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美关系日益紧张,大家都能看到这一点。从贸易摩擦到南海争端,美国不断找茬,设法限制中国产品出口,并拉拢一些亚洲国家站队。中国则一再强调和平发展,虽然不希望轻易动武,但若局势真的升级到冲突的程度,谁支持中国,谁站在哪一方,就会变得非常关键。
东南亚国家与中国的地理位置接近,经济联系紧密,许多国家与中国有着深厚的合作关系。如果中美之间的冲突升级,这些国家很可能会站出来,提供经济、物流和外交支持,以确保中国在国际上不会被孤立。
中国已经连续13年是柬埔寨的最大贸易伙伴。2025年1到4月,中柬双边贸易额已突破5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30%。柬埔寨出口到中国的纺织品、大米和农产品占据了主要份额,而中国在进口这些商品的同时,也为柬埔寨投资了多个基础设施项目。
2025年4月,中国与柬埔寨签署了建设新时代全天候命运共同体的协议,协议内容涵盖了经济合作和安全领域。柬埔寨政府也多次表示,支持中国在南海的立场,且不参与美国主导的那些小圈子。
在军事合作方面,两国也有着密切的交流。2025年10月,中国军舰访问柬埔寨西哈努克港并进行联合训练。若中美发生冲突,柬埔寨将开放港口作为中转站,协助中国绕过封锁,确保物资供应不受影响。
马来西亚与中国的关系历史悠久,自上世纪70年代建交至今。到2024年,双边贸易额已经达到2120亿美元,中国已经连续16年是马来西亚最大的贸易伙伴。2025年上半年,双边贸易额再次增长了11%。其中,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包括电子产品、棕榈油和榴莲。
榴莲的出口自2017年到2023年,占据了70%的市场份额。2025年随着运输技术的进步,榴莲的市场份额预计会进一步扩大。两国在金融领域的合作也非常紧密,马来西亚和中国的银行在对方城市开设了分行,且双方签署了4次货币互换协议,总金额达到数百亿人民币。
在军事方面,两国自1995年以来就开始互设武官,海军舰艇也经常互访。2025年4月,中马双方签署了构建高水平战略命运共同体的声明,强调了贸易自由化和制度治理。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也表示,东南亚国家要团结应对美国的关税战,虽然不愿公开选边站队,但在经济互补的背景下,实际上更偏向中国。
中国还积极鼓励马来西亚游客来华,2023年就有147万人次访问中国,预计2025年这一数字会更高。如果中美爆发冲突,马来西亚会启动货币互换机制,帮助稳定金融形势,并开放港口和空运通道,确保中国的供应链不受影响,因为马来西亚自身的出口也高度依赖中国市场。
老挝与中国的关系更为紧密,尤其是在地理上,两国之间的中老铁路成为了重要的纽带。铁路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2025年上半年,老挝琅勃拉邦接待游客约190万人次,其中87%是通过铁路到达的。两国还在优化旅游政策,2025年2月起,老挝居民可以免签进入云南,其他国家的游客也通过这一通道得以进入。
在贸易方面,中国是老挝的最大贸易伙伴,而中老铁路则成为了区域贸易的重要动脉。2025年9月,两国签署了中老铁路一地两检协议,进一步促进了人工智能和医疗领域的合作。老挝还借鉴中国的现代化经验,铁路沿线的交流活动推动了两国之间的贸易和服务。
在军事领域,两国的海军交流频繁。泰国与中国的合作也非常密切,2025年泰国总理将出席亚洲冬季运动会的开幕式。泰国游客赴华享受便捷的旅行政策,而两国之间的金融互换协议也有助于稳定汇率。虽然泰国在中美之间保持平衡,但由于经济的联系愈发紧密,泰国不愿卷入中美的对抗。如果发生冲突,泰国可能通过铁路和海军协助运输物资,同时为游客提供通道,帮助补充国内消费需求。
这些国家与中国的合作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基于实际的利益考量。从整体来看,东南亚国家在中美竞争的大背景下,试图通过平衡的方式应对挑战,但无可否认的是,中国已成为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且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经济等领域的投资也涵盖了广泛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