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台海和南海地区的紧张局势一直没有平息,美国的军舰时不时会出现在这些区域,表面上喊得很凶,但行动上总是小心翼翼,只是在边缘进行试探。这不是因为缺乏胆量,而是因为他们已经仔细衡量过风险。英国皇家联合军种国防研究所的专家指出,除了中国的核力量外,中国还有一套令对手头疼的防御体系,这才是中国真正的震慑底牌。
核威慑改变了全球的力量平衡 二战结束后,美国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迫使日本投降,整个世界为之一震。原子弹的威力巨大,足以瞬间摧毁一座城市,这彻底改变了战争的规则。苏联不甘落后,于1949年成功研制出了自己的原子弹,之后美苏两国便展开了核武器竞赛。美国在1952年成功测试了氢弹,苏联则在1955年紧跟其后。其他国家看到核武器如此强大,纷纷开始研发。中国于1964年成功研制出原子弹,1967年氢弹也成功爆炸。法国在1960年研制出原子弹,1968年氢弹成功试爆,英国则在1952年通过美国的援助加入了核俱乐部。到了1970年,联合国的五个常任理事国签订了核不扩散条约,核武器扩散才有所遏制。 虽然核武器具有强大的威慑力,但它并不是万能的。核武器的存在大大提高了大国之间发生直接冲突的风险,没有任何国家愿意发动一场同归于尽的战争。在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互相对峙,摆开了阵势,但如果真的爆发冲突,一旦按下按钮,几千枚导弹将同时发射,几分钟之内全球将变成废墟。正因为如此,二战后世界并没有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这也是核武器的威慑作用体现的一部分。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大量核弹头,但其经济却严重下滑,美国及西方国家的制裁导致卢布贬值,工业停滞。2022年乌克兰冲突爆发时,美国没有直接介入,而是通过代理人耗尽了俄罗斯的力量。俄罗斯的经济衰退使得其军费大幅削减,甚至连核武器的维护都变得力不从心,这给了对手可乘之机。与俄罗斯不同的是,中国自建国以来便深知核武器是一张重要的底牌,但绝不能完全依赖它,必须发展全方位的综合实力。 工业基础才是强国之本 除了核武器,中国的强大还体现在其雄厚的工业基础上。从1953年开始,中国启动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逐渐转变为一个工业化强国,重工业在国家经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改革开放后,中国引入了市场经济,激活了经济活力,但核心技术却始终没有放松控制。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崛起,中国成了世界工厂,全球供应链对中国依赖日益加深。从欧美的日常用品、服饰鞋帽,到手机、汽车,几乎所有商品都离不开中国的加工制造。如果真正爆发战争,全球供应链一旦断裂,美国普通民众的生活将首先受到影响。 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威慑美军 英国专家指出,中国的一张王牌便是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能力。这一体系专门针对美军的航母编队和基地投送,成本低效能高,能有效阻止敌军进入中国的关键海域,令其无法有效展开攻击。兰德公司在2015年发布的报告模拟了台海局势,结果显示,中国的导弹攻击将对美军航母群造成严重打击。2024年,美国国防部也承认,中国的A2/AD能力已经成为亚太地区的最大挑战,新的导弹研发也正是为了应对这一威胁。 简单来说,这一体系包括东风系列的反舰弹道导弹、潜艇部队和网络战的结合。东风-21D、东风-26等导弹部署在沿海,射程覆盖第一岛链,一旦美国航母现身,中国的高超音速导弹便能迅速进行打击。潜艇在黄海和南海潜伏,利用声纳技术锁定目标,随时准备发射鱼雷。空军的歼-20隐形战斗机巡航于该地区,S-400防空系统在南海岛礁上空布置,一旦卫星信号丧失,美军的指挥系统就会陷入瘫痪。2023年太平洋论坛的报告评估指出,中国的A2/AD系统覆盖了从东海到南海的广阔区域,极大限制了外军的深度介入,其性价比堪称完美。 美国为何忌惮中国?美国的传统战术依赖于航母战斗群和长期集结的兵力,但中国的A2/AD体系有效封锁了这些传统作战路线。1996年台海危机中,美国曾派遣航母前往该地区,但中国通过迅速提升军力,并在此后加速了军事改革。进入2000年代后,中国海军现代化进程迅速,052C型驱逐舰下水,采用相控阵雷达锁定目标。而2024年10月,美国新型空空导弹的推出,正是为了应对中国的高超音速武器。美国智库CSIS的模拟显示,如果台海爆发冲突,美军在第一周内就会损失数艘航母,关岛和冲绳的基地也会成为攻击目标。 综合国力捍卫和平的未来 然而,中国的核力量和A2/AD系统仅仅是其综合国力的冰山一角。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已经成为一种隐形的束缚,美国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非常高。2024年的数据表明,中国的制造业占全球近30%的份额,一旦供应链中断,全球通货膨胀将迅速上升。俄罗斯由于长期受到制裁,经济处于衰退状态,而中国则通过出口拉动经济增长,逆势而上。但中国并不寻求称霸世界,而是采取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南海资源的策略,推动地区合作。 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中国派遣的蓝盔人数最多,战略伙伴遍布全球,北方资源互补,南方合作共赢。中国的军队改革后,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进程加速,但始终坚持防御性战略,捍卫国家核心利益毫不妥协。 展望未来,中国将继续致力于自力更生,增加科技投入,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将推动导弹技术和精准打击的升级。全民教育普及,工人文化水平提高,复杂设备的操作也不成问题。和平并非天上掉下来的,它需要靠强大的国力来保卫。毕竟,大国之间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而零和博弈并不适合任何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