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挚爱之人被抑郁症困扰,你是否感到茫然无措、心力交瘁?不知该如何沟通,害怕一不小心就造成伤害;想尽力支持,却又担心自己也会被消极情绪淹没?
《撑起TA的晴天》正是一本专为抑郁症患者亲友所写的书。作者结合丰富的临床案例,从认识抑郁症的真实面貌开始,一步步引导亲友走出误区、掌握科学有效的陪护方法——包括如何沟通、如何设立边界、如何协助治疗、如何利用各种资源等,提供全方位的指导。本书还特别分享了“家属自我关怀”的实用技巧,帮助亲友在付出之余学会守护自己的内心能量,避免耗竭,从而更好地给予患者支持。对抗抑郁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战争,科学陪护,让爱不再成为负担。
《撑起TA的晴天:当你爱的人深陷抑郁》,[荷兰]胡布·布伊森 著,张轶弛 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内文选读
管住嘴:慎给(廉价的)建议
回想一下你人生中的困难时期:例如,你爱的人不爱你、结束一段恋爱关系、遭遇背叛、求职失败、失业或失去至亲。在这段时期,是否有人主动给你提供过建议?如果有,这些建议对你有什么帮助吗?
你明白我的意思。面临个人问题时,我们都讨厌别人胡乱给出建议。这种做法会激怒我们,因为它传达的信息如下:“对于你苦苦思虑的难题,我无需深思就能够为你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这种建议使那些让我们感到痛苦的事情显得无足轻重,也会引起恼怒,因为它将双方置于不平等的关系中。我们会感到给出建议的人仿佛站在高处,摆出一副“你不知道的我都知道”的先知姿态。更糟糕的是,建议的出现往往会打断倾诉,令倾诉者不悦:“我本来还有一肚子话要说,你却用建议堵住了我的嘴。”结果谈话也就草草结束了。
尽管深知其害,但我们与抑郁症患者打交道时,最常犯的错误仍是给出建议或忠告。深受欢迎的德国精神病学家曼弗烈·吕茨曾指出:“抑郁症患者不仅要遭受抑郁症的折磨,还要遭受‘正常人’的折磨,‘正常人’所谓好的建议才是真正令抑郁症患者难以忍受的东西。”这类建议要强调的重点往往只有一个:不要放弃,要看到事物积极的一面(“振作起来”“乐观一点”)。但这样的评论对抑郁症患者并没有任何帮助——他要是真能做到,早就做到了。
既然我们自己也非常讨厌被提建议,那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知道其中的原因是件好事,可以帮助我们克制这种行为。
一个原因是,当我们听到或看到别人痛苦时,我们会自动认为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或说些什么。“他不会无缘无故向我倾诉他的困难,他应该想要建议或解决方案。”因此,我们提供建议是因为我们认为对方希望以这种方式得到帮助。
另一个原因是,无论以何种形式为他人提供帮助,都让我们自我感觉良好,我们的大脑甚至会因此分泌让我们感觉快乐的化学物质。更重要的是,通过提建议,我们可能无法帮到别人,却帮助了自己。毕竟人总是自私的,通过提建议,我们将球再次传回给了对方:“我已经听了你的故事,并给了你建议,现在该轮到你了。”这样做也能让我们摆脱无能为力的感觉:“我还是可以做点什么的。”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大脑更喜欢能够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无论问题的性质如何,我们总是希望尽快解决。尤其是当我们遇到可能影响自己并威胁自身幸福感的困难时。因此,当面对悲伤和心理困扰时,我们的大脑会疯狂寻找消除痛苦的方法。这是人类固有的思维方式,因此也是一个永恒的、普遍的事实。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克制自己提建议的冲动真的很难。和其他人一样,即使是作为专业人士的我,也曾多次通过提建议去应对家人和朋友的心理困扰。我很早就意识到建议对他们来说并无助益,但我还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想提建议。我也承认,尽管我清楚自己不应该这样做,但我控制不了自己——当身边的人陷入困境,我很难袖手旁观。尤其面对的还是自己深爱的人时,我们更是希望能够迅速缓解他的痛苦。
因此原谅自己,我们曾经犯过错,未来可能还要犯这样的错。但请一定有意识地告诉自己不要再这样做。当建议就要脱口而出时,请闭上自己的嘴巴。
好心的朋友和亲戚对抑郁症患者说“振作起来”,就像对婴儿床上哭泣的婴儿说“别哭”一样。我们无力振作起来。并不是我们不想,而是我们做不到。但与摇篮里的婴儿不同的是,成年人的大脑已经足够发达,所以我们知道自己应该这样做,并且相信只要自己足够努力,就能做到。然而接下来的每一次失败的尝试都可能会让我们感到挫败,从而陷入深深的绝望。家人和朋友每一个轻蔑的眼神、每一次恼怒的叹息,都会让夜晚变得更加寒冷、漆黑。
抑郁症有其独特的病理,而过度关注自己就是其症状之一。指责重度抑郁患者过于以自我为中心、自怨自艾,就好比指责哮喘患者呼吸困难一样残忍。(Sally Brampton,2008)
不该说的话&该说的话
×不该说
√该说
情况还不算太糟糕。
这听起来真是太糟糕了。
事情还没发展到那一步。
这对你来说也太难了。
情况可能变得更糟。
真希望能为你做些什么。
黑暗的尽头终将出现光明。
我会陪你熬过去的。无论如何,我都会尽我所能来帮助你。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相信我。告诉我应该怎么做。
只要你需要,我会一直在。
你知道这些总会过去的。
我爱你(拥抱)。我一直在你身边。
你需要找点盼头。
生活有时就是如此不公和艰难。要不要一起出去走走?
接受现实吧。
有些事无法理解,也无法承受。
你对此无能为力。
这听起来实在太难了。
这是老天的安排。
这太令人难以置信了。
也许现在关上一扇门,是为了给你开一扇窗。
现在考虑未来还为时过早。我可以等。先做好今天能做的事吧。如果你愿意,我可以帮忙。
生活本就如此。
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但我就住在附近,只要你一个电话,我就会开车来见你。你并不孤单。
振作起来。
没关系。这需要时间,很多时间。
很多人都经历过这种事。
你承受的痛苦远超我的想象。
你不是唯一得这种病的人。
你正在经历如此困难的时期,我很担心你。
放下过去,继续向前。
多希望这一切能有所改变。
(来源:ClaudiaJ.Strauss,2004)
你可能会问自己,如果不能提供意见或建议,也不宜说空话套话,那我该说些什么呢?上面的表格可以给你一些灵感,你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可以替代“错误”的陈述或表达的话语。还要记住,你并不总是需要说点什么。这让我想起了曾经在电视上听到的荷兰记者英格·迪普曼说过的话。当时她失去了自己刚出生的孩子,朋友们想要来安慰她,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做,她对他们说:“直接过来就行,我会用我的故事和泪水来填满这些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