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的印巴空战中虽然输了,但印度人并未输志气,他们认为如果用了“光辉”战机,那么结果肯定就不一样了。换句话说,他们认为自己的“光辉”要比法国人的“阵风”更先进。很多人认为印度人是不是精神错乱了?“光辉”战机从2016年就正式服役了,其性能之差连印度空军都不愿用,他们哪里来的自信?其实大家还真的“错怪”他们了。印度人所说的“光辉”,并不是2016年服役的那款,而是最新升级的这款。
2016年服役的“光辉”,型号为MK1。印度空军在2016年一口气接收了首个中队,到2018年才正式具备了实战能力。一般来说,装备都是具备实战能力之后才能服役,“光辉”是反着来,可见有多着急。
印度厂商不着急也不行,研发了30多年才刚刚投产。美国的F22都装备20多年了,北边邻居的五代机也试飞好多年了,“光辉”还是款三代机,即使这样量产能力都跟不上。从2016年到2025年累计交付了不到30架。
更要命的是,“光辉”MK1定位是轻型战斗机,可飞机超重、航程短,轻型造成了重型战斗机。重量也就算了,飞机的主要零部件都是外国进口的,印度人研发了30多年的飞机,就是为了把各国的零件融合到印度产的飞机壳子里。
印度一看这样不行啊,马上启动研制“光辉”MK2项目,可又怕再来一次30年以后见面,于是同步研发MK1的升级版MK1A。开头说的那款新“光辉”就是MK1A版。
“光辉”MK1A换装了以色列的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让探测距离更远;同时集成了新型电子战系统,增加了战场生存能力。更显著的是,还增加了输油管,终于可以空中加油了。同时能够兼容更多武器,除了可以超视距空战以外,名声超大的“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舰导弹也可以发射,让印度在印度洋上的底气更足。
同时国产零部件的比重超过了50%。如果后期将以色列的雷达换成印度产的,那么比例可以逼近60%。这也是印度官方下的目标任务。
印度人综合了“光辉”MK1A的综合水平,认为这款国产战机已经达到了4.5代,其能力远超世界所有非五代战机,这也是他们认为一旦装备了“光辉”,印度必胜的底气之一。
不仅是印度民众,就是印度军方也非常满意,在今年的8月份追加了97架订单,总共达到了180架的购买数量。目前印度空军已经从厂家那里接收了9架“光辉”MK1A型战机。按照目前的生产规模,厂商每年可以交付十几架。
不过事情也并不乐观,印度一直没有能力自研出战机发动机,“光辉”还是用的美国通用电气的F404。这款发动机在性能方面没什么问题,唯一的问题就是美国货。现在印度与美国的关系不佳,F404随时面临被美国掐断出口。那么“光辉”战机就无法出厂了。
现阶段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让“光辉”兼容法国或者俄罗斯的战机发动机,依靠印度自研的发动机可能性几乎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