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荣国府这个贵族家庭中,尤其如此。婆媳之争、姑嫂之争比比皆是,只是,相对于封建社会之下的大家族,如邢、王二夫人这样的妯娌之争却是少见的。
之所以造成如此局面?大致有两个原因。
其一:由荣国府特殊的家庭组成决定。
在封建社会,统治者为了维护安定,制订了严格的家族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然而在荣国府中,却上演了不同寻常的一幕。贾代善去世后,长子贾赦继承了爵位;次子贾政继承了管家权。如此非常之举,是造成邢、王二夫人不和的关键。
其二:由邢、王二夫人的性格决定。
论宗族地位,毫无疑问,邢夫人是高于王夫人的。只是,对于这一幕,我们在原文中,却很难体会出这一点,究其原因,是源于邢夫人的大度。
比如秦可卿去世后,在贾宝玉的建议下,贾珍来到邢、王二夫人面前,向她们借凤姐打理宁国府。按说,在这样的场合之下,理应由邢夫人作出决定,一方面,因为她地位高于王夫人;而另一方面,王熙凤还是她的儿媳妇。
只是,对于这样的决定权,邢夫人拱手相让了,听凭王夫人决定。
若王夫人为人低调、识好歹,面对这样的邢夫人,理应礼仪周到相待才对。但是,我们从原文描述她们的三次较量中,却会发现,王夫人因为强势的性格,在与邢夫人的争锋中,从未退让过半步。
下来,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她们的三次“掰手腕”。
1、贾赦讨要鸳鸯。
《红楼梦》第四十六回,贾赦看上了贾母身边的鸳鸯,让邢夫人出面撮合这件事。本着从夫的原则,她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
接下这个任务后,她第一个想到的是儿媳妇王熙凤,因为她不仅是荣国府的代理管家,更深得贾母的喜欢。若得到她的帮助,自然更容易办成此事。
只是,凤姐听见这个消息后,非常清楚,贾母离不开鸳鸯;心气高的她,也未必愿意接受这个姨娘之位。因此,从一开始,凤姐就决定了她在这件事中的态度。
邢夫人在“说服”凤姐后,将第二个目标锁定在鸳鸯本人身上。果然,如凤姐所猜测的,鸳鸯拒绝的态度非常坚定,面对来做说客的嫂嫂,她破口大骂;面对贾赦的威胁,她也是表面一套,背地一套。
趁着给贾母请安的机会,她当着众人的面说出了贾赦对她的威逼利诱,惹得贾母大发雷霆。
只是,对于贾母房间所发生的一幕,邢夫人丝毫不知,此时此刻,她正高高兴兴地在前来迎接鸳鸯的路上。
直到几个嬷嬷悄悄地告诉她刚才发生的一幕,她才恍然大悟,然而,就当她准备返回的时候,一个人的出现,却让她再无选择的余地了。这个人,便是王夫人。
话说王夫人听见邢夫人来了,连忙迎了出去。邢夫人犹不知贾母已知鸳鸯之事,正还要来打听信息,进了院门,早有几个婆子悄悄地回了他,他方知道。待要回去,里面已知,又见王夫人接了出来,少不得进来。
想来,若没有王夫人出门迎接的一幕,邢夫人定然能够安然返回。
对于贾赦讨要鸳鸯的本意,对于熟悉《红楼梦》的朋友而言早已不是秘密。其出发点,并非源于鸳鸯的姿色,而是在于她对贾母体己的清楚。
面对荣国府入不敷出的局面,作为长子的贾赦,自然也要提前做好打算;而放眼整个荣国府,又有哪一笔财富,能够与贾母的体己相比呢?对于这一点,贾母清楚,王夫人同样清楚,她之所以特意出门迎接邢夫人,同样与此有关。
2、贾母彻查下人夜晚聚赌一事。
《红楼梦》第七十三回,晴雯为了掩护宝玉,避免第二天可能要面对贾政对他学业的考问,便借着芳官看见有人从墙上跳下来为由,让他装病,由此引出了贾母对夜晚治安一事的询问。
而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心系荣国府的贾探春,她道出了荣国府目前存在的最大的问题,下人夜晚聚赌一事。
独探春出位笑道:“近因凤姐姐身子不好,几日园内的人比先放肆了许多。先前不过是大家偷着一时半刻,或夜里坐更时,三四个人聚在一处,或掷骰或斗牌,小小的顽意,不过为熬困。近来渐次放诞,竟开了赌局,甚至有头家居(局)主,或三十吊、五十吊、三百吊的大输赢。半月前竟有争斗相打之事。”
贾母听了,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大发雷霆,下定彻查此事。面对盛怒之下的老太太,底下的人自然不敢怠慢,最终,揪出了参与做庄的三人以及参与聚赌的二十多人。
林之孝家的等见贾母动怒,谁敢徇私,忙至园内传奇(齐)人,一一盘查。虽不免大家赖一回,终不免水落石出。查得大头家三人,小头家八人,聚赌者通共二十多人,都带来见贾母,跪在院内磕响头求饶。贾母先问大头家名姓和钱之多少。
原来这三个大头家,一个就是林之孝家的两姨亲家,一个就是园内厨房内柳家媳妇之妹,一个就是迎春之乳母。这是三个为首的,馀者不能多记。
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在贾母的威慑之下,聚赌一事得以公正处理。但细想想,却会发现,这看似公正的结果,其实存在很大的水分。
试看被查出来的为首做庄的三人:一个就是林之孝家的两姨亲家,一个就是园内厨房内柳家媳妇之妹,一个就是迎春之乳母。在这三人之中,除了地位地下的管事,仅有长房迎春的奶妈这一位有头有脸的奴才。
但我们不要忘了,荣国府由谁当家?是二房当家。既然下人夜晚聚赌之风如此猖狂,作为东道主的二房手下的人能放在这样的油水干看着吗?
当然不会,咱们不用细究,仅从原文的描述来看,便能断定,其为首做庄的,就有薛宝钗身边的婆子。
当日林妹妹生病期间,蘅芜苑的婆子冒雨前来送燕窝,便说出了这样的实情。
黛玉笑道:“我也知道你们忙。如今天又凉,夜又长,越发该会个夜局,痛赌两场了。”
婆子笑道:“不瞒姑娘说,今年我大沾光儿了。横竖每夜各处有几个上夜的人,误了更也不好,不如会个夜局,又坐了更,又解闷儿。今儿又是我的头家,如今园门关了,就该上场了。”
黛玉听说笑道:“难为你。误了你发财,冒雨送来。”
因此,不难看出,由贾母发起的整治聚赌一事,也隐藏着王夫人对二房的打压。只是,在这个过程中,面对一向礼让她的邢夫人,她又作何感想呢?
3、“绣春囊”事件:是邢夫人的奋力反击,还是王夫人的死要面子?
面对聚赌事件的结果,邢夫人自然是不乐意的。因为在这件事中,唯有迎春的奶妈是其中的参与者,这样的结果,让她脸上无关。因此,她特意前往迎春的房间,对她进行了一番数落,以发泄心中的怒意。
而当她,刚走出贾母的房间,准备前往迎春处发泄,在路上便遇上了正把玩着“绣春囊”的傻大姐。
这痴丫头原不认得是春意,便心下盘算:“敢是两个妖精打架?不然必是两口子相打。”
左右猜解不来,正要拿去与贾母看,是以笑嘻嘻的一壁看,一壁走,忽见了邢夫人如此说,便笑道:“太太真个说得巧,真个是狗不识呢。太太请瞧一瞧。”说着,便送过去。
邢夫人接来一看,吓得连忙死紧攥住,忙问:“你是那里得的?”傻大姐道:“我掏促织儿在山石上拣的。”
邢夫人道:“快休告诉一人。这不是好东西,连你也要打死。皆因你素日是傻子,以后再别提起了。”这傻大姐听了,反吓的黄了脸,说:“再不敢了。”
傻大姐本是贾母身边的丫鬟,若没有邢夫人及时出现,毫无疑问,“绣春囊”会直接出现在贾母的身边。也是因此,对于邢夫人处理“绣春囊”一事,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争议。
其一:邢夫人因聚赌一事怀恨在心,所以特意用“绣春囊”羞辱王夫人,所以她特意将“绣春囊”交给陪房王善保家的转给了王夫人。
如此理解,看上去合情合理。只是,若邢夫人有心看王夫人笑话,为何不亲自前去?或者将这一切当成未发生,让傻大姐送到贾母的手上?
也是因此,在对待“绣春囊”事件中,邢夫人的所作所为,才具有另外一种深意。
其二:对待“绣春囊”,邢夫人选择了“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
当邢夫人从傻大姐的手中接过“绣春囊”,当她看清了它的真面目时,她的反应,可谓真切地体现了她的内心以及她的三观。
邢夫人接来一看,吓得连忙死紧攥住,忙问:“你是那里得的?”
傻大姐道:“我掏促织儿在山石上拣的。”
邢夫人道:“快休告诉一人。这不是好东西,连你也要打死。皆因你素日是傻子,以后再别提起了。”
可见,对于“绣春囊”的深意,邢夫人是清楚的。作为闺房的调情之物,却出现在大观园中。这样的事,一旦被外人得知,在这其中居住的未出阁的小姐,她们的名声该置于何地?
也是因此,她才会流露出震惊的表情。事情过了几天后,她才让陪房转交给了王夫人。显然,在这个过程中,她是有心将这件事最大化的化解。
只是,即便邢夫人如此,当面对王善保家的转赠的“绣春囊”,爱面子的王夫人,却丝毫没有体会出邢夫人的良苦用心,反而借此机会,发起了抄检大观园。
而在这个以凤姐、王善保家的为首的抄检大观园的活动中,其实与贾母彻查聚赌事件是类似的。都是建立在看似公平的基础上,然最终的受害者,依然是邢夫人。
在抄检大观园的整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凤姐等人维护了贾宝玉、林黛玉,惜春;没有搜捡蘅芜苑;面对强势的探春,也识趣地选择了退让。唯有在贾迎春的房间,当王善保家的关上司棋的箱子时,一向低调的周瑞家的,却有了意外的发现。
司棋与潘又安的私情,成为了“绣春囊”事件最重终的结局。
只是,仅凭一封贺卡、仅凭一双男人的鞋,真的就能认定司棋便是“绣春囊”的主人吗?这显然有点武断。因为蘅芜苑、秋爽斋都没有被搜捡过,因为即便王善保家的在紫鹃的箱子里翻出了贾宝玉换过的披带,都被众人三言两语的化解了。
因此,从抄检大观园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这场看似公平的抄检活动,其实隐含着露骨的不公平。而这一切,都是源于王夫人的自私自利,源于她的死要面子。
小结:
回过头来看,邢、王二夫人的三次较量,其实算不上是三次“掰手腕”。因为在整个过程中,愚弱的邢夫人,从未真正的撕破脸。相反,在许多时候,她对王夫人都保持着容忍的态度。只是可惜的是,她的容忍,并没有赢得妯娌之间的和谐,并没有赢得王夫人对她的尊敬。反而,因为她的软弱与妥协,让她成为了王夫人认定的“背锅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