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国政府停摆已持续了39天,创下了历史上最长的纪录时,数千万普通民众的基本生活需求面临严峻挑战,他们为吃饭、取暖、出行等日常需求而发愁。
这一政治僵局自10月1日爆发,早已超出了党派之间的政策争斗,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民生危机。然而,在这种危机中,华盛顿的政客们依然停留在为谈判细节争执不下,未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们从最直观的问题堵说起。机场是一个国家的门户,每天熙熙攘攘的旅客代表了国家的活力。然而,这次政府停摆让美国的各大主要机场成了重灾区。原因很简单:负责空中交通管制和安检的联邦雇员是国家公务员,政府一停摆,他们就没有收入来源。试想,谁能一直不上班而不拿工资呢?结果,许多人扛不住生活压力,只好请假,甚至选择直接不来工作,导致空中交通管制人手不足,安检效率下降,航班大面积延误和取消。已有三百多万旅客的出行计划被打乱,交通部长甚至警告,如果情况继续恶化,部分空域可能不得不关闭,这将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 接下来是民生问题,尤其是吃饭问题。美国有四千两百万低收入家庭,平时依赖联邦食品救济计划解决温饱。然而,一旦政府停摆,这些救济金也无法按时发放。这意味着每八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人可能面临没饭吃的困境。虽然法院最终裁定政府可以动用应急资金发放救济金,但从裁定到救济金真正发放到位需要一些时间,许多州恢复全额发放的过程可能会拖延好几周甚至几个月。电视和报纸上,那些排长队领免费食物的人群,让人看了十分心酸。眼看感恩节临近,本该是家人团聚、共享美好时光的日子,但对很多人来说,连基本的温饱都成了难题。 再来说说取暖问题。北方的冬天冷得刺骨,五百九十万低收入家庭每年都依赖联邦的取暖补贴度过寒冷的冬季。政府停摆让这笔资金也被暂时冻结。专家警告,如果无法及时发放这些补贴,成千上万的人可能会因寒冷而丧命,想想都令人不寒而栗。 除了这些,七十五万名联邦雇员也深受其害。政府停摆让他们变成了无薪工人,甚至有些人被强制休假,至今一分钱也没领到。许多人上有老下有小,房贷、车贷、孩子的学费都得面对,这些普通人的生活变得异常艰难,许多人只能依靠去救济站领些免费的食物度日。 更让人担忧的是,美军的军饷发放也亮起了红灯。虽然政府设法凑钱发了两次工资给军人们,但如果停摆继续下去,谁知道下次能否再凑齐这些钱?军心动摇,国家安全岂能忽视? 不仅如此,连旅游业也遭了殃,国家公园和博物馆等公共场所关闭,相关的旅游和服务行业收入大幅缩水。民众看着这样的乱局,未来的信心大减,消费者信心指数创下好几年来的最低点。这场停摆不仅让政府停摆,也让普通民众的消费欲望停滞,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陷入停滞。而此时,华盛顿的政客们又在做什么呢?在民生危机不断加剧的情况下,两党在谈判上依然没有实质性进展。民主党领袖舒默看到民众愤怒情绪的升温,决定做出让步,提出了一个妥协方案,意思是先重启政府,之后再讨论医疗补贴的延长问题,并且考虑共和党提出的医保法案修改意见。显然,舒默的提案已经是很大的让步了,他自己也表示,只要共和党同意,这个问题就能很快解决。 然而,共和党领袖图恩当天就直接拒绝了这一提案,称这方案没有戏。他强调,谈判的顺序不能颠倒,必须先重启政府再谈医疗政策。更令人气愤的是,他一方面拒绝民主党的提案,一方面在参议院演讲时,故意表现出一副关心民生的样子,呼吁民主党以民生为重。这种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做法,真让人心生不满,而特朗普总统则将责任推给了民主党,要求议员们继续留在华盛顿继续谈。 两党就像是争夺玩具的孩子,谁也不肯先放手,而他们争夺的玩具就是国家的正常运转和无数民众的切身利益。虽然他们都声称要以民生为重,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他们却把党派利益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这次政府停摆的核心争议集中在《平价医疗法案》上。民主党希望延长医保补贴,避免两千多万参保人的保费翻倍,而共和党则反对这笔福利支出,要求先恢复政府运转,再谈其他问题。这种将民生福祉当作政治博弈的筹码的做法,令人心寒。联邦政府欠下的薪资已经累积到超过二百亿美元,但政治的内耗依然没有停止,它就像一剂慢性毒药,逐渐侵蚀着美国的社会治理能力,削弱着国家的经济活力。 这场持续了一个多月的政治闹剧,最终受害的依旧是那些无辜的普通民众。它生动地展示了美国政治极化带来的治理困境。当党派争斗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政客们只顾自己的政治利益,而不关心民众的福祉时,最终受损的将是国家的根基和民众的生活。我们不禁要问,什么时候这些政客才能真正关心民众的疾苦,而不是将其作为政治博弈的筹码呢?这恐怕是这场停摆留给人们最深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