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馥莉被杜建英的儿女围攻,一审输了。
信托临时冻结,谁也不能动,具体情况,需要等杭州这边结果。
她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争议很大。
有人说她太狠,财产是父亲的,父亲想分给谁就分给谁,就算婚外情不对,私生子也是无辜的。
也有人认为她做得对,看似撕碎了体面,但维护了母亲的体面,凭什么要对小三屈服,对方都欺负到门上了,还不允许她反击吗?
说什么的都有,你有没有发现,直到现在,宗庆后的原配施幼珍都很低调,她明明知道丈夫出轨,甚至有了私生子,把财产转移出去了大半,为何一直没撕破脸?
01
在采访的时候,施幼珍还很维护丈夫的面子。
称他整天忙碌,很是辛苦,把所有的精力都奉献给了单位,钱也没拿回家。
相信她在说这席话的时候,心里一定充满委屈。
原因很简单,人的情感是排外的,不管你如何大度,都不可能允许卧榻之旁有他人酣睡。
从古到今,宫斗剧早就把人性展现得清楚。
就算性格温良的中宫,也会被嫔妃逼到跳脚,她不是不想大度,而是没选择。
在情感和利益方面,没有中庸之道,你不进,对方也会争。
就如杜建英,她在插足对方家庭的时候,难道不知自己的做法错误,难道不知生下私生子很卑鄙?
她当然知道,但她根本不在乎,因为她要的就是赢。
很多人都被她表面的光环骗了,以为她很能干,是公司发展的得力干将,要没有她,就没有现在的品牌。
这样想完全错误,杜建英不过是占尽资源而已,在公司高速发展的阶段,就算没有她,换作任何一个有能力的人,照样干得好。
她能成为公司二把手,不是多能干,而是靠身体上位。
02
杜建英野心很大。
她早就利用公司资源,开了自己的分公司,让自己的孩子成为董事,坐享分成,这样的行为,算不算侵占资源?
为了能长久获利,她还绑定了宗亲利益,让宗家的人为自己背书,仿佛她才成了名正言顺的“夫人”。
杜建英的咄咄逼人,施幼珍不可能看不到,但她都隐忍了。
不过施幼珍并不是软柿子,她有自己的布局,在女儿留学回来前,就成立了公司,让女儿练手,能迅速熟悉业务。
等女儿成长起来,直接把公司交给女儿,也让女儿拥有了更多的发言权。
她之所以没有撕破脸,不是不想,而是有更长远的打算。
03
第一,你一旦起诉丈夫重婚,就等于承认了私生子的身份。
直到现在,私生子都没办法证明自己的身份,他们为了证明自己,必须要申请亲子鉴定。
有人可能会说,香港法院都认可了他们是宗庆后的儿女。
这一点肯定是有争议的,仅听原告的叙述,在没有亲子鉴定结果的情况下,就承认身份,是不是太草率了?
要是这样可以,那以后富豪随便带回个孩子,说给对方一半家产,原配是不是都要乖乖照办?
要知道,宗老在遗嘱和文件中,答应给三J设立信托,但从未承认对方是自己的亲生孩子,这难道还不值得深思吗?
他为什么不说,是不想吗?
不,是不能!
杜建英的野心,他难道看不出吗?如果明确了私生子的身份,那以杜建英的实力,宗馥莉不一定有能力抗衡,他可不想品牌早早毁掉。
施幼珍不闹,宗庆后就只能和稀泥,那么她就永远保留了追究的权利。
04
第二,施幼珍要护着女儿。
有人说她还爱着丈夫,显然不是。
再深的感情,被对方如此欺负,也早磨灭了。
她考虑的是,宗馥莉是独女,身边没有兄弟姐妹帮忙。
而婆家的人,大多站杜建英,因为对方生了儿子,并且还有利益关联。
如果施幼珍早早翻脸,一点胜算没有,她必须等,等女儿能得到控制权。
由于她是原配,宗庆后在财产分配的时候,不可能不考虑她的利益。
换句话说,家庭再多的财产,也是夫妻共有。
于是,在宗庆后的遗嘱里,只有施幼珍、宗馥莉和老母亲成为明确的继承人。
宗馥莉继承了股份,还有海外所有资产,为了平衡,私生子三J得到21亿的信托。
有心人可以发现,宗庆后是偏爱女儿的,他留给三J的信托,是只能拿利息,不能动本金,而宗馥莉是信托的设立人,她是有能力动本金的。
要不然,她怎么可能转走钱,银行的人可不是吃素的。
这就是施幼珍的长远打算,再多的钱,也不如实权。
05
眼下来看,宗馥莉很被动,但把时间拉长,她一定是赢的。
三J要以私生子身份争,宗馥莉母亲可以要求杜三,返还自己的家庭资产。
另外,信托的数额太大了,要是不能证明是宗庆后的个人财产,信托就不能成立,三J什么也得不到。
至于宗馥莉,她经历这次坎坷,以后的路就顺了,就算钱给国家,也比给私生子强。
人嘛,不争馒头争口气,谁想窝窝囊囊活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