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为什么在日记里多次痛骂李宗仁和白崇禧?
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李宗仁与白崇禧为代表的桂系和蒋介石的关系,很像是一对早已经没有感情,还在互相伤害的中年夫妻。
两边都是一有机会就会立刻动手让对方“不痛快”。
解放战争时期的莱芜战役,华野之所以能仅仅只用4000人伤亡为代价,只花了不到70小时就歼灭国民党军6万人,并且还能俘获了蒋介石的嫡系将领李仙洲,其实就是桂系与蒋介石矛盾的一个体现。
当然,这里不是说华野指战员水平不行,绝不是这个意思。
我想说的是,之所以莱芜战役李仙洲的表现被陈诚大骂“就是放六万头猪让人去抓,三天也抓不完!”,其实并不完全怪李仙洲。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李仙洲的一举一动,战略规划早就被人全部泄露给了华野,华野等于是“明牌”在和李仙洲较量,李仙洲怎么可能不失败?
其实泄露李仙洲军事情报这件事,很有可能是桂系对蒋介石在抗战末期对桂系将领处理过重的报复。
事情还要从1944年的桂柳会战说起,桂柳会战以桂系军队在白崇禧刻意保存实力之下惨败日军,让蒋介石和国民党在全世界面前丢了一个大人。
于是不仅白崇禧被降级(一级上将降为二级上将)、免除了自夏威以下11名桂系将领的职务,更要命的是蒋介石趁机取消了桂系核心部队第十六集团军以及三十一军的番号。
当然,蒋介石为了避免李、白恼羞成怒和他鱼死网破,他也做了一定让步,比如把桂柳战役中表现尚可的四十六军提升为四师一旅的加强军,并且表示愿意给四十六军更多美械装备。
不过蒋介石还想任命黄埔一期毕业的,广西人甘丽初担任四十六军军长;然而这是李宗仁与白崇禧所不能接受的。
为了四十六军军长的归属,1945年2月李宗仁专门到了重庆,并且和蒋介石爆发了剧烈争吵,最后双方都各退了一步,让一个两边都能接受的人当了四十六军军长。
这位新任的四十六军军长之所以身为甘肃人,能得到李宗仁与白崇禧的认可,自然是有原因的,虽然他之前在蒋介石眼皮子底下任职,还被蒋介石赏了一个黄埔三期出身,但是国民党军内第一个赏识他的是白崇禧,早在1927年白崇禧就很欣赏这位新任的四十六军军长了。
1937年,这位新任的四十六军军长还主动担任了李宗仁的高级参谋,之后李宗仁和白崇禧还一致同意任命他为老四十六军军一七零师副师长兼五零八旅旅长,要知道抗战时期老四十六军可是一直待在广西的。
就这样,他十年之中, 由副师长提升为师长、副军长、军长、军校 校长、集团军参谋长、副总司令等职。其受李宗仁、白崇禧信任的程度,有人说超过了桂系大红人夏威。
所以,他来担任四十六军军长,是蒋介石与桂系都能接受的结果。
那么,为什么说他在莱芜战役前联系华野可能是桂系刻意对蒋介石的报复呢?
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 这位新任的四十六军军长在20世纪50年代写的材料里说自己在莱芜战役时只是“朋友”,还不是“同志”。
第二, 当时华东军区政治部联络部部长刘贯一(后来的山西省副书记)在回忆文章里明确提到,在新任的四十六军军长身边的华野工作人员根据该军长的发言已经暴露了该军长的“一部分企图”(什么企图?结合他桂系的背景,不言自明),而且经过开会决定目前形势对华野有利,要把“被利用”变成“反利用”。( 刘贯一部长的回忆很有意思,他为什么会认为新任的四十六军军长是在“利用”华野?)
第三, 这就是莱芜战役时华野派到新任的四十六军军长身边的杨斯德将军(开国少将)在枣庄电视台的访谈节目《咱枣庄人》里面对镜头讲了许多他当时和新任的四十六军军长的故事,其中有三段特别有意思:1、莱芜战争打响后,四十六军一个劲儿往后撤;2、采访过程中谈到四十六军军长时,杨斯德将军表示“不能再往下说,再往下说就难听了”;3、进入莱芜城后,四十六军军长要单独和李仙洲去开会,杨斯德将军警告他,必须得回来。(《咱枣庄人——杨斯德》)视频在视频网站有,感兴趣的大家可以去看一看。
事实上,20世纪50年代这位新任的四十六军军长在材料里表示,莱芜战役结束后,华野把他的卫队缴械了,他很不高兴,还主动质问“你们就是这么对待一个给你们做了许多工作的朋友吗?”
可见,当时这位军长也并不认为自己和华野是“同志”。
综上所述,莱芜战役之所以华野能在68小时能歼灭国民6万军队,除了指挥员与华野战士表现出色外,更重要的是很可能这是桂系的白崇禧通过四十六军军长故意在战场上报复蒋介石,不过白崇禧只是想保全整编四十六师,送掉七十三军就可以了。
谁知道华野技高一筹,反利用了白崇禧的“利用”,不仅彻底消灭了蒋介石嫡系的七十三军,也顺便歼灭了桂系看家部队整编四十六师。
有人说了,为什么整编四十六师被歼灭后很快又能重建,还是白崇禧的侄子当整编师的师长?我这里有一个猜测,大概华野事先就没想真的彻底歼灭整编四十六军,因为根据杨斯德将军电视采访所说,大概率是让整编四十六师集体缴械,然后再把已经缴械的,徒手的整编四十六师被俘官兵释放,其实这也不违反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的附录政策。
当然,白崇禧肯定不想给华野“送装备”,只不过没有华野技高一筹,只能认栽。
参考资料:
《咱枣庄人——杨斯德将军访谈》,枣庄电视台
《刘贯一同志关于争取(国民党第)四十六军军长的工作情况报告》,《莱芜战役资料汇编》,山东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