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五常(中、美、俄、英、法),不仅拥有核武器特权,常规军力也遥遥领先。最近网上热议:如果禁用核武器,五常联手能否击败世界上其余187个国家?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先看看五常的"家底"到底厚到什么程度。
2023年全球军费排行榜前五名正是五常国家,总军费超过1.5万亿美元——这个数字比剩下所有国家军费总和还多40%。美国一家的军费就抵得上全球50%以上。
全球现役的第五代隐身战机(F-22、F-35、歼-20、苏-57)全部集中在五常。世界现役22艘航母中,19艘属于五常(美国11艘+中国3艘+英国2艘+法国1艘+俄罗斯1艘)。
GPS(美)、北斗(中)、格洛纳斯(俄)三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均掌握在五常手中。
二战证明,现代战争本质是工业能力的比拼。五常包揽了全球70%的军工产能,中国造船业一年下水量超过整个欧盟,美国洛马公司一家就能年产上百架F-35。
那187国的实力真的不堪一击吗?表面看五常占尽优势,但战争不是简单的数字对比。
印度(140万现役军人)、朝鲜(120万)、巴基斯坦(65万)等国家能动员庞大地面部队。即便装备落后,但像阿富汗战争证明的,本土防御作战中轻步兵仍能造成巨大麻烦。
南美洲的亚马逊雨林、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东南亚的群岛地形都会极大削弱五常的机动优势。
比如,俄乌冲突3年,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日均消耗5万发炮弹,全球作战的后勤压力会呈几何级增长。
伊朗的无人机、胡塞武装的反舰导弹、朝鲜的远程火箭炮等技术虽不如五常,但数量庞大且成本低廉,足以形成"蜂群战术"威胁。
最接近的案例是1991年海湾战争:美国带领多国部队42天击溃伊拉克百万大军。但要注意:伊拉克当时孤立无援,而187国联军能获得全球资源。
五常若同时多线作战,兵力必然捉襟见肘(美军现役仅140万,俄军在乌克兰已动员50万)。
综合推演可知:
正如军事专家比喻:"这就像五个职业拳击手冲进幼儿园打架——肯定能赢,但会被抓挠咬得浑身是伤,打完还得自己付幼儿园维修费。"
更深层启示:五常的强大不仅在于武器,更在于其构建的国际体系。现实中187国不可能结盟抗五常——因为其中160多个国家的货币结算、武器供应、粮食贸易都依赖五常主导的秩序。这种"体系绑定",或许比核武器更有威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