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倒灌鄱阳湖,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水位超过14米,为什么这多水?会一直稳定下去吗?
的确,江水倒灌可以说并不是很容易出现,这必须要足够的水量才行。
不过,相对于鄱阳湖来说,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变化来说,还稳定不少,那究竟是如何变化的,先看看水位,再来说明一下因素的问题,这里把中国两大淡水湖都说明一下。
长江水倒灌鄱阳湖,洞庭湖相对稳定
的确,对于这两个来说,都是属于中国的第一,第二淡水湖,但是长时间以来,其实洞庭湖的变化不大,就算是在长江水倒灌鄱阳湖的时候,其整体变化都不大,这里也可以简单看一下水位的情况。
虽然说湖南前期降雨也不是很多,跟我国长江中下游其他地带一样,出现了高温少雨的情况,但是整体上来说,水势在湖南还是相对稳定,因为后续的降雨缓解了一点,这可以说明了洞庭湖的转变也会太强。
至少在9月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水势整体平稳之下,其洞庭湖城陵矶站水位在十一假期的预警,也是先涨后退,湘东北、湘中干旱维持,但是相对于洞庭湖来说,没有多大的改变过程。
而且在9月底的时候,给出了一份水文数据,那就是洞庭湖城陵矶站水位28.06米,较多年同期偏高0.96米,看到没?这样的情况都是偏多,这的确波动性没有鄱阳湖大。
所以,大家看到的洞庭湖相对还好一点,包括在3日的时候,鄱阳湖出现降水倒灌,但是洞庭湖的城陵矶站入江流量,也是保持在9190立方米每秒,鄱阳湖湖口站入江流量却出现了-1150立方米每秒,这就是为什么出现了降水倒灌的现象。
当然,两者存在差异,也是跟水系问题存在一定关系,所以,很多时候大家看到的最大变化是在鄱阳湖上,这就是原因,洞庭湖稳定很多。
而这一次鄱阳湖出现降水倒灌,也是在今年经历了几次的波折,一会鄱阳湖水位大降,变成大草原,一会水位回升,并且不断升级,这一次水位在秋季也是创造了新高,毕竟今年鄱阳湖在主汛期的水位都是保持较低的模式较多,而且进入枯水期的时候,也是提前了80多天。
所以,当下大家看到鄱阳湖的水位上升,的确不容易,根据数据显示,在3日8时,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水位14.29米,较昨日上涨0.14米。
值得注意的是,鄱阳湖出湖流量为-1150立方米每秒,意味着长江水正以1150立方米每秒的速度倒灌鄱阳湖。
此次江水倒灌鄱阳湖从9月28日开始,倒灌流量越来越大。受此影响,鄱阳湖水位缓慢回升,水面扩大,不仅湖区通江水体面积再次扩大到2000平方公里以上,鄱阳湖水位也重回14米以上。
目前,鄱阳湖通江水体面积2330平方公里,比去年同期大1920平方公里,容积60.8亿立方米,比去年多49.9亿立方米。
这也可以看得出来,鄱阳湖的水位上升,也导致了同期偏强的局面。
为何这多水?会一直维持下去吗?
其实原因主要就是来自长江中上游区域的水变多了,前期也给大家说了,三峡大坝还在蓄水期进行了加大泄洪,这水明显在长江中上游区域变多了,所以,导致水量不断提升,就出现了降雨过程。
而最为突出的就是今年华西秋雨比常年来的更加凶猛不少,不少区域降雨叠加,而且出现了明显的暴雨,大暴雨发展,基本上是水源充足,而且在台风,副热带高压的配合之下,也在不断输水汽上去,所以,这根本就是雨水不停的模式。
在十一长假期间,我国也是华西秋雨不断,你说这么多雨水不就是流下来了,所以,此前还有很多人说,今年三峡大坝在秋季还在加大放水,会不会导致后面蓄水达不到175米的要求,其实这完全没有必要担心,雨水真的太多了,只是我国长江中下游的确的降雨稀少一点。
然而呢?对于鄱阳湖的变化,在接下来也是难以稳定的,因为这是鄱阳湖自身的特点决定了,这是一个过水性、吞吐性、季节性重要湖泊,只要水在后面变少了,就会缓慢流走。
所以,这是没有办法将雨水停留下来的,大家后面还是会看到鄱阳湖变大草原的情况,这只是时间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不少人都在讨论,建设大坝的问题。
鄱阳湖大坝建设,争议20多年无结果,为什么?
的确,在每次出现干旱少雨的情况之下,不少人都期待可以早点修建鄱阳湖打破,这样就可以做到水源调度,但是从时间来说,这个项目已经争议了20多年了,并且在不断的进行调整之中,始终没一个结果。
在今年的时候,也对外披露了有所进展,但是真正的也不知道具体细节有多大的变化。
所以,到底修建不修建,还是未知数,而最为关键性的争议点,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那就是来自对鄱阳湖环境影响的问题,鄱阳湖的环境就是这个转折点,部分认为在修建大坝或者水利枢纽之后,会改变其环境影响,从而导致生态该系统上的变化,本身鄱阳湖稀缺性生物也比较多。
所以,建立在这些问题之下,使得该项目一直都是在摇摆之中,没有一个确定性的答案,就是你这样来的。
但是最终是否修建,还是要看我国最后给出的结果,当下大家也是不能左右的,就是讨论为主,反正未来的气候随着全球变暖是越来越激烈,变化是越来越大,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极端性的气候变化只会更多,区间性的气候发展只会更加激烈,而不是减弱。
所以,保护地球,维护地球,减少地球带来的气候影响,这是未来必须要做的问题,这也不是说只影响我们,而是全球所有国家都要遭遇影响,并且带来更多前所未有的气候转变,这就是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