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拉基米尔·普京于1952年10月7日出生在苏联的列宁格勒市,这座城市如今被称为圣彼得堡。普京的家庭条件并不富裕,父亲曾在海军潜艇服役,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并负伤,而母亲则在当地的工厂里工作。他们住在一套由政府分配的公用公寓里,普京的童年时期充满了物质匮乏的经历。普京有两个哥哥,其中一个早早去世,另一个则在1942年列宁格勒围困期间死于饥饿和疾病。那个年代的艰难生活塑造了普京日后坚韧不拔的个性。
从12岁起,普京便开始学习桑搏和柔道,他常常在当地的体育馆里钻研技巧。正是这些运动培养了他超乎常人的毅力和意志力。1960年9月1日,普京开始就读列宁格勒的193号学校,随后转学到281号中学,在这里他学会了德语,且能流利地进行交流。普京对外语的兴趣也影响了他日后的事业,尤其是在国际事务方面的工作。 1970年,普京顺利考入列宁格勒国立大学的法律系。五年后,他以优秀的成绩毕业,论文涉及国际法中的“最惠国待遇”原则。在大学期间,普京加入了苏联共产党,并保持到1991年苏联解散为止。大学毕业后,普京的职业生涯开始了。他进入了当时的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在列宁格勒的401号学校接受了严格的情报培训,专门学习情报收集和监控技术。随后,他被分配到克格勃的反情报部门,负责监视外国人和潜在间谍的活动。 1985年,普京被派往东德的德累斯顿,表面上是担任翻译,实际上他是克格勃的联络官,负责与东德国安部的合作。在德累斯顿的几年里,普京深得克格勃的信任,并在1989年柏林墙倒塌时销毁了一部分机密档案,以防这些文件落入德国人的手中。返回列宁格勒后,普京转向了更多的政治工作,他在大学的国际事务部门工作,同时还参与了克格勃的预备役招募工作。 1991年8月20日,正值戈尔巴乔夫政变的关键时刻,普京正式从克格勃辞职。之后,他投身地方政治,成为圣彼得堡市长安德烈·索布恰克的国际事务顾问,负责外国投资以及城市的对外联系。不到半年时间,普京便升任为圣彼得堡对外关系委员会的主席,监管企业注册和资产评估工作。到1994年,他成为了圣彼得堡的第一副市长,负责处理行政事务,包括选举和地方政党的管理。 1996年,在索布恰克失利后,普京转赴莫斯科,进入总统办公厅工作,担任总统财产管理局副局长,主要负责管理前苏联遗留的海外资产。随着时间推移,普京逐步升职,最终在1997年成为总统办公厅的副主管,负责监督俄罗斯政府的日常运作。1998年7月,普京被任命为联邦安全局局长,开始重组该部门,解雇了一些不合格的官员,并加强了对该机构的控制。 1999年8月9日,时任总统叶利钦任命普京为总理,普京开始处理国内日益复杂的车臣冲突,指挥军队推进,恢复了俄军在该地区的控制。自2000年起,俄罗斯的经济逐渐回暖,GDP年均增长7%,主要依赖于石油价格的上涨。2000年3月26日,普京赢得了总统选举,并于5月7日正式上任。上任后的普京迅速领导了第二次车臣战争,并在2000年成功夺回了格罗兹尼,标志着车臣局势的初步稳定。 根据俄罗斯宪法的规定,普京于2008年5月转任总理,将总统职位让给了梅德韦杰夫,但他依然掌握着实权。2012年,普京再次当选总统,但选举过程中存在大量舞弊指控。2024年,普京在选举中再次获胜,获得了88%的选票,尽管也有关于选举过程中存在胁迫行为的报告。 2025年4月28日,普京通过克里姆林宫发布了一个公开声明,感谢朝鲜军人在俄罗斯收复库尔斯克的战斗中所作出的贡献。这一事件的背景源自2024年8月,乌克兰军队突袭了库尔斯克,占领了约1400平方公里的领土。在俄罗斯反击的初期,进展缓慢,但根据2024年6月19日签署的条约,朝鲜决定提供军事援助,并派遣了约1.5万名军人。朝鲜军人身着俄军制服,携带武器,悄悄地抵达前线并与俄军共同作战。战斗中,朝鲜军人承担了突击和清扫任务,乌克兰军队的无人机攻击造成了大约600名朝鲜士兵的伤亡。 俄罗斯军队逐渐反击并最终在2025年4月26日基本收复了库尔斯克地区。普京选择在这一时刻宣布胜利,并特别强调朝鲜军队的作用,以此彰显两国之间的密切合作和相互支持。他的声明也传递了对西方的强硬立场,特别是在韩国和北约批评俄罗斯行动之后,普京的强硬回应令人注目。普京利用这一时机进一步巩固了俄朝的战略联盟,并警告称如果朝鲜遭遇威胁,俄罗斯将毫不犹豫地进行回击。朝鲜也通过参战获得了技术、石油和粮食援助,这一合作无疑对中国构成了压力,尤其是在朝鲜与俄罗斯的军事联系日益紧密的背景下。中国外交部在2025年4月28日回应时,重申了其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并呼吁各方保持克制,避免局势升级。中国一直以来秉持着避免卷入中俄朝军事三角关系的立场,努力维持地区的稳定,并推动各方通过对话解决争端。 普京的声明不仅是对俄朝合作的肯定,也为未来的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随着俄罗斯在库尔斯克的设施修复工作逐步展开,朝鲜参与其中,进一步加深了两国之间的经济和军事联系。对中国而言,这一局势的变化提醒着其必须保持中立,不卷入同盟争议,稳住自身的外交立场。 随着朝鲜派遣6000名工人参与库尔斯克的重建工作,包括5000名建设人员和1000名排雷工人,俄罗斯与朝鲜之间的合作进一步深化。俄罗斯的安全官员绍伊古还访问了朝鲜,协调两国在重建方面的合作。尽管这场冲突并未升级,俄罗斯巩固了其在库尔斯克的阵地,而中国则继续保持中立,呼吁各方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到2025年8月,俄罗斯与朝鲜的军事合作已成为两国关系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普京的地位稳固,继续掌握着国家事务的决策权。而朝鲜则通过这次参战和重建行动提升了其军队的经验和国际地位。中国则密切关注局势变化,推动多边对话,确保东北亚地区的稳定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