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跟你离婚。”
说完这话,房间里两个人都哭了,一个是中国最后一个皇帝溥仪,一个是中国最后一个皇妃福贵人。
11年的分离,11年的等待,落得这样的凄惨结局,令人唏嘘。为什么两人在重逢后诀别?这是一段怎样不为人知的心酸事?
李玉琴能成为皇妃,纯属意外,她出身很普通,祖上是山东农民,因为天灾人祸来到了东北。到了她这一代,家里虽然还是不富裕,但父亲人品不错,在长春站稳了脚跟。
1943年,15岁的李玉琴正在学校念书,突然有一天,日本人校长带着老师来,要挑选学习好、长相好、各方面表现都不错的学生。一百多个女孩子拍了照片,大家以为是什么学习活动,哪会想到这竟是溥仪选妃的第一步。
命运就是这么奇妙。在一堆照片中,溥仪看中了这个长相清秀、眼神清澈的女孩。消息传回家里,李玉琴的父母吓得不轻,咱们这种贫寒人家,怎么配得上皇族?可是日本人态度强硬:“这是皇帝陛下的命令。”
第一次见到溥仪,李玉琴并不紧张,男子看起来很和气,戴着眼镜,穿着得体。他指着墙上自己的画像问:“你觉得画得怎么样?”女孩也很真诚:“画得不大好,不像。”这话一出,溥仪哈哈大笑,一下子喜欢上了她。
一个多月后,册封仪式举行,李玉琴被赐名“福贵人”。溥仪想图个吉祥寓意,希望她的福气能化解不吉利,中国最后一个皇妃就这样诞生了。
当了福贵人,生活却没有想象中美好,溥仪只是日本人的傀儡,整天愁眉苦脸。李玉琴看着心疼,就想方设法哄他开心,她养了十几只小鸡,经常捡鸡蛋给溥仪吃;学会了做菜,亲自下厨给他做爱吃的。
1945年8月,日本投降了,溥仪要逃跑,临走前下了承诺:“放心,一两天后火车就来接你们到日本去。”李玉琴信了,乖乖等着,这一等就是石沉大海,再无音信。她只能回到长春家中。
这一等,就从20岁等到了30岁,1955年,大姐夫拿着一封信急匆匆跑来,溥仪来信了。他在苏联监狱里一直记挂着这件事,回到中国后一听说福贵人还在等他,立马写了一封信。
十多天后,李玉琴来到抚顺战犯管理所,见到了分别多年的溥仪。丈夫已经变成一个头发花白、身材佝偻的小老头,她连续三次前来探望,两人书信往来频繁,这对分离十年的夫妻,是不是要重归于好了?
重逢的喜悦过后,问题来了,溥仪过惯了富贵生活,根本体会不到一个女孩在外面的艰辛。李玉琴为了找工作四处奔波,还因为“皇妃”身份遭人口舌,随随便便一句话,单位就有人会认为是在“炫耀当娘娘的历史”。
李玉琴意识到,只要不离婚,自己永远别想过正常生活。1956年12月25日,她第四次来探望时,提出离婚。这个决定对溥仪打击太大了,工作人员也觉得突然,破例安排两人相处一晚上,希望能缓和关系。
那一夜,两个人相拥而泣,溥仪流着泪说舍不得,李玉琴哭得更厉害。再难割舍,也没用了,1957年2月4日,李玉琴正式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李玉琴的理由很简单,第一,当初的婚姻不是自愿的;第二,分离11年没有真感情;第三,年龄差距太大。
这起案子太特殊了,当事人竟是“末代皇帝”,法院院长亲自接待,还专门请示了上级法院。上级法院回复说,当作一般离婚案件处理即可,也要和战犯管理所提前沟通好。
溥仪收到法院通知后,在答辞书中写道:“当我想到她将来美满的家庭生活,能够更安心愉快地为祖国工作,我十分满意,完全同意李玉琴提出的离婚要求。”措辞让人不得不感慨,“末代皇帝”想的竟是小妃子的幸福。
1957年5月,法院正式判决,准许两人离婚。离婚后,两个人都开始了新的人生,李玉琴和长春广播电台的一位工作人员结了婚,过上了平凡日子,后来还当选为长春市政协委员。
溥仪接受改造,特赦后成为新中国公民,后来也结了婚,得到党组织的照顾,结局还算不错。
参考资料:《中国最后一个皇妃的爱情 溥仪入狱她苦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