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为什么比同龄人矮这么多?”“今天给孩子洗澡时,发现她胸部发育了,不会是性早熟吧?”“孩子挑食,营养不良,怎么办?”……清远市妇幼保健院生长发育科、营养科及保健科专家为您现场解答,让您更加了解孩子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干预,让孩子更健康成长。
义诊信息
时间:2024年7月21日(周日)上午8:00-10:30
地点:儿童保健中心一楼(7号楼)
活动福利
1.一对一免费评估
2.现场专家义诊
3.精美小礼品1份
义诊对象
1.3-15岁的符合偏矮及矮小标准的儿童(请与身高标准表核对),或者每年长高不足5厘米的3-15岁儿童;
2.性早熟的儿童(女童7.5岁前乳房发育或者10岁前月经初潮,男童9岁前出现睾丸发育);
3.营养欠佳,胃口差、体重偏轻的儿童。
报名方式
微信扫码,填写孩子“姓名、性别、身高、体重”完成第一次自测,即可报名。
(名额为75个,以短信回复“报名成功”为准)
知多D
什么是矮小症?
矮小症是指在相似生活环境下,同种族、同性别和年龄的个体身高低于正常人群平均身高2个标准差者(-2 SD ),或低于第3百分位数(-1.88SD)者。举个例子,如果三岁的女孩身高不到88.2cm,五岁女孩身高不到101.8cm,一般就达到了矮小的标准。
矮小疾病的危害?
与正常儿童相比,虽然有些儿童的智商属于正常范围,但大多数有心理内向、情绪不稳的个性特征,存在交往不良和社会退缩等现象。调查显示,90%矮小儿童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抑郁、内向等心理行为障碍,严重影响到学习、就业和婚姻。
在接诊过程中,有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年龄还小,发育要晚点,所以还在盲目地等待孩子长高。在家长的误导下,很多孩子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然而一旦青春期结束孩子的骨骺闭合,再想通过治疗改善孩子的身高就没有可能了。3-12岁是儿童矮身材的黄金干预期,家长们可要上心,早发现早治疗,错过了这个时段,以后治疗都来不及了。
如何把握就诊时机?
避免错失身高增长机会而遗憾!
就诊时机一:2岁以前体重身高不达标,根据宫内孕期状况、出生情况、是否早产小于胎龄儿、出生后喂养、营养评估、有无过敏、是否甲低等情况系统评估随诊,及早发现问题。
就诊时机二:学龄儿童可以从以下方面观察,穿一条裤子可以穿两三年,孩子在班级总是坐在第一排,长得很慢,每年的生长速率低于5厘米,与同龄孩子的差距逐渐拉大。
就诊时机三:青春前期儿童(已发育或接近发育年龄:女7.5岁之前乳房开始发育,男9岁之前睾丸开始发育,身体提前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则需要抓紧),家长需警惕,千万莫沾沾自喜!殊不知性早熟最终造成终生身高受损,导致矮小症!
正确对待孩子身高,避免长高误区
误区一:认为“父母高,孩子一定高”,或者“我和他妈都不高,孩子随我们也长不高”。
虽然身高和遗传关系紧密,但后天发挥同样重要,例如篮球运动员林书豪,父母都是168厘米,但他身高却198厘米;还有国外著名足球运动员梅西,10岁身高仅125厘米,矮小症标准为127.9厘米,经过积极治疗,他成年身高169厘米,接近平均身高(172厘米),当然生活中也有父母亲不矮,结果子女是矮小症,表明后天发挥一定作用。
误区二:营养方面的误区,孩子不喜欢吃饭、挑食,去医院查下微量元素,补充钙,铁、锌,多吃肉、蛋,多喝奶,孩子身高肯定能够长高。
这种观点较片面,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比例要适中,营养均衡才是正常生长所需。如果是牛奶蛋白过敏,还一味地补充高蛋白,结果胃肠破坏,营养物质难吸收,适得其反。
误区三:一些家长谈生长激素色变,治疗矮小症可以用激素吗?
生长激素虽然也冠名“激素”,但并非日常人们认识的激素,无论从来源,化学结构,还是从生理、药理作用上来说,均与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完全不同,因此不会产生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的副作用,家长完全不必谈激素色变,如果生长激素部分或完全缺乏患儿,及早诊断,恰当地采用生长激素治疗矮小,可有效改善身高。
误区四:男孩没变声,女孩没来月经,还不算发育,不着急。
变声和月经是标志孩子进入青春期发育后期的标志,即骨骼生长区(骨骺)已经接近闭合,身高开始进入停长倒计时。
误区五:孩子发育迟,不怕,还可以再长的。或:虽然矮,再等等,发育了再说。
生长发育是单程车,不能回头,身高水平没有纠正,进入青春期后才干预,效果差(生长空间小),代价大(体重重)。人的生长是有时间限制的,一般在青春期后,骨骺一旦闭合,身高就停止生长,也就是青春期前(3一10岁)治疗最佳,有早发育苗头的孩子要定期检查骨龄,骨龄决定了孩子的生长空间和潜力,但骨龄和年龄有可能存在不一致,这种情况下只按照年龄来判断孩子的身高是偏离实际的,建议家长每年带孩子测一次骨龄,及早发现及时干预。
南方+记者 黄剑琴 邓文燕
通讯员 清远市妇幼保健院
【作者】 黄剑琴;邓文燕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