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东莞的中国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南方日报记者姚志豪摄
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内,工作人员在进行科研实验。南方日报记者关铭荣摄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战略定位。2024年伊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有了新动作——
1月初,第三批11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名单出炉,至此,粤港澳联合实验室总数达到31家,三地协同创新平台规模不断扩大。
如今的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科研机构和高水平科技人才云集,大科学装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形成集群之势。此时,将“单打独斗”转变为“联合作战”便显得十分关键。如何让创新要素流动更顺畅、让创新资源形成合力,考验着科技创新链条上的每一环。
站在新的起点上,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如何协同?
●南方日报记者 卞德龙 唐子湉 汪祥波
互相奔赴,激活科技创新源头
科学发现是技术进步的源头。粤港澳大湾区要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必然要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深圳光明科学城和东莞松山湖科学城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汇聚了一批大装置、大平台,激发源头创新活力,带动粤港澳三地科学家朝着更多的科技创新“无人区”发起冲击。
走进深圳光明科学城,造型独特的大楼里,合成生物大科学装置正平稳运作,业内将其称为高通量、自动化、标准化的“生命铸造工厂”。光明科学城园区中,大科学装置、广东省实验室等数十个科技创新载体已陆续落地并投入使用。
“越来越多大科学装置投用,从基础研究到应用转化,从人才引进到人才培养,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全链条都将从中受益,在科学研究和成果孵化的效率方面有望实现飞跃。”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刘陈立说。
在东莞松山湖科学城,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形成集群之势,借助这些大装置和实验平台,粤港澳三地科学家在“家门口”就能开展最前沿的科学研究。
激发大平台的“大活力”,让大装置发挥最大效能,这背后,是粤港澳大湾区高校资源丰富、科研院所汇聚,粤港澳协同创新优势明显。
三地通过打造联合创新平台,充分发挥香港、澳门原始创新优势,让科研者共享共建,携手参与全球科技创新竞争。
在香港,去年12月,鹏城实验室与香港科技大学共同合作的“中国算力网”香港城市节点正式成立,这意味着香港科学家也可以背靠内地,使用全国的算力开展科研。
“深港合作,互相奔赴,互利互惠。”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说,实验室需要借助香港的国际化优势,加强全球合作。同时,作为立足于大湾区的国家战略科研力量,实验室有义务与香港一起发展。
在横琴,2023年底,由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牵头,珠海市共建,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为主要参建单位的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揭牌。
“实验室将整合广东省以及澳门、香港等地的中医药优势资源,开展协同创新、协同攻关,促进协同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中医药大学一级教授刘良说。
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建设日渐成熟,三地协同创新更上台阶。
这一机制最早于2019年启动,第一、第二批共20家,由粤方牵头,联合港澳双方或其中一方具有合作基础的高校、科研机构等法人单位共同建设。经粤港澳团队协同努力,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在科研成果及转化应用、人才团队引进、港澳科技合作交流等方面取得较好进展。
深度融合,为产业发展提升能级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有梯度,城市有分工。而科技创新也不是简单的基础科学研究,更重要的是把产业和科学研究深度融合,用创新为产业发展提升能级。
在这个关键环节,大湾区如何破题?
1月19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工业信息与智能研究所开幕,它背后的工业顾问委员会阵容强大——来自中集集团、大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捷利(番禺)电子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代表成为顾问委员。
“这里汇聚了跨学科人才,将致力于工业信息与智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积极探索智能化转型的新模式、新路径,共同推动大湾区乃至全国产业升级。”该研究所所长宗福季说。
高校院所、科技企业等强强联合,颇具大湾区特色:
这里既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完善的生产链条,又有科研创新能力强、与国际充分接轨的优势,为科技成果加速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提供了有利条件。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高楼林立,大道纵横。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坐落于此,它是澳门大学在粤港澳大湾区设立的首个产学研示范基地,一条从原始科技到融入大湾区产业链的完整生态链由此展开。
“澳门拥有国际领先的人工智能发展水平,大湾区具备广阔的产业链与市场基础,依托珠研院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科技应用能够更有效地转化与落地。”澳门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系首席教授、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智慧城市研发中心主任唐远炎说。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科研、创新产业人才跨境往来频繁。港科大蓝海湾孵化港进驻河套合作区已是第五个年头,在这里可以实现“楼下科研实验、楼上创业孵化”。
戴盟(深圳)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实验室里,创业者调试着各式仿人机器人。“机器人行业需要硬件和软件协同发展,我们在香港主要做软件和算法,而深圳周边的硬件配套厂家齐全,有利于加速产品硬件的迭代。”该公司创始人兼总经理段江哗说。
如今,数百家科技企业扎堆河套合作区。去年,来自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9个领域的40个项目集中签约入驻,“小河套”再添大能量。
规则衔接,大湾区加快实现“软联通”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在规则衔接,难也在规则衔接。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就曾指出,粤港澳大湾区最重要的融合,应该是在规则和标准方面的统一。
科研用物资跨境自由流动,便是难点之一,也是科研人员关注的重点。
今年1月,广州实验室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建成粤港澳大湾区首个生物样品跨境快速检测中心——广州实验室检测评价中心河套分中心,已实现国内首批生物样本入境。
“河套分中心作为广州实验室与香港中文大学共建联合实验室的所在地,将充分整合港澳科研力量,紧密围绕治疗药物、快速检测及公共支撑服务开展联合攻关。”广州实验室有关负责人说。
规则衔接后,“绿色通道”慢慢多了起来。去年7月,广州市科技局会同广州海关等部门,联合印发广州市第一批科研用物资跨境正面清单,以广州实验室和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为试点,出台系列通关便利化措施,为试点单位纳入正面清单的物资开通“绿色通道”。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落地,更为“软联通”进一步提速。
这里建立了科研机构“白名单”制度,对日常往返园区工作“白名单”内的科研人员及其随身携带物品,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通关服务。
科研资金跨境流动的壁垒,也一度困扰着港澳科学家。
总部设于南沙的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2019年在香港、深圳开设分部,在广东省实验室中,这是首家且唯一在香港设立分部的省实验室。香港和内地科技交流过程中获得的最大的一次性拨款,便是由这家实验室完成。
“打通‘资金过河’的渠道,极大地便利香港科技工作者参与内地科技计划。”广州海洋实验室香港分部主任、香港科技大学海洋科学系创系主任钱培元说。
钱过境、人往来、税平衡、物流通,唯有这些创新要素实现自由流动,大湾区的科技创新生态才能更加开放。
人才流动,“最强大脑”碰撞思想火花
创新之道,惟在得人。
肩负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大使命的粤港澳大湾区,更是求贤若渴。高等教育的交流合作,是一个破题之道。
1月下旬,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跨海工程与综合交通研究所首席工程师苏权科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是全国81个获此殊荣的科技人才之一。
此前,苏权科更多地以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的身份为人所熟知。他如今所在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后,获批正式设立的第一所内地与香港合作大学,已吸引一大批内地及港澳科学家前来开展教学、科研活动。
包括香港科技大学在内,香港多所院校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开展合作办学;澳门大学横琴校区通过设立联合实验室、产学研示范基地等,推动澳门与内地的人才培养合作和协同创新……
高等教育的融合创新,为大湾区汇聚并培养了一批批科创人才。
以大湾区科学论坛为代表,广东还打造了一系列高端对话平台,为大湾区乃至全球人才合作交流提供条件。
2023年5月举办的第二届大湾区科学论坛,吸引了多位诺奖得主及近百位海内外院士云集大湾区,香港科技大学第五任校长叶玉如院士、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滕锦光院士、澳门大学副校长徐建等港澳科学家与会。
如今的大湾区,已打造庞大的人才“蓄水池”,而当务之急,是建立和完善人才流动和协同创新机制。从省级到各地市,相关探索已经落地:广东颁布实施《广东省人才发展条例》等政策举措,推出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系列人才创新政策包。深圳还入选全国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城市。
在政策推动下,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交流更为频繁。
在吸引港澳人才来到内地方面,以粤港澳联合实验室为例,目前,31家实验室汇聚科研人员总数超1000人,并已吸引港澳地区专家学者超200人。
在内地人才走进港澳方面,2023年2月起,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试点落地,旨在便利包括杰出人才、科研人才、文教人才等在内的六类大湾区内地人才赴港。据统计,截至今年1月24日,已有近1万名内地人才通过往来港澳人才签注赴港。
粤港澳大湾区已初步形成“人才高地”之势,这将成为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有力支撑,对于大湾区提升国际竞争力、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也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专家观点
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国家超级计算广州/深圳中心主任卢宇彤:
建设重大科创平台
支撑湾区协同创新
“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发挥着纽带作用,推动产学研合作,助力协同创新。”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国家超级计算广州/深圳中心主任卢宇彤观察到,近年来,中国散裂中子源、江门中微子实验站等大科学装置在广东落地,人类细胞谱系、先进阿秒激光、冷泉生态系统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布局,形成强大磁吸效应,推动高校、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在大湾区集聚并融合。
卢宇彤认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直接体现一个地区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对于大湾区来说,布局建设这些平台,可以服务于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以及重要的产业创新,为区域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以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为例,该中心在全国建设了18个分中心,并组建了粤港澳超算联盟,链接各种创新要素,拓展超算应用领域,在生物医药、生命健康、汽车造船等战略性产业,以及气象、公共安全等社会管理服务领域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在深化粤港澳合作方面,广州中心南沙分中心将“天河二号”的算力通过网络专线输送到香港,填补了香港无世界领先水平高性能计算平台的空白。目前,广州中心已为超过500家港澳科研团队提供算力支持。
“当前,广东正在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纲’,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链。”卢宇彤说,如何让基础研究、技术创新的成果真正应用到行业领域,是打通这个链条的关键。比如,单看算力、算法,我们是有优势的,但是如何跟更多行业领域的数据、场景深度融合,直接产生效益,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卢宇彤建议,要加快布局建设更多重大科创平台、大科学装置,形成科创资源集聚效应,吸引更多高水平人才、高科技企业选择大湾区,并基于这些平台进行科研合作、成果转化。
“发挥好创新平台的集聚效应,打造创新生态圈,打通从高校的概念验证、科研院所的技术研发、新型研发机构的中试工程化到产业化落地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她说。
科技创新,人才是核心。在卢宇彤看来,应当不断完善人才分类评价、长期激励机制。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绝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要给予科研人员持续稳定的支持。此外,要完善产研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体系,支持大湾区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协同开展交叉人才和高端技术人才培育,在制度保障、资源配置、项目经费、招生指标等方面提供支持,催生更多“订单式”“定向式”“靶向式”创新人才和创新成果。
编辑:邬嘉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