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地方的发展活力同营商环境密切相关。让企业心无旁骛地投入到生产经营与创新发展之中,“有需必应,无事不扰”正成为成都优化营商环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的重要理念。今年2月,成都正式推行涉企“一码检查”,推动将多部门“多次查”合并为“查一次”,极大减轻了企业的迎检负担。在“一码检查”推行近半年之际,企业“体感”如何?记者走进企业进行探访。
亮码才能检查
从多头检查到一码统管
跟天气一样火热的,还有企业的生产线。7月底,在四川国莎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莎实业”)的工厂里,自动化生产线全力运转,各类产品有条不紊地装车发货,成都市民所熟知的“九九国泰”牌味精、“莎麦”牌鸡精等产品就从这里生产并发往各地市场。
很少有人注意到,在火热生产的同时,一场检查也悄然开展。当天,成都市成华区龙潭市场监督管理所执法人员前往国莎实业,针对食品安全、特种设备等内容开展检查。
“这是我们本次检查的二维码,您可以扫码对相关信息进行核对。”进行检查前,执法人员首先亮出了二维码,一亮一扫之间,执法人员信息和检查事项等内容,就出现在了国莎实业工作人员的手机上。“每次开展检查前,我们都要提前提交检查计划,经系统审核批准后才能生成‘二维码’,企业扫码确认后才能入企检查,最大可能地避免多头、重复和随意检查。”成华区龙潭市场监督管理所所长赵勇介绍。
多项检查合并为一次,在不打扰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下,本次检查很快就顺利完成。“相比于之前,现在检查时间缩短了30~40分钟,而且检查频率也降低了不少,我们就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生产经营当中。”四川国莎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睿介绍。
据了解,通过“一码检查”,不仅将多头检查变为一码统管,而且检查全程可溯源,企业可以检查结果和整改意见,还能对执法工作进行满意度评价。“不仅检查过程更加透明规范,整改结果还可以在线提交反馈,减少企业反复跑腿的时间。”王睿表示。
“我们在开展日常监督检查的同时,也会收集企业反映的问题和诉求,将‘问题清单’变为‘任务清单’,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优质、高效、集成的服务。”赵勇表示。据了解,在市场监管部门的严厉打击下,曾困扰国莎实业的假冒伪劣产品问题得到一定程度解决,维护了企业品牌形象。
发出重复检查预警334次
破解企业长期反映的监管痛点
一个小小的二维码,为何能助力企业“轻装上阵”?据了解,“一码检查”主要聚焦企业提出的“检查多、频次高”“检查标准不一”“低风险企业无差别监管”三个问题发力。推行近半年来,进一步增强了执法检查的规范性、精准性、有效性和透明度,从而提升了企业法治获得感。
2月21日,成都首场“一码检查”开展,“检查计划提前通知,让我们心里有数。我们提前协调避开经营高峰、准备好有关资料,不仅提高了检查效率,对日常生产经营也不造成影响。”国药集团西南医药有限公司安全管理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4月25日,成都金堂五部门走进企业开展“一码检查”,将多次检查合并成一次,1小时就顺利完成检查任务,显著减轻企业迎检负担。“对于企业来说,最宝贵的就是时间和效率。‘一码检查’就是时间和效率。”金堂县金粮粮油购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感慨。
“五一”假期,成都多部门对成都大型商超、商业综合体等关键场所展开联合执法行动,将原本分散的多项检查整合为一次高效核验。盒马鲜生(创意山店)负责人表示,整个检查过程透明、检查结果公开,帮助企业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提高了企业的风险防控能力……
执法检查信息“码上查”、检查过程“码上查”、检查结果“一码知”……监管部门不用为重复检查浪费精力,企业也不用为多头检查频频分心。目前,成都涉企综合监管平台已接入检查事项700项、检查要点3737个。截至6月30日,成都发出重复检查预警334次,企业评价的满意率99.74%。
涉企检查一“码”搞定,反映出的是营商环境的底色和成色。下一步,成都还将持续围绕“有需必应、无事不扰”发力,在减少对企业打扰的同时,主动延伸服务触角,探索企业行政指导预约机制,精准匹配企业需求与行政检查资源,寓监管于服务,以服务促发展,为企业的经营保驾护航。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图片 谢夏冬 视频 张伟进 责任编辑 刘春春 编辑 文竹 审核 曹宇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