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的历史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痛,这份伤痛不但被人民铭记在心中,还在许多文学作品中得到了体现。
现如今,“抗日”题材的电视剧是中国电视荧幕上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虽然抗战剧的质量良莠不齐,但是依然出现了不少经典电视,《亮剑》便是这其中的一部优秀的作品。
而在这部电视剧中,李云龙带领部队大战山崎大队的剧情给许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在现实中,这场大战其实就是关家垴战役。
在电视剧中,山崎大队似乎战无不胜,李云龙手下的八个团与之对抗都没能轻松夺取胜利,而其实现实中的这场战斗远比剧中更加惨烈。
路逢冈崎支队
艺术总是与现实有着一定的差距,为了能配合电视剧的发展,编剧在撰写《亮剑》的剧本时对关家垴战役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削弱了这段历史的悲情。
关于山崎大队的具体人数在电视剧中在电视剧中一直都没有具体的描述,但按照日本编队的体制来看,一个大队的人数一般都是1100人,但是在现实中,冈崎支队的人数只有510人左右,大概只有山崎大队的一半。
不过虽然这支部队人数不多,但是兵种却相当齐全,除了常见的步兵之外,在参战的510人中有一支山炮中队,这支部队在战斗中使用了三门山炮,总计发射炮弹246发,而这支只有510人的部队使八路军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1940年,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爆发,在八路军的不懈努力下,我军在前两个阶段中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但是由于我军后勤供给不足,再加上连续的作战使战士们疲惫不堪,因此八路军暂时无法继续推动计划,获取更大的胜利,而敌人也抓紧了这次机会,开始组织反扑。
1940年10月,日军组织了上万兵力袭击华北根据地,对共产党扎根的地区进行报复性的“扫荡”。
虽然八路军部队已经猜到敌人会进行报复性的进攻,并努力组织反“扫荡”运动,但是在日军的残暴摧残下,不少村庄化为废墟,人民群众蒙受巨大损失。
指挥“百团大战”的彭德怀司令在看到日军残暴的行为之后愤怒不已,他们决定一定要找个机会狠狠地打击敌人,灭一灭对方嚣张的气焰。
但是日军来势汹汹,八路军为了保护首长的安全需要不断地转移总部,如今想要找一个安全的地方扎根都有些困难,更不要提寻找机会绝地反击了。
不过,彭德怀心里明白,如果放任日军这样烧杀抢掠下去,只会有更多的百姓受到波及,一定要打出一两场漂亮的歼灭战,让敌人闻风丧胆,这样才能遏制住敌人的进攻。
而此时,一支误打误撞来到八路军总部附近的小队引起了彭司令的注意,这支五百人左右的小队便是冈崎支队。
准备作战
在此之前,八路军的总部一直一撤再撤,不过这一次彭德怀司令却选择对周围的敌人发起反击,不过决定进攻冈崎支队绝对不是意气用事,除了想要灭一灭敌人的士气之外,其实还有另一个原因迫使彭司令作出了这样的决定。
八路军的总部设立在三县交界处,在这里有一座水腰子兵工厂,在那个缺少武器的年代,这个兵工厂就是八路军华北地区最大的武器生产基地,可以说如果失去了这座工厂,整个华北地区的部队将会失去武器的补给,八路军将陷入巨大的危机。
因此,当彭德怀接到日军进犯兵工厂的报告时,他马上下令由129师所属的386旅前往黄崖洞兵工厂阻止敌方进攻。
而另一边,冈崎大队从11日开始便一路沿着沁县—王家峪的路线进发,途中还经过了西营地区,到了20日,冈崎大队逼近西井镇,这里便是八路军总部驻扎的地方,不过他们对自己的处境毫不知情。
五天之后,冈崎大队到达黄崖洞附近,而水腰子兵工厂就坐落在黄崖洞谷中。这座兵工厂四面被群山环抱,只有在南面有一道名为“翁圪廊”的裂缝,位置十分隐蔽,当时选定地址时,朱德司令还亲自前来察看地形,并将这座兵工厂视为“掌上明珠”。
25日时,翁圪廊失守的消息传到了指挥部,日军此时已经开始进入黄崖洞,这个消息自然使彭德怀警铃大震。
但其实,不熟悉地形的冈崎大队并不知道此时自己已经触及到了敌人的软肋,他们并不知道这里是八路军的兵工厂,见到敌人来袭,这支部队选择急急忙忙放了一把火,然后迅速撤退。
随后,冈崎大队一路向西行进,很快就到达了左会地区,最终在28日被迫撤退至蟠龙镇关家垴地区。
在此之前,冈崎大队一直都在追踪八路军的总部,但由于我方部队作战灵活,冈崎大队一直被迫在山地丛林中没日没夜地赶路,随后又在25日遭到我军的反击,此时这支精疲力尽的队伍决定夺下武乡,打通回到沁县的道路。
但是,八路军怎么会轻易地将敌人放回老巢,10月29日,彭德怀司令赶往蟠龙镇石门村亲自指挥作战,决心歼灭这支部队。
惨烈作战
虽然这场作战有彭德怀司令坐镇,刘伯承、左权、邓小平等重要将领也赶来参加计划的制定,但是想要赢下战斗远比想象中困难。
10月30日凌晨4点,八路军率先发起进攻,关家垴战役正式打响。
但是,位于太行山心腹之地的关家垴被重山环抱,只有山顶有着一块几百平方米的平地,非常适合排兵布阵,此时日军就盘踞在那里,想要攻下这块阵地基本难于登天。
为了确保作战计划能够顺利进行,在发起总攻之前,左权特地给特务团的干部们布置了一项任务,要他们摸到关家垴的山顶,在凌晨三点就发动袭击,除掉敌人的机枪阵地,并斩断日军之间的联系。
可惜的是,这次偷袭并没能成功,日军将山上的窑洞统统挖通,在偷袭时迅速进行支援,为了不造成更大的损失影响4点的作战,这次偷袭任务只能最终作罢。
4点到来,八路军总司令部发出了发动总攻的信号,第一纵队38团的战士们高喊着冲向了敌人的阵地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经过两个小时的激烈角逐后,38团成功从敌人手中抢下了柳树垴。
但是,复杂的地势与装备的差距依然给八路军带来了不小的阻力,虽然在战士们的奋战下,战线在一点点前推,但是在战场上每前进一步就要付出巨大的牺牲,另一边日军仗着自己的地理优势并没有选择撤退,他们决定死守阵地,等待救援。
上午9点,日军的飞机开始在关家垴上空盘旋,并开始对八路军的战地展开狂轰滥炸,而此时日军也开始组织反扑,原本被38团抢下的柳树垴再度失守,这使八路军不得不再调集三个营向其发动进攻。
可惜的是,虽然我军前后组织了5次进攻、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柳树垴依然没能被攻破。
在另一边的关家垴,双方之间的战斗同样惨烈,八路军部队如果想要接近敌人的阵地就必须通过一条只有三十厘米宽的小路,为了能够完成任务,战士们只能用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来换取前进一个台阶的机会。
双方激战到中午,原本70多人的一连只剩下了3个人,而50人的三连只有3人存活,情况稍好的四连也只剩下了10个人左右。
关家垴地形复杂,八路军伤亡惨重,而在后方,日军的支援部队也已经在赶来的路上,虽然大家心里装满了不甘,但是为了保留抗战的火种,最终八路军只得选择撤退。
小结:
在《亮剑》中,与山崎大队的一战情况之惨烈给无数的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在现实中,关家垴战役远比电视剧中展现的更加惨烈。
在这场战役中,我军的伤亡人数超过2000人,而在清点战场中发现的日本军人尸体不过100多具。不过,因为日本经常在战争数据上“注水”隐瞒伤亡,日军在这场战役中真实的死伤人数已经无从考究。
这场战役伤亡之巨大也给彭德怀司令带来了心理上的负担,他一直对此深感愧疚,并将这场战役视为自己战场生涯中的四大败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