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9日,我国“央视新闻”等媒体报道称国家安全机关披露了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对我国国家授时中心实施了重大网络攻击活动。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背后隐藏的动机以及时间精准性被破坏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值得深入剖析。
美国对中国国家授时中心的攻击蓄谋已久。2022年3月,NSA利用某国外品牌手机短信服务漏洞,秘密监控10余名国家授时中心工作人员,非法窃取手机通讯录、短信、相册、位置信息等数据。这些敏感信息为后续攻击埋下伏笔。
2023年4月起,NSA在“三角测量”行动曝光前,多次于北京时间凌晨,利用在某国外品牌手机中窃取的登录凭证入侵国家授时中心计算机,刺探内部网络建设情况。他们如同潜伏在黑暗中的间谍,逐步摸清“地形”,为进一步深入攻击做准备。
2023年8月至2024年6月,NSA针对性部署新型网络作战平台,对国家授时中心多个内部业务系统实施渗透活动,并企图向高精度地基授时导航系统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动攻击。
在此期间,他们动用了42款特种网攻武器,可分为前哨控守(“eHome_0cx”)、隧道搭建(“Back_eleven”)和数据窃取(“New_Dsz_Implant”)三类,以境外网络资产作为主控端控制服务器实施攻击活动共计千余次。
在攻击过程中,NSA手段多样且隐蔽。他们隐匿实施攻击,通过使用正常业务数字证书、伪装Windows系统模块、代理网络通信等方式隐蔽其攻击窃密行为,还深入研究杀毒软件机制,有效避免检测;通讯多层加密,使用网攻武器构建回环嵌套加密模式,加密强度远超常规TLS通讯,通信流量更加难以解密还原;活动耐心谨慎,对受控主机进行全面监控,文件变动、关机重启都会导致其全面排查异常原因;功能动态扩展,根据目标环境,动态组合不同网攻武器功能模块进行下发,展现出其统一攻击平台具备灵活的可扩展性和目标适配能力。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原名陕西天文台,成立于1966年,承担着国家标准时间,也就是“北京时间”的产生、保持和发播任务。它是“北京时间”的源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现代社会,高精度的时间是经济、科技等众多领域稳定运行的基石。从经济层面来看,时间差一毫秒,变电站就会时序混乱,造成大面积的停电。电力供应的中断将严重影响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等各个方面。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综合办公室副主任魏栋就此说道:时间差一微秒(百万分之一秒),国际股市的交易就可能会有几千亿的变化。在高频量化交易盛行的今天,微小的时间差都可能被利用来获取巨额利益,一旦时间被恶意操控,国际金融市场将陷入混乱,引发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科技领域对时间精度的要求更为苛刻。时间差一纳秒(十亿分之一秒),北斗的定位精度就会差30厘米,亿分之一秒则会差3米,5G技术就无法应用于精准导航领域,这对于依赖北斗导航的交通运输、物流配送、自动驾驶等行业来说,可能导致严重的事故和损失等后果。
同时,这也会影响到人们日常通信,无线电载波无法同步,手机通话和上网无法实现。在航天领域,时间差一皮秒,月壤采集车和嫦娥飞船的定位就会产生几公里的偏差,可能造成“嫦娥”无法成功返回,使得整个航天任务失败,前期投入的巨大人力、物力、财力付诸东流。
此外,国家授时中心还为测算国际标准时间提供重要数据支撑。我国在国际标准时间计算中的权重从2021年的5.66%提升到了目前的19.51%,达到了世界第二,这彰显了我国在时间计量领域的重要地位,也侧面反映出国家授时中心的关键作用。美国试图攻击国家授时中心,很大程度上是想破坏我国在时间领域的发展,削弱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如果美国的攻击得逞,时间被改动,那带来的将是一系列毁灭性的连锁反应。
在金融领域,除了股市交易混乱外,银行间的资金清算、期货交易等金融活动也将陷入无序状态。金融秩序一旦被打乱,信用体系可能崩塌,民众对金融机构失去信任,进而引发挤兑潮,使整个金融系统面临瘫痪风险,经济发展遭受重创。
能源领域,除了变电站受影响外,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开采、运输和分配也依赖精确的时间同步。时间偏差可能导致能源生产设备故障,运输管道压力失衡,甚至引发安全事故,造成能源供应短缺,影响国家能源安全。
在军事方面,现代化战争高度依赖精确的时间。无论是导弹的精确制导、部队的协同作战,还是军事通信和情报传递,时间的精准性都至关重要。时间被改动,导弹可能偏离目标,部队行动无法协同,军事通信出现故障,在战争时期,这将使国家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国防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通信行业,如5G通信,其同步要求达到百纳秒级。时间偏差会导致信号传输错误,通信质量下降,甚至通信中断。人们的日常生活、企业的运营以及物联网设备的运行都将受到极大影响,智能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也会受阻。
美国安全局利用某外国手机品牌攻击中国国家授时中心的行为,是对我国主权的严重侵犯,也是对全球网络安全秩序的破坏。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国家授时中心的重要性以及时间被改动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在未来,一方面要加大网络安全技术研发投入,提升网络防御能力,防止类似的攻击再次发生;另一方面,要增强民众的网络安全意识,在涉及核心机密工作的场景中,谨慎选择设备,优先支持国产技术,共同守护国家的“时间主权”和网络安全。
消息来源:央视新闻10月19日报道《动用42款网络武器攻击“北京时间”,美国为何盯上国家授时中心?》
无人版轰-20试飞了?美媒称我国一款“巨大无人机”起飞,比B-21还大!却还不是最大的
美媒称我国试飞超大隐身无人机,比B-21还大,机身绘有奇怪图案
终于还是忍不住了!霹雳-15太香,印度决定逆向研发,学习多项先进技术为己所用
侦察机也会“欺骗”了?外媒称我国无侦-10伪装成伊尔-62民航客机侦察菲律宾!怎么做到的?
除歼-10B战斗机之外,印尼还购买了我国这两款武器,志在打赢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