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唐朝已经强大到几乎没有敌手,于是他指派大将侯君集前往西域,设立了安西都护府,主要目的是对抗西突厥,并扩大对西域的控制。到唐高宗时期,西突厥被苏定方打败,唐朝的势力更为强盛,安西都护府也升格为安西大都护府,继续管理安西四镇。
那时,中亚地区的各国,包括一些“斯坦”国家和某些汗国,都在安西都护府的庇护下。唐朝的势力范围一度扩展至波斯,和波斯接壤。波斯在此时已经衰弱,曾向唐朝请求援助抵抗阿拉伯人,因此唐高宗设立了波斯都督府,隶属于安西大都护府,并立波斯王子为波斯王,担任右威卫将军。然而,阿拉伯帝国也在迅速扩张,渐渐向波斯地区渗透。唐玄宗开元三年,阿拉伯帝国与唐朝在中亚的接触逐渐加深,最终发生了两国之间的第一次冲突——怛罗斯之战。
在此之前,阿拉伯帝国与唐朝几乎没有直接接触。开元三年,阿拉伯帝国进入波斯后,开始与唐朝军队发生冲突。由于波斯是唐朝的“保护国”,阿拉伯人触犯了唐朝的利益,唐朝决定出手干预。这场冲突即是第一次唐阿之战,阿拉伯帝国甚至邀请唐朝的宿敌吐蕃共同对抗唐朝,但最终两者都被唐军击退。阿拉伯帝国此后便收敛了不少,专心收拾周围的小国,而唐朝则专注于巩固西域的控制。
唐朝在西域的主要敌人是吐蕃。为了侵入安西四镇,吐蕃迫使小勃律与吐蕃联姻,打开了进入安西四镇的通道。唐玄宗得知后,立即派遣大将高仙芝带领1万大军攻打小勃律。吐蕃派出10万兵力前来,但被高仙芝击溃,从此小勃律成为唐朝的领土。三年后,唐玄宗得知西域车师国与吐蕃有良好关系,再次派高仙芝出征,顺利征服车师国,还摧毁了石国,俘虏了石国国王。高仙芝把这些俘虏带回长安,成为唐朝在西域的保护神,没人敢轻易挑衅。
然而,石国王子逃脱后寻求阿拉伯帝国的援助,导致了后来的怛罗斯之战。阿拉伯帝国在扩张过程中,与唐朝发生了直接冲突。天宝十年,唐朝的大将高仙芝带领唐军与阿拉伯帝国军队在怛罗斯地区遭遇,这场战斗爆发,成为唐阿之间的重要历史事件。
怛罗斯之战的结果是唐军惨败。唐朝投入约3万兵力,其中包括大量来自中亚的盟军,而阿拉伯帝国则派出10多万大军,准备彻底侵占安西四镇。由于唐军长途跋涉、疲惫不堪,加上兵力对比悬殊,唐军在战斗中处于劣势。战斗持续了5天,最终唐军败退,损失惨重。
尽管唐朝在这场战斗中失利,阿拉伯帝国并没有乘胜追击,双方依旧保持原有的领土分界。事实上,唐军虽然在这次战斗中损失较大,但唐朝依然拥有强大的战斗力,阿拉伯人也并不敢轻易挑战唐朝。毕竟唐朝随时能召集大量军队,而阿拉伯帝国此时正忙于收拾其他地区的叛乱,无法全力进攻唐朝。
怛罗斯之战后,双方主帅的命运却有些相似。唐军主帅高仙芝因为在安史之乱中的失误被唐玄宗处死,而阿拉伯帝国的统帅艾布穆斯林则在三年后因谋反罪被杀。
怛罗斯之战虽然没有改变双方的边界,但却影响了两国的未来走向。唐朝在这场战斗后,遭遇了安史之乱,国家开始走向衰落。与此同时,阿拉伯帝国则继续扩展,成功进行西征,甚至一度将拜占庭帝国打得缴纳赔款。
因此,尽管怛罗斯之战本身没有直接改变两国的领土分界,但这场战斗无疑为两国之后的走向埋下了伏笔,对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