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琼蒙携手·虾苗兴农”——海南省优质虾苗内蒙古推介会暨南北水产合作洽谈会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举办。
本次活动不仅是琼蒙两地跨地要素整合的产业协作,发挥内蒙古自治区地理优势和海南优质虾苗繁育技术的强强联合,也是推动南美白对虾养殖模式发展与产业升级的创新手段,实现了热带种苗资源与寒区生态优势的深度融合,更是对国家“南苗北养”战略的精准实践,推动内蒙古水产养殖业向标准化、集约化方向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李芸表示,海南年产对虾苗种近2000亿尾,相当于每分钟产出38万尾虾苗。海南虾苗产业历经30年发展,已培育出15个新品种,其中高抗系、快大系等虾苗深受养殖从业者青睐,“海南好虾苗”优质、绿色、标准的好口碑享誉全国。内蒙古近年来盐碱地养虾取得的显著成效令人振奋,未来的发展空间巨大,两地虽相隔千里,但资源禀赋高度互补,合作前景广阔。此次推介会是一个舞台,也是一个契机,必将进一步深化两地渔业交流,共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胡有林表示,近些年,内蒙古认真探索盐碱地生态渔业发展道路,积极引进优质盐碱地水产品种,特别是南美白对虾养殖成效显著。内蒙古从2014年摸着石头过河的养殖试验,到2023年实现亩产2000斤的突破,通过技术攻关,内蒙古不仅成功解决了虾苗本地淡化难题,更创新性地实现了一年两茬的小棚养殖模式。其中,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已达1.5万亩,年产量突破1100吨,成为盐碱地综合利用的典范。
会上,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与海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签署了科研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围绕南北水产科研协作平台、攻关对虾良种选育与盐碱水养殖等开展深度合作,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跳”进养殖塘,助力农业增收致富。这一合作标志着“南苗北养”战略取得新突破,让海南优质虾苗跨越千里“游”进内蒙古,真正实现盐碱地变“聚宝盆”的产业梦想。
据了解,现场举办签约仪式,内蒙古16家企业合作社与海南省对虾养殖协会达成购买意向,签约苗种数量1.5亿尾。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