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电影《李子洲》首映活动来到了国防科技大学——
倘若时光之门洞开,那位曾为早期军事人才培育奔走呼号、在黑暗中点燃武装斗争星火的李子洲,漫步在今天国防科技大学的校园里,他会看到什么?
他会不会在“天河”超级计算机的闪烁指示灯前久久驻足,试图理解这“算盘珠子”如何能推演万里疆场、洞悉宇宙奥秘?他会不会仰望着“北斗”组网的繁星,感慨当年一手策划兵运、组织清涧、渭华等起义时,对“千里眼”、“顺风耳”的终极幻想,已成为现实?他会不会在实验室里,看着学员们操控的智能无人机集群,想起自己当年选派刘志丹等青年才俊远赴黄埔深造时,对未来军事人才的殷切期盼?
他想点燃的星星之火,已然燎原
一个世纪前,风雨如晦。李子洲高瞻远瞩,深刻认识到革命要靠“武装的力量”,他将军事实践与革命理想紧密结合,选派骨干学习军事、组织起义,在黑暗中为中国革命摸索着武装斗争的道路。
他的梦想,是拥有一支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是拥有一批懂得“为何而战、为谁而战”的坚定军人,是让中华民族摆脱屈辱,屹立于世界东方。那时的他,或许无法想象“超算”、“导航卫星”、“激光武器”这些词汇,但他梦想的核心从未改变:通过先进的军事力量与忠诚的军事人才,捍卫国家主权与人民幸福。
今天,在国防科技大学,我们替他看到了梦想的模样。
这里,不再需要选派青年去“借巢育鹰”,我们有自己的“军中清华”,是孕育大国重器总师、未来战场指挥员的沃土。他当年未竟的强军梦想,正由一代代科大学子接力书写。
他期盼的“人才”,正在这片红色沃土上茁壮成长。他们既传承着“为何而战”的忠诚信仰,也掌握着最前沿的科学技术——他们是他军事教育思想最生动的续篇。
他梦想的“利器”,早已从“小米加步枪”晋升为“银河”“天河”的磅礴算力、“北斗”巡天的精准坐标,这些科技强军的“钢铁脊梁”正守护着中华的晨曦。
他坚守的“精神”,那溶于血脉的忠诚与担当,已从百年前的誓言,化为今天“为军育才、为国铸剑”的无声行动。当他听到这八字校训,定会感到无比的熟悉与安慰。
这场跨越百年的“强军梦”,我们替他看到了
我们替他看了,看了那支他梦想中的人民军队,正向着世界一流大步迈进。
我们替他看了,看了这片他深爱的土地,因强大的国防而和平安宁。我们替他看到了,一场始于百年前的伟大梦想。
子洲先生,您看——
这跨越百年的“强军梦”,我们正替您看着,也正沿着您指引的方向,更坚定、更昂扬地走下去。
11月22日,电影《李子洲》全国上映,也请大家到影院看看子洲先生,告诉他:这盛世,如您所愿。您点燃的火炬,我们接住了,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