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八股对于人性有着极大的束缚作用,而在清朝的时候,八股达到了束缚的顶峰,而同时也代表着封建帝制的专制制度达到了最高峰,而最为我们所明知的一个变化就是作为皇帝手下臣子的称呼的变化,在明朝的时候,皇帝手下的官员虽然也是经历过八股的,但是他们在上书皇帝的时候,都是会用臣子的称呼的,不过在清朝的时候,我们最常听到官员们说的自称却是奴才,这就体现了官员在皇帝面前的地位变化,而清朝的十几位皇帝中,有能够开创盛世的皇帝,也同样有着守旧迂腐的皇帝,不过在清朝的官员称呼却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而有了变化。
在清朝几百年的统治过程中有着不同的阶段,大致可以将清朝的官员称呼分为三个时期,在清朝的前期的时候,称呼没有那么死板,如果你是明朝的旧臣,称呼自己为臣就可以了,而作为满人的官员在皇帝的面前也可以称呼自己为臣子,而并非所谓的奴才。而奴才这个称呼往往是满人在自己的旗主面前往往称呼自己为奴才。
不过到了清朝的中期,雍正皇帝亲自下令,汉族的臣子在上书的时候一概称呼自己为臣,而满族的大臣在上书的时候则可以成为自己为奴才,不过因为雍正皇帝执政并不长,在这方面并没有留下太多的痕迹。在乾隆年间,皇帝便要求不管汉族还是满族在上书的时候都要称呼自己为奴才,否则就要按照触犯天威进行处罚。
其实明朝和清朝时有着根本的不同的,在中原地区虽然是皇帝当政,但是百姓还是有着一定的自主权利的,不过在清朝的时候,因为清朝时习惯按照旗分配人口,所以在旗的内部,只有特定的几位主人,而其他的人都是主人的包衣,不过在新的朝代的时候,这些旗主们大量使用自己信得过的人,而这些有是称呼自己为奴才的,所以看起来奴才比臣更加受信任,所以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称呼自己为奴才,而皇帝也希望自己的奴才越来越多,于是臣的称呼就越来越少了。
其实称呼自己为臣子就代表着自己不是皇帝的家奴,这是我国传统的儒家文化的教育结果,而儒家文化中还有很重要的骨气的说法,这一点在明朝的文人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不过到了清朝的话,有骨气的文人不容易听从皇帝的话,皇帝希望的是所有的臣子都遵守自己的命令,不会出现不听话的人,所以到了清朝,传统的儒家文化被清朝统治者加以改变,希望成全皇帝自己的私欲,最好是所有的大臣都称自己为皇帝的奴才,这样的话,皇帝才更容易统治整个阶层。只不过可惜了传统的中国文人的骨气,在面对皇帝的试图奴化的过程中,没有展现出丝毫的抗争,反而出现了大量的人去主动称奴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