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宁波9月23日电 (钱晨菲 吴怡欣)9月23日,“2025年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现场推进会在浙江省宁波市召开,100余位与会人员走进宁波舟山港,实地感受法治建设如何为强港建设保驾护航。
宁波舟山港作为全球货物吞吐量第一大港,截至2024年,其年货物吞吐量已连续16年排名世界第一,年集装箱吞吐量稳居世界第三,是宁波连接世界的重要窗口。
2023年,为助力宁波港航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企业出海,宁波市法学会在宁波舟山港集团有限公司设立了法学专家工作联系点,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并开展相关领域的前瞻性、战略性研究。
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吴怡欣 摄
“我们发展的是外向型经济,涉外项目众多,法律需求复杂。通过建设法学专家工作联系点,我们可以召开会议或单独咨询,快速获得专家的智力支持。”宁波舟山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法律顾问、法务合规中心主任张建军说。
两年来,法学专家工作联系点的专家团队围绕境外合规和数据合规专项研究,针对宁波舟山港集团有限公司境外投资经营和港口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进行精准的分析与指导,提供了有效的法律支撑。
对于这一基层法治实践,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洪祥在推进会上表示:“宁波市法学会将法学专家工作联系点直接嵌入到港口生产一线,统筹全市专家资源,为宁波舟山港提供一站式、定制化法律服务,探索出了送法进企、专家会诊、学企联动的实践方案。”
近年来,宁波市围绕“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主题,部署开展“法润营商”专项行动,成立涉外法治、知识产权法学等相关研究会,建立法治理论与实践基地,开展“送法进园入企”活动,构建起理论支撑、实践探索、精准服务的法治服务体系,为优化当地营商环境、建设世界一流强港提供法治保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