外,没有几个妃嫔;毕竟顺治帝不仅眼中只有董鄂妃,而且年仅24岁便去世了,怎么能有机会充实后宫呢?
但实际上,顺治帝后宫妃嫔的数量,仅次于他的儿子康熙皇帝、他的曾孙乾隆皇帝,有40位之多。只是顺治帝是满清入关的第一位皇帝,其后宫妃嫔的等级尚且不完善,所以顺治帝的后妃们大多都是没有封号的庶妃而已。
顺治朝后妃等级:皇后、皇贵妃、妃、福晋、庶妃(小福晋、格格)
这40位后妃,除了董鄂妃(孝献皇后)、陈图塞尔福晋(和硕恭亲王常宁生母、因妒忌诅咒董鄂妃而被孝庄幽禁而死)、贞妃(董鄂妃族姐妹,殉葬顺治帝)、悼妃(孝庄最年幼的弟弟满珠习礼的女儿,早逝)、庶妃乌苏氏(顺治朝后期病逝,皇四女生母)这五位后妃外,另外35位后妃都活到了康熙朝。
那么,康熙皇帝继位后,是如何对待这些嫡母、庶母的呢?
额尔德尼布木巴是顺治帝的结发妻子、元后,来自蒙古科尔沁草原,若是按照在草原上的辈分:
额尔德尼布木巴要称呼孝庄为亲姑姑
称呼顺治帝为表兄
因为额尔德尼布木巴的父亲吴克善,是孝庄太后的亲兄长。
正因为如此,额尔德尼布木巴被摄政王多尔衮选为顺治帝元后。
只可惜顺治帝与额尔德尼布木巴性情不和,额尔德尼布木巴也是一位十分善妒、喜好奢侈的皇后,这让顺治帝不能容忍。最终顺治帝宁愿不宠幸任何妃嫔、独自睡在乾清宫,也绝不宠幸皇后
顺治十年八月二十六日,在得到生母孝庄的默许后,顺治帝终于得以废后。
额尔德尼布木巴毕竟是孝庄的亲侄女,即便是被废后,在顺治后宫的地位也不低,被改封静妃。
虽然仍旧是位居妃位,但被废掉后位,可想而知额尔德尼布木巴在后宫的日子其实并不好过。
但作为顺治帝后妃,又如何能离开后宫呢?
顺治十八年正月,顺治帝病逝了。
既然夫君已经去世,额尔德尼布木巴也有了离开紫禁城的理由。
康熙元年二月底,额尔德尼布木巴在参加完顺治帝周年祭礼后便离开了京城,回到了科尔沁草原
自此,在史料中便没有了关于顺治帝废后的记载。
虽曾为顺治帝后妃,但额尔德尼布木巴去世后并未葬入孝东陵。
在额尔德尼布木巴被废掉后位后,为了朝政、为了满蒙联姻,更为了维护科尔沁草原在大清后宫的地位,孝庄紧接着便从娘家又选了两位年轻貌美的女子入紫禁城。
而这两位,若是按照在草原上的辈分:
应当称呼废后为姑姑
称呼孝庄为姑祖母
因为这两位,都是孝庄的二哥察罕的孙女。
在额尔德尼布木巴被废9个月后,察罕的大孙女被正式册立为皇后(孝惠章皇后),察罕的小孙女则是享受福晋级别的待遇,为后妃。
孝庄之所以将察罕的大孙女册立为皇后(孝惠章皇后),不仅仅因为其年长,更重要的是孝惠章皇后的生母是太祖皇帝努尔哈赤第七子、多罗绕余郡王阿巴泰的女儿。
即便是孝惠章皇后出身再显赫,顺治帝对生母的安排很是不满,又怎么会喜欢新后呢?
甚至有了废后成功的经历后,顺治帝还想要将继后废掉。
奈何孝惠章皇后并不是姑姑额尔德尼布木巴,她事事谨小慎微,顺治帝挑不到错处又如何能直接废后呢?更何况还有生母孝庄太后拦着,顺治帝想要再次废后可谓是难如登天。
就这样,孝惠章皇后虽然不得宠,但好歹坚持到了康熙一朝。
作为先帝的皇后,即便是再不得宠,也是新帝康熙的嫡母;康熙将嫡母,尊为母后皇太后(徽号仁宪),这是大清第一位在活着的时候便尊为母后皇太后的太后。
康熙十分尊重嫡母,尤其是在祖母孝庄去世后,康熙与嫡母的感情越发的深厚;
甚至在康熙三十七年时,康熙还曾带着嫡母回到了科尔沁草原。康熙还将多位皇子交给嫡母来抚养,甚至在废掉胤礽太子之位后还同嫡母谈自己的心事,在复立胤礽为太子之前康熙也将自己的这一决定告知了嫡母。
康熙五十六年,其实康熙也已经是一个64岁的老人了,双脚肿的走路都十分困难,但是仍旧念念不忘病重的嫡母,康熙还是亲自来到宁寿宫,跪在嫡母的床榻前、握着嫡母的手呼喊着“母亲”;但此时的孝惠章皇后已经不能开口说话了,但还是一直看着康熙。
按理说,孝惠章皇后去世后,理应同顺治帝同葬孝陵。
在孝陵之中,除了顺治帝外,还有两位皇后:
孝献皇后董鄂氏
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孝惠章皇后从未得到顺治帝宠爱,也未生下一儿半女,或许她从内心深处便不想与顺治帝合葬一起;康熙尊重嫡母,便为嫡母修建了清朝的第一座皇后陵——孝惠章皇后陵。
后来因为顺治帝其他的后妃们,大多也迁葬此处,而改名为了“孝东陵”。
佟佳氏出身汉军正蓝旗,顺治十年入宫后仅为格格位份而已;不过佟佳氏很幸运,很快便得到了顺治帝的宠幸得以怀孕,而且生下了一个福大命大、且十分讨祖母欢心的皇子玄烨。
为后妃时佟佳氏不起眼,但好在孝庄太后十分喜欢佟佳氏所生的儿子。
玄烨继位后,佟佳氏便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福晋成为新帝的生母,开始享受福晋级别的待遇;
康熙元年,佟佳氏正式被尊为圣母皇太后(徽号慈和)。
然而佟佳氏实在是福薄,康熙二年便去世了,去世时尚且只有24岁。
生母的早早离世,成了康熙人生中最大的遗憾。
按理说佟佳氏作为康熙帝生母,去世后理应系帝谥、神牌供奉于太庙之中。
但是此时的大清还是四位辅政大臣掌握实权,在鳌拜的阻拦下,佟佳氏仅被追谥为“孝康皇后”,神牌也没有被供奉在太庙之中。
在嫡母仁宪皇太后去世后,康熙将生母追谥为孝康章皇后,并升附太庙。
第一位:恪妃石氏
石氏是大清第一位汉女出身的妃嫔,顺治帝之所以让石氏入宫纯属是为了朝政的需要。所以石氏入宫后位居五福晋之首,在后宫的地位仅次于皇后、皇贵妃、静妃。顺治帝去世后年后,石氏也追随夫君而去,一开始葬入悼妃园寝,后迁葬到了孝东陵之中,位居孝东陵中十分尊贵的位置。
第二位:恭靖妃浩齐特博尔济吉特氏
浩齐特博尔济吉特氏,出身察哈尔蒙古统属的浩齐特部,顺治朝中期入宫,入宫后便享受福晋级别待遇,一直没有得到顺治帝的宠爱;康熙十二年,被尊封为皇考恭靖妃;16年浩齐特博尔济吉特在紫禁城病逝,康熙将其追谥为恭靖太妃,葬入悼妃园寝,后迁葬孝东陵。
第三位:端顺妃阿巴垓博尔济吉特氏
阿巴垓博尔济吉特氏来自蒙古阿巴垓部,太宗皇帝西宫贵妃娜木钟的母族,按照辈分话阿巴垓博尔济吉特氏要称呼娜木钟为姑姑,入宫后享受福晋级别待遇。康熙十二年被康熙皇帝尊封为皇考端顺妃,阿巴垓博尔济吉特氏十分长寿,活到了康熙四十八年,最终安葬孝东陵。
第四位:淑惠妃博尔济吉特氏
淑惠妃是孝惠章皇后的异母妹妹,同姐姐一起入宫,享受福晋级别的待遇。淑惠妃跟其他博尔济吉特后妃一样,都不得宠;康熙十二年时被尊封为皇考淑惠妃。淑惠妃还是很长寿的,毕竟姐姐贵为皇太后,有这样一位姐姐庇护,淑惠妃自然也能颐养天年;而且淑惠妃还曾抚养皇十七子胤礼;康熙五十三年淑惠妃病逝,后安葬孝东陵。
第五位:宁悫妃
宁悫妃出身显赫的何和礼家族,入宫后享受小福晋级别的待遇,为顺治帝生下了皇次子福全。
康熙十二年,尊封为宁谧妃,后改为宁悫妃。
康熙三十一年时,宁悫妃得以被准许出宫,前往儿子的裕亲王府邸颐养天年。
康熙三十三年在裕亲王王府病逝,康熙帝与仁宪皇太后亲自前往祭奠,满朝文武更是前往裕亲王府邸祭奠宁悫妃。
康熙五十七年,迁葬孝东陵。
顺治帝在世时,后宫除了皇后、皇贵妃、悼妃(追封)、静妃、几位福晋外,其他的后妃都是庶妃(小福晋、格格)级别;这些庶妃,若是有幸得到顺治帝的宠幸,得以生下皇子公主的话,到了康熙一朝时,会被尊为福晋,若是无所出、甚至从未得到宠幸的庶妃,则仍旧为格格级别。
顺治帝后妃中,有五位是福晋级别,这五福晋中包含恭亲王常宁的生母陈图塞尔福晋。
但是因为陈图塞尔福晋在顺治一朝便因罪而被幽禁而死,所以她并未被葬入孝东陵,我们仅来看四位得康熙尊封的福晋:
第一位:笔什赫额捏福晋巴氏
巴氏是顺治帝最早期的宠妃,为顺治帝生下了皇长子牛钮、第三女、第五女,是顺治帝所有后妃中生育皇子公主数量最多的后妃;只可惜巴氏所生一子两女都夭折了。
第二位:唐福晋
唐氏的出身史料中并无记载,但是能够入宫后属小福晋级别,大概猜测其出身应当不低,毕竟像康熙皇帝的生母佟佳氏,出身汉军旗军勋世家都只能为格格级别。
唐氏为顺治帝生第六子奇绶,奇绶在康熙四年夭折;而唐氏则是活到了康熙三十四年。
第三位:杨喇亥娘福晋
杨喇亥娘福晋(未葬入孝东陵)为顺治帝生下了皇次女和硕恭悫长公主,而皇次女是顺治帝所有公主中唯一一位长大成人的公主,在康熙六年的时候,因为朝政的需要嫁给了鳌拜的侄儿讷尔杜。
第四位:塞穆肯母福晋
塞穆肯母福晋,出身正白旗包衣穆克图氏,入宫后享受小福晋级别的待遇。顺治十七年为顺治帝生下皇八子永干,康熙六年永干夭折了。穆克图氏还是比较长寿的,活到了康熙晚年。
四位被逐出宫的格格:
格格察尔禅、格格阿吉根、格格伊莱、格格丹姐,在康熙元年八月时被逐出宫,后居住在了紫禁城内背面的隅房。而且格格察尔禅,在被逐出宫后处于被圈禁的状态
其他的庶妃:
庶妃牛氏,是顺治帝皇七子、和硕纯亲王隆禧的生母,康熙元年便去世了,因去世的比较早并未尊封福晋,后迁葬孝东陵。
庶妃纳喇氏,为顺治帝生第六女(夭折),康熙九年时还生活在宫中,之后不知所踪,并未葬入孝东陵。
京及格格,入宫后为格格级别,去世后葬入孝东陵;
捏及呢格格,入宫后为格格级别,去世后葬入孝东陵;
备注:其实在孝惠章皇后去世之前,顺治帝去世的后妃们(不包括皇后)都被葬入了悼妃园寝,在孝惠章皇后去世后,慢慢都被迁到了孝惠章皇后陵,所以孝惠章皇后陵改为了孝东陵。
赛宝格格,康熙七年病逝,安葬孝东陵;
迈及呢格格,哪年去世并不确定,安葬孝东陵;
厄音珠格格,哪年去世并不确定,安葬孝东陵;
额伦珠格格,康熙五年去世,安葬孝东陵;
兰格格,哪年去世不确定,奉安孝东陵;
明珠格格,康熙七年去世,奉安孝东陵;
芦耶格格、布三珠格格、阿穆巴偏五格格,哪年去世不确定,去世后迁葬孝东陵;
阿几偏五格格,顺治十八年十一月去世,后迁葬孝东陵;
秋格格、瑞格格、朱乃格格、梅格格,哪年去世并不确定,去世后葬入孝东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