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从 “增量竞争” 迈入 “存量博弈” 的当下,核心技术成为企业破局的关键。长城汽车深耕混动领域多年,构建起以 Hi4 为基础、Hi4-T 与 Hi4-Z 为延伸的全场景混动技术矩阵,不仅覆盖城市通勤、轻度越野到极限穿越的全使用场景,更重新定义了新能源时代 “越野 + 节能” 的双重标准。
作为长城混动技术的 “奠基者”,Hi4(Hybrid intelligent 4WD)智能四驱电混技术的诞生,打破了传统混动 “城市代步强、复杂路况弱” 的痛点。其核心定位是 “以两驱成本提供四驱体验”,通过创新架构设计实现城市通勤与轻度越野的平衡。
Hi4 采用 “P2+P4 双电机 + 两挡 DHT” 的黄金架构,前轴 P2 电机集成于变速箱,兼顾驱动与发电功能,后轴 P4 电机独立驱动,无需传动轴即可实现四驱动力分配。这种布局的优势在于,既能通过纯电模式满足城市通勤的零油耗需求,又能借助四驱系统提升复杂路况的通过性。搭配热效率高达 41.5% 的 1.5L/1.5T 混动专用发动机,系统综合功率最高可达 340kW,百公里加速仅需 5-6 秒,而馈电油耗控制在 5.5-6.5L/100km,实现了性能与节能的双向突破。
智能能量管理系统是 Hi4 的另一大亮点,“3 擎 9 模” 的动态调节机制可根据路况自动切换纯电两驱、纯电四驱、串联增程、并联直驱等 9 种工作模式。例如,城市拥堵时切换纯电两驱模式,降低能耗;高速行驶时启动发动机直驱,提升传动效率;雨雪湿滑路面或轻度非铺装路时,自动激活四驱模式,通过 iTVC 智能扭矩矢量控制优化车轮扭矩分配,保障行驶稳定性。
目前,Hi4 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哈弗枭龙 MAX、猛龙、二代大狗等城市 SUV 车型,精准匹配 “日常通勤为主、偶尔轻度越野” 的用户群体。这类用户的出行场景中,城市通勤占比约 80%,周末近郊越野或自驾游占比 20%,Hi4 以 “全能均衡” 的表现成为家庭用户的优选。
如果说 Hi4 是 “城市全能手”,那么 Hi4-T(T 代表 Tough)就是为极限越野而生的 “硬核利器”。针对硬派越野用户对 “可靠性、脱困能力、持续动力” 的核心诉求,Hi4-T 在保留混动节能优势的同时,回归硬派越野的机械本质,彻底解决了传统新能源车型越野能力不足的痛点。
Hi4-T 采用纵置并联混动架构,核心差异在于保留了纯机械四驱系统与中央传动轴,搭配前、中、后三把机械式差速锁(硬锁),形成 “机械四驱 + 混动辅助” 的独特方案。这种设计让前后轴实现刚性连接,四轮转速绝对同步,即便单轮着地也能传递 100% 整车扭矩,脱困能力远超电控四驱。分动箱保留的 “低速扭矩放大”(4L)模式,可将动力放大数倍,轻松应对岩石攀爬、泥地陷车等极限场景。
动力层面,Hi4-T 搭载 2.0T/3.0T 米勒循环发动机与 9HAT 混动专用变速箱,配合 120kW 前置 P2 电机,系统综合功率达 300kW,扭矩峰值 750N・m,0-100km/h 加速 6.9-7.2 秒。虽然馈电油耗(约 8L/100km)高于基础版 Hi4,但对于硬派越野车型而言,已较传统燃油越野车降低 30% 以上,实现了 “越野不费油” 的突破。
在应用场景上,Hi4-T 专为 “重度越野爱好者” 和 “长途穿越玩家” 设计,搭载于坦克 400 Hi4-T、坦克 700 Hi4-T、山海炮 Hi4-T 等硬派车型。数据显示,73% 的 Hi4-T 车主有自驾穿越西藏、新疆等复杂路况的经历,他们追求极限环境下的可靠性,愿意为越野性能牺牲部分城市通勤的经济性,其出行场景中通勤与越野占比约为 5:5。
随着消费升级,越来越多用户既想要城市通勤的舒适与经济,又渴望中轻度越野的探索乐趣,却不愿为重度越野功能支付溢价。长城针对性推出 Hi4-Z(Z 代表 Zone),以 “泛越野” 为核心定位,实现城市舒适性、公路性能与中轻度越野能力的全能平衡。
Hi4-Z 的核心创新在于 “解耦电四驱” 架构,取消了传统机械传动轴,采用前后双电机独立驱动设计。前轴由发动机与 215kW 前电机共同驱动,后轴配备 240kW 独立后电机,底盘中部可容纳更大容量电池。这种布局既保留了电四驱的响应速度,又优化了底盘空间利用率,配合迪翁五连杆悬架,兼顾公路操控与非铺装路面的通过性。
动力与续航的双重突破是 Hi4-Z 的一大亮点。系统综合功率高达 645kW(863 马力),扭矩峰值 1195N・m,即便车身重量超过 3 吨,零百加速仍能达到 4.3 秒,媲美百万级性能车;59.05kWh 大容量电池带来 201km(WLTC)纯电续航,满足一周城市通勤零油耗需求,15 分钟快充可补充 120km 续航,彻底缓解里程焦虑。同时,“真 4L” 模式可将轮端扭矩放大 20 倍,配合智能扭矩分配,轻松应对坑洼土路、湿滑坡道等中轻度越野场景。
Hi4-Z 首发于新款坦克 500,定位 “都市精英的跨界座驾”。其目标用户 81% 会在周末进行中短途越野或自驾游,出行场景中通勤占比 70%、中轻度越野占比 30%。这类用户既注重日常通勤的经济性与舒适性,又不愿放弃 “诗与远方” 的探索需求,Hi4-Z 的全能表现恰好击中了这一市场空白。
长城 Hi4 家族的三大技术并非迭代关系,而是针对不同用户需求的精准布局,其核心差异体现在架构设计、性能取向与场景适配三个维度:
从技术逻辑来看,Hi4 主打 “性价比与均衡性”,Hi4-T 聚焦 “极限越野与可靠性”,Hi4-Z 侧重 “全能性与高端化”,三者共同覆盖了 10-50 万元级新能源 SUV 市场的核心需求,形成了 “无死角” 的产品矩阵。
长城 Hi4 家族的成功,本质上是 “技术跟随用户需求” 的结果。在新能源转型过程中,长城没有盲目跟风 “纯电优先”,而是洞察到不同用户群体的核心痛点:家庭用户需要 “经济实用 + 偶尔跨界”,越野玩家需要 “硬核性能 + 降低油耗”,都市精英需要 “全能高端 + 无焦虑出行”。
基于这一洞察,长城通过 “一个技术平台 + 多个场景化衍生” 的模式,构建起差异化竞争优势。Hi4 平台作为技术基石,保障了核心部件的通用性与成本控制;Hi4-T 与 Hi4-Z 则通过架构升级与功能优化,精准匹配细分场景需求。这种布局既避免了技术资源浪费,又能快速响应不同市场的需求变化,让长城在新能源越野领域形成了独特的技术护城河。
从市场反馈来看,Hi4 家族的车型已成为细分市场的标杆:哈弗枭龙 MAX 凭借 Hi4 技术成为 15-20 万元级城市 SUV 的销量黑马,坦克 400 Hi4-T 填补了硬派越野混动市场的空白,坦克 500 Hi4-Z 则成功撬动了 30-40 万元级高端 SUV 市场。数据显示,搭载 Hi4 技术的车型累计销量已突破 50 万辆,成为长城新能源转型的核心增长引擎。
长城 Hi4 家族的技术演进,印证了新能源汽车市场 “从技术驱动到用户驱动” 的转变。Hi4、Hi4-T、Hi4-Z 三大技术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形成了 “覆盖全场景、满足全需求” 的技术生态,既展现了长城在混动架构、能量管理、四驱控制等领域的技术积累,也体现了其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
未来,随着电池技术、电控系统的持续升级,Hi4 家族有望实现更高的纯电续航、更低的油耗与更强的性能表现。而长城通过技术矩阵的持续完善,不仅将巩固其在新能源越野领域的领先地位,更将为行业提供 “技术适配场景” 的发展范本 —— 新能源汽车的竞争,最终不是单一技术的比拼,而是谁能更精准地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
对于消费者而言,Hi4 家族的存在让 “新能源车型” 不再是 “城市专属”,无论是日常通勤、周末越野还是长途穿越,都能找到适配的选择。这正是技术进步的终极意义:让汽车回归出行本质,为每一种生活方式提供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