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是明朝的悍将,身经数百战,是明朝不可多得的会带兵打仗的将军。在明朝的数位将军中,只排在朱元璋三位结义兄弟之后,这三个人就是常遇春,徐达和汤和。但这几位将军晚年都没有好的结果,相比这几位将军元帅,蓝玉的晚年可谓更加凄惨了,最后落个身败名裂,还被诛杀九族,甚是凄凉。
很多人都对蓝玉抱打不平,觉得朱元璋是个不讲义气,忘恩负义的人,可在那样的朝代,朱元璋的做法也是有原因的——因为自己的地位受到了限制,所以只能从国家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而不是从所谓的兄弟之间的江湖义气考虑问题。
很多人表示疑问,那如果当时蓝玉选择公然的对抗朱元璋胜负几何呢?换句话说,如果蓝玉举兵造反,能打得过朱元璋嘛?其实从下面几个方面分析就可以知道,蓝玉没有可能性打得过朱元璋。
第一,朱元璋的军事才华并不在蓝玉的军事才华之下。我们都知道朱元璋这个人是一个靠着造反成为皇帝的布衣天子,开局的起点非常的低,甚至可以说是开局一个讨饭碗,这种人他的军事才华毋庸置疑。而蓝玉约束士卒,有的时候都很成问题,当年北伐回军路上,自觉自己已经立下汗马功劳的蓝玉非常骄纵,因为守关的官兵没有及时开门,居然纵容士兵毁关而入,就直接证明蓝玉对麾下士卒必要的约束力严重缺乏。
第二,蓝玉就算有冒天下之大不韪攻打主公朱元璋的心,那有没有打赢的信念呢?别忘了朱元璋可是被老百姓认可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一位伟人,如果蓝玉胆敢犯上作乱,我们就不说军事能力,单单聊聊民心民望,蓝玉很明显是比不上朱元璋的,说句不好听的,朱元璋的民望可以甩他七八条街...
第三,蓝玉的兵力不足以对朱元璋有威胁,我们都知道,朱元璋之前有好几路兵马,其中汤和徐达就占领了明朝一半以上的兵力,而蓝玉的兵力数量虽然多,但后来在朱标死后,这些兵力一直被削弱,被削弱的这些兵力被朱元璋分割给了驻守北方大都的燕王朱棣,所以蓝玉各个方面的兵力都在被削弱,这就对朱元璋形不成了什么威胁。
第四,朱元璋设立锦衣卫监察百官,蓝玉这种将领自然他的一举一动朱元璋了如指掌,所以蓝玉造反只是口气上的逞强,真正的他也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同时自己的兵力悬殊,更没有勇气去挑战朱元璋了,如果造反,只有死路一条。
第五,蓝玉身边没有像朱元璋之前那些善于出谋划策的人。朱元璋带兵打仗的时候,身边不乏像李善长,刘伯温这些能人异士,这些人对朱元璋的统帅能力无不佩服,而相对于蓝玉,身边既没有这样的人士相帮助,也没有朱元璋那些的胆略,而有的是军人那种豪爽和肆无忌惮的逞强之气。
同时,就算那个时候的蓝玉造反,朱元璋这边可是还有徐达和汤和的鼎力相助啊,要知道,蓝玉在汤和徐达面前,都不敢大声说话,还有何能耐能够挑战朱元璋的权威了?这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所以这几个方面,注定蓝玉并没有资格挑战朱元璋的皇位,同时朱元璋早已经从对抗元廷的经历中吸取了经验,对造反做足了功课,而蓝玉只会带兵打仗,别的却不通,这让他怎么和朱元璋对抗了,所以蓝玉最后找李善长相助,被婉言拒绝了,因为李善长也知道,蓝玉几斤几两,也知道,蓝玉如果这样做,根本没有好结果,只会让自己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李善长才不会冒这个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