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约:3494 字
阅读时间约:6 分钟
本文章节:
01、14岁女生与家人争吵后自杀,父母却起诉物业
02、“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脆弱?”
03、孩子出事了,很多父母却推卸责任
04、父母自我反省,才能拯救孩子!
01、14岁女生与家人争吵后自杀,父母却起诉物业
明明是因为家庭矛盾,孩子跳楼身亡,父母却把责任一股脑推给外界和社会!
这无疑是一个人间悲剧,但对为人父母者而言,也是一个非常大的警醒!
在青海省,14岁女生张某因没写作业和玩手机,与妈妈大吵一架。妈妈把她的手机砸坏了,她摔门而去,最后爬上小区楼顶,跳下身亡。
后来,公安机关调查证实,这确实是一起自杀事件,张某的父母在悲痛中也接受了这个事实。
可是,他们不反思还未成年的女儿为何会走上绝路,自身的家庭教育方式有什么问题;
而是一个反手起诉了小区物业、消防部门和住建部门,说他们对孩子的死都负有责任,索赔60万元,并要求公开道歉。
其中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张某父母去当地住建局,想看事发住宅楼的验收合格和设计图纸,住建局没有提供,张某父母认为这是造成张某死亡的因素之一。
这对父母的脑回路之清奇,真是让人无语。
当地法院审理查明,小区物业、消防、住建部门都没有违规的地方。
法院驳回了张某父母诉求,他们继续上诉,法院二审驳回上诉,还是维持原判。
有的网友说,“张某父母是有点无理取闹,但张某不过就是跟家里人吵了个架,手机被砸了,就至于要跳楼吗?”
“归根到底,还是现在的孩子太脆弱、太玻璃心了!”“现在社会是怎么了”……
此图为AI生成
这些看法,其实也是一种推卸责任,完全外归因——把责任一股脑推到了孩子身上,还推给了社会和体制。
这个悲剧最大的直接责任方不是哪个部门,不是孩子,也不是社会,而是张某父母因为愚昧无知、在无意中犯下的错!
而且,很多父母也在犯这样的错,他们的孩子正一点一点地被逼上绝境,但很多父母仍不自知!
以下结合精准心理学的高效知识,进行深入的分析,希望这类人间悲剧能越来越少!
02、“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脆弱?”
事发当天,张某因为没写作业和玩手机,而被母亲训斥、砸掉了手机。
很多网友觉得,孩子有不足,家长本来就该批评;
虽然“砸手机”是简单粗暴了些,但她也是为了孩子好,而且说不定很快就给孩子买新手机了。
说到底,这种事情在很多、很多家庭里都会上演,是很多、很多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
张某竟然为了这么一件“小事”,就跳楼自杀,是不是也太脆弱了?
有些网友还上纲上线、道德绑架,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指责这些孩子不孝,不考虑父母的感受。
说句难听的,说出这些话的网友,根本不懂这部分自杀者的内心世界。
而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也不懂得真正理解亲朋好友的内心世界。
张某跟母亲吵架、被砸手机,看起来是小事,但这其实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骆驼”已经负重前行很久了,我们难道还要能责怪“骆驼”玻璃心吗?
我们能把所有的根源都指向那最后一根“稻草”,而忽视之前的“稻草”吗?
很明显,所谓的跟妈妈吵架、手机被砸,根本就不是张某自杀的全部真相。
她在之前肯定跟父母频繁发生冲突,父母长期采取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在无意中对她造成了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
她其实早就觉得活得很痛苦,早就多次想过死亡了,只是还没有迈出这一步。
我们在临床中见过太多这样的孩子了,他们有强烈的自杀念头,甚至跟父母吐露过,“活着真没意思”“我死了算了”“一死百了”“你再逼我,我就死给你看”……
他们很有可能早就偷偷地自残自伤,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来暂时缓解痛苦了。
此图为AI生成
可很多父母压根儿没当真,以为孩子只是威胁、吓唬父母,甚至继续给孩子施压。
其实,孩子已经得了C-PTSD(复合性创伤后应激障碍),但他们却还未意识到,孩子的痛苦不但得不到缓解,还愈演愈烈。
实际上,很多父母停留在生活阶段,但孩子已经进入了生命阶段。父母完全不理解孩子的想法,甚至觉得孩子是无病呻吟。
有些父母还经常对孩子说“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都多”之类的话,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移动互联网和AI时代已经带来了巨大变化。
如今的青少年涉猎广泛,有时,他们懂的比父母还多,甚至更加成熟、稳重。
比如,有一位系统化接受过3PT(精准精神心理病理性记忆修复)的患者瑶瑶,她与母亲的关系就是如此。
瑶瑶觉得妈妈非常容易焦虑,内心不够强大。于是,她总是在心里面强迫自己要成为“母亲的母亲”,经常反过来去照顾母亲的感受。
而且,部分孩子有“微笑型抑郁症”,他们会刻意伪装、掩饰,这些父母就更加容易放松警惕,悲剧就更容易发生。
等到孩子突然没了,父母才震惊不已,后悔莫及,但一切都晚了!
03、孩子出事了,很多父母却推卸责任
孩子没了,父母无疑是最痛苦的人。毫无疑问,张某父母遭受了极大的心理打击。
在重大挫折面前,很多人不得不自我反省,思考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以后怎么做,才能避免遭受更大损失、更大痛苦。
这叫痛定思痛。
但张某的父母没有这样做,而是把责任都推给别人和外界,要求赔款。
很多网友说:根本看不懂!
其实,张某的父母是非常典型的人格障碍者,其中最明显、最突出的表现是——严重缺乏自我反省的意识与能力,遇到事情就赖别人,赖社会和体制。
设想一下,如果张某是在学校自杀的,那她的父母肯定会把老师、学校、教育局告上法庭,甚至可能包括女儿的同学和家长。
其实,孩子发生人间悲剧后,很多父母虽然非常痛苦,但没有真正地自我反省。
今年4月,辽宁16岁的“天才少年”于行健在一次竞赛失利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他的父亲为儿子写了一篇祭文,但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自身的家庭教育有问题。
2021年,广州育儿博主“一得他爹”的儿子张一得在美国留学自杀离世。
面对儿子失去生命的悲剧,“一得他爹”却说:无条件认可、接受儿子最后的这个决定。
张一得与“一得他爹”,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有,9岁全国少儿围棋冠军朱宏鑫跳楼身亡,所谓的“经济学家”宋清辉的大儿子自杀离世后,他们的父母都没有真正地自我反省。
有的孩子不是自杀,而是犯下了滔天大罪,他们的父母不但也不自我反省,还想尽办法帮助孩子撇清责任。
清华学子、谷歌工程师陈立人,在美国家里将妻子极其暴力地殴打致死。
他的父母不反省自身的家庭教育问题,不引导儿子承担责任,而是花重金聘请了金牌律师,希望为儿子脱罪。
陈立人,图片来源于网络
04、父母自我反省,才能拯救孩子!
如果再剖深一层,很多孩子之所以自杀、犯罪,根源就在于父母严重缺乏自我反省的意识与能力,这是环环相扣的。
如果父母能早一些自我觉察,改正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很多悲剧本可以避免。
有一位系统化接受过3PT(精准精神心理病理性记忆修复)的患者,跟我分享过一个在她身边发生的真实例子。
她的同学患上了抑郁症,同学的父亲是国企董事长,母亲是教授,都是十分优秀的精英人士。
可是,这对优秀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不懂得尊重、理解孩子,不懂得自我反省。孩子都抑郁了,他们还以为孩子是叛逆和懒惰。
最终,他们的孩子在国外留学期间,跳楼自杀了。
听到这个结局,虽然我不感到意外,但非常惋惜和痛心,也为这对父母的无知、愚昧感到愤怒!
所以,别以为父母学历很高、事业很优秀,就一定懂得科学养育。
相反,很多所谓的知识分子对精神心理是无知的。即使他们学了一点儿心理学,学的也是低效的现代心理学,尤其是精神分析流派。
但他们却未意识到这一点,反而非常自以为是,处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认知维度。
人的认知可以分为4个维度
强烈建议这些父母别将自己的优秀“泛化”,不要认为自己在某个方面很牛,就一定能把孩子教育好。
如果父母总是推卸责任,虽然这能够暂时缓解他们内心的痛苦与自责,但如果他们逃避现实,拒绝看清真相,反而更容易再次犯错,更加痛苦!
越有智慧的父母就越要懂得保持谦卑,不断反省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并有意识地改变、提升。这才是减轻孩子、父母痛苦的有效方式。
有时候,一些学历不高、看上去很平凡的父母,反而能做到这一点。
我们接触过一个患者父亲,他的女儿被华西医院的精神科大夫诊断为典型的双相障碍,服用多种精神科药物。
这位父亲认真看了我们公众号的文章,意识到女儿的患病根源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自身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导致的。
他不断学习精准心理学的高效知识,尤其精神心理领域的“第一性原理”,还用实际行动自我反省、改变及提升。
逐渐,他女儿跟他的亲子关系明显变好了,病情也大大缓解,连服用的精神科药物都撤掉了大部分,仅仅只需服用一片碳酸锂。
同样是孩子罹患精神心理障碍,可不同的父母,不同的应对方式,就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
这进一步说明,精神心理障碍不是基因遗传导致的,而是心理社会因素导致的,尤其是家庭教育方式!
最近,美国斯坦福大学杰出的精神病学专家——诺兰·威廉姆斯自杀离世。
他大半辈子研究精神疾病,最后却救不了自己,他也没有真正掌握“精神心理领域”的第一性原理。这是对国内外主流精神医学的极大讽刺。
明天,我们会深入分析——为什么掌握精神心理领域“第一性原理”,是那么重要!
不仅仅是对于精神心理从业人员,对于为人父母者,这同样也非常重要。
因为父母如果能掌握精神心理领域“第一性原理”,就能更加科学、有智慧地教育孩子,从而避免悲剧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