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一本历史书,堪称“宝藏”。这本书讲的是乾隆朝的那些事儿,真是越读越有感触。
那这就是张宏杰的《饥饿的盛世》。
可以说,这本书深入了历史的肌理,把史实扒得明明白白,读下来既长见识又让人唏嘘,强烈建议喜欢历史的朋友都找来看看。
首先当然必须说书里的核心人物:乾隆。
这位皇帝绝对是把康乾盛世推到顶点的关键角色,不过他的本事可不光靠爷爷康熙、爹雍正留下的家底,自己的特质确实令人叫绝。
别的不说,单是那自律性,放在今天就是妥妥的 “时间管理大师”。
人家当了六十年皇帝,每天凌晨三点准时起床,寒冬酷暑都不带歇的,穿好龙袍就直奔御书房批奏折,清晨第一批奏章就得处理几十上百份,字还写得工工整整。
一天下来处理的奏折少则八百份,多的时候能到一千五百份,工作十个小时是常态,比现在的 996 还拼。
而且他办事特果断,遇到急事从不拖泥带水,难怪能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不仅工作上非常勤政,生活上也不铺张,对原配富察皇后更是专情一辈子,晚年还总写诗怀念,这在帝王里可太少见了。
再说说那个 “盛世” 到底有多风光。
纵向比,乾隆朝绝对是中国几千年历史里的高光时刻;横向看,当时中国人口从 1.4 亿飙到 2.9 亿,占了全球 35%,GDP 更是占世界三分之一,瓷器、丝绸这些手工业做得炉火纯青,说是全球最富最强的国家一点不夸张。
但你不要以为这只是一本歌功颂德的书。书名里“饥饿”两字,就注定了它不可能光讲好话。
这盛世看着风光无限,其实跟烟火似的,乾隆一死就凉了。
他晚年的时候,白莲教起义闹得沸沸扬扬,天下大乱;等他离世还不到五十年,鸦片战争就打来了,清朝一下子从云端摔进泥里。
其实乾隆这人挺矛盾的。
如果说功绩,他拓疆土、兴经济,绝对能排进中国最牛帝王的行列;可偏偏在 18 世纪全世界都在往前跑的时候,他反倒关起门来守旧。
书里专门讲了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事儿,人家带着工业革命的成果来,他却当是 “奇技淫巧”,就这样,中国和西方彻底走上了不同的路。
真是令人感慨啊。
写这本书的张宏杰大概你也不会陌生。
他不是一般人,复旦博士、清华博士后,现在还是人大的研究员,学术功底扎实得很。
他写历史特有一套,不像别的史书那么枯燥,笔就像手术刀似的,能把历史人物的里子面子都剖开。除了这本,他的《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也都特好看,《曾国藩传》我读过两遍。
他还曾上央视《百家讲坛》讲过乾隆,还为纪录片《楚国八百年》担任撰稿,史学底子绝对扎实。
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它明着是讲历史,实际上是拿乾隆朝当镜子。
辉煌盛世如何隐着危机,一个帝王如何用他的选择影响整个国家的命运,写得透透的。
要是你也想搞懂 “盛世为什么会饿肚子”,想明白历史为啥 “不进则退”,这书真得好好读读,保证够你回味好些天的。
#双11带货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