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封建社会的男女,很早的时候就开始谈婚论嫁了,尤其是古代女子,她们往往在14岁左右的年龄段就要穿上嫁衣,戴上红盖头,坐上花轿嫁给丈夫,成为别人的妻子。
那个年龄段的女子,只是个身体还没发育完全的小女孩,为何她们要那么早就结婚嫁人呢?
主要是三个原因造成的,这三个原因都和皇帝有关。
第一个原因:为了增加人口数量
按照现代标准来看,13岁的女孩还未成年,心智并没有完全打开,古代之所以会选择这个时候把女孩嫁出去,是因为皇帝想增加国家的人口数量。
我们都知道古代的医疗条件比较落后,人的平均寿命就只有五十五岁左右,加上小孩出生后,夭折的概率很大,很可能一点小毛病就会将孩子带走。
古代农耕技术低下,全靠人口数量来解决耕地问题,为了能多生产粮食,使国家尽可能地减少荒地,就需要大量的人口。
一个国家人口越多,往往荒地的数量就越少,荒地数量少了,国库的粮食就增加了,因此,人口数量越多就代表着朝代越兴盛。
古代哪个国家的人口越多,哪个国家的实力就越强盛,人口多了,国家不仅荒地减少了,就连税赋也能靠着人数的优势增加很多,国家要想有钱有粮,必须大量培植人口基数。
为了让人口迅速壮大,一国的国君就需要让女子早点嫁人,并鼓励女子们多多培养几个孩子出来,以此来增加人口数量。
唐朝时期的贞观之治,李世民就曾强制规定女子到十三四岁的年龄必须嫁人,若是女子不嫁人,她的父母就要额外多交赋税,女子年龄越大,加的赋税也就越重。
父母因为承担不起这样的赋税,只得早早将女子嫁出去。
第二个原因:古代重男轻女
古代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是那个时代的社会常态,男人在从事生产、发动战争这些体力上的事情天生具有主导地位。
女子体力天生不如男子,在冷兵器时代,生产与战争都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只能作为国家的辅助者。
这就造成了一个现象,那就是男主外,女主内,这种分配模式下,女子的社会地位自然不如男子,久而久之,男尊女卑的社会风气也就形成了。
女子的主要责任就是相夫教子,为家族多生多育,这就是国家的统治者需要女子早早出嫁的第二个原因。
第三个原因:为了发动战争
古代国家与国家之间经常发生战争,那个时代所使用的都是冷兵器,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打仗全靠人数上的优势。
一场战争的发动,在人力方面的消耗非常巨大,也就是说,哪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多,哪个国家能够征用的士兵就越多。
往往士兵数量多的国家,其获胜概率就越大,虽然战争和一个国家的统帅有着莫大的关系,但真正取到决定性因素的还是人口的数量。
以少胜多的战役从古至今并不多见,所以,国家为了能够赢得战争的胜利,皇帝就需要女子多多生养孩子,增加未来的人口数量。
自古就是人多力量大,人口的数量决定对外战争的优势,人口数量多了,朝廷能选用的人才也就越多。
总而言之,古代皇帝为了国家的强盛,只能让女子变成男人生儿育女的工具,若是不这样做的话,国家就没法走向兴盛。
古代女子十三四岁出嫁,对于国家是有利的,但对女子来讲是不公平的,相比于现代的男女平等,如今的女子才算是真正获得了幸福。
大家对此事怎么看呢?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