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杜月笙的儿子杜维善在经历了多年的海外生活后回到了祖国,特别是上海这个他曾经熟悉的城市。这次回国探亲,让他对祖国的变化深有感触。在上海的重游中,杜维善特地参观了上海博物馆。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他,并展示了一批珍贵的古钱币。杜维善对这些古钱币十分感兴趣,虽然他并没有直接表达感谢,但离开时,他送去了367枚价值连城的类似金币,价值约3.5亿人民币。
杜维善的背景也极为传奇。他是青帮大佬杜月笙的儿子。杜月笙一生娶过五位妻子,其中姚玉兰为他生下了杜维善。年轻时,杜月笙和家人依靠曾经积累的财富过日子,但晚年他仅剩下10万美元和1亿美元的债务。临终时,杜月笙将1亿美元的借据烧毁,并留下遗言:“杜某人只会雪中送炭,从不锦上添花,这笔账就这么算了。”这句话让杜月笙的后代深陷困境。 在家族分家后,姚玉兰带着杜维善和其他孩子移居台湾,开始了新的生活。杜维善在台湾求学期间,展现了极大的勤奋与毅力。他去澳大利亚留学时,还打工赚钱,并发现了澳洲牛羊肉的品质优良、价格便宜,于是尝试做起了肉品出口生意。这一尝试获得了成功,为他后来的商业生涯奠定了基础。 学业结束后,杜维善回到了台湾,在石油行业工作,但他依然有着创业的梦想。他在台湾创办了自己的石油生意,同时,他对古钱币产生了浓厚兴趣。1960年,杜维善正式进入了古钱币市场,并凭借他敏锐的商人眼光和深入的研究,很快在这个领域崭露头角,成为了古钱币交易圈的知名人物。 1991年,杜维善回到上海,参观上海博物馆。在参观过程中,他得知了馆内的一枚出土自新疆的古波斯萨珊王朝金币,馆长还自豪地介绍这枚金币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但离开时,杜维善送去了367枚相似的古金币,价值至少3.5亿人民币。此举标志着他第一次向博物馆捐赠珍贵文物。此后,他还多次捐赠,总计捐赠了近2000枚古钱币,价值估计高达18亿人民币。这使得杜维善成为了上海博物馆的高级顾问,并且在古钱币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晚年,杜维善再次回到杜月笙曾居住过的上海中汇银行大楼,并成为上海博物馆的顾问。他不仅为中国的中亚古钱币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杜维善的故事,充满了爱国情怀、奋斗精神和无私奉献。他对古文化的研究与贡献,以及对祖国的深厚感情,成为了中国人学习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