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一降再降,“金-戈”为何不再雄起?
作为国产E-D市场的老大哥,白云山的“金-戈”曾创造出突破10亿销售额的佳绩,一时风光无两,彼时的白云山集团宣称要靠爆品跻身千亿市值行列。
然而,好景不长。从2024年开始,迎来了转折点。这一年,营收同比下滑19.81%,库存量激增49.78%,高达2420.11万片。换算下来,平均每天少卖3.65万片。
而今年8月份,白云山最新发布的2025年中报显示,上半年白云山总利润25.16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342.43万元,净利润再度下降。其中,金-戈的“拖后腿”表现可谓“功不可没”。
01利润一跌再跌,风光不再
自2014年,那-非专利到期后,国内市场迅速涌入大量仿制企业,竞争格局骤然加剧。
而白云山则凭借远低于原研60%的定价优势与广泛的渠道覆盖,曾连续四年蝉联某“双11”相关品类榜首,稳坐国内第一宝座。
但此后,随着齐鲁、修正等企业相继推出仿制品,在价格、渠道和品牌推广上展开激烈角逐,白云山的市场份额不断被稀释。2020年,齐鲁“千-威”以2.08元/片的超低报价集采中标,将正式拉入“2元时代”。
数据显示,仅2020年第四季度,千-威便实现147万元营收,到2023年上半年在公立机构的营收已达1102万元。而同一时期,白云山在公立机构的营收趋近于0。
无奈之下,白云山只好加大零售市场营销力度,试图逆转颓势。然而市场上涌现的新生力量,却也在蚕食着白云山的市场份额。
市场的变化,似乎也在标志着仅仅依靠模仿就可以赚钱的时代,已经走到了尽头。多方因素影响之下,2024年的出货量同比下滑13.17%,毛利率跌至75%,创2018年以来最差纪录。
02 竞争对手在变,消费者也在变
首仿优势消退后,市场的挑战才刚刚开始。白云山市场负责人说道,受市场竞争加剧、到店人数下降等因素影响,2025年仍将面临压力。
首先是其他厂商的“内卷式竞争”,据了解,目前已有91种不同规格与剂量的那-非类获批上市,涵盖片剂、口服等多种类型。
其次是国产原研的冲击。今年7月份,国产先后获批上市。尽管这并未脱离传统速效那-非的老路,但凭借更快的时间,无疑给白云山造成了不小的困扰。
竞争对手变强之外,消费者同样也在变。
在“是药三分毒”的观念影响下,这一新方案颇能获得许多35岁以上用户的认可。
上海的一位陈姓先生就直言:“靠吃临时解决问题,一来会养成心理依赖,二来年龄上来之后,真的不敢用了。”
03白云山能打造下一个金-戈吗?
面对需求的多元化与长期化趋势,白云山正试图通过产品矩阵构建更完整的解决方案。
比如在这之后,白云山还曾推出超级码力、铁-玛等,试图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然而目前来看,这些措施只能说是反响平平,很难延续辉煌。
“创新力度不足,依然在吃老本。”
有业内人士如此评价道,他认为,面对市场的深层次变化,白云山现仍集中在 E-D、P-E 等领域,未能填补养护类、预防类需求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