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爆炸两周年:真相为何依然缺席?
创始人
2024-12-15 16:02:50
0

2022年9月26日,在俄乌冲突爆发7个多月后,从俄罗斯经波罗的海海底直通德国、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北溪一号”和“北溪二号”两路输气管道位于瑞典和丹麦附近海域的数根管线接连发生爆炸被毁。

事发后,丹麦、瑞典和德国分别启动调查,但拒绝俄罗斯参与。

今年2月,瑞典和丹麦相继宣布结束调查,但对调查结果讳莫如深。作为主要当事方的德国虽仍继续调查,但进展也是扑朔迷离。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日前宣布,联合国安理会将于9月26日“北溪”爆炸两周年之际举行会议讨论这一问题。

她强调,俄方多次向德国、瑞典和丹麦提出的合作调查请求均被置之不理,这些国家也没有分享其掌握的有关案件线索。尽管如此,俄方仍将把“北溪”调查进行到底,并尽一切努力公布真相。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截图

这些都是美国自己的“证言”

很多人都记得,“北溪”爆炸后的最初一段时期,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的政客和媒体曾纷纷将矛头指向俄罗斯,称俄欲通过“炸管断气”来“威胁”欧洲。

但这种说法很快被权威分析打脸:俄要切断天然气供应只需关闭阀门即可,何必费那么大的劲?!

“炸管”的帽子没能扣到俄罗斯头上,反而给美国自己惹来嫌疑。

梳理历史轨迹不难发现,为了让欧洲、特别是对俄罗斯天然气依赖严重的德国彻底弃俄投美,美国差不多从十多年前就盯上了“北溪”。

当时,液化天然气(LNG)生产技术已经实现突破的美国急于为自家LNG寻找大买家;而俄欧间的“北溪一号”正在建设,“北溪二号”也已开始规划,一旦两路管道同时投用,欧洲气价将进一步下降。

英国广播公司提供的两路“北溪”管道路线图

这一前景让美国如坐针毡。

当时的奥巴马政府先是以“北溪”管道损害乌克兰利益为由呼吁欧洲停止该项目,随后又开始营造“欧洲能源安全”焦虑,警告欧洲不要成为俄罗斯天然气的奴隶。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报道截图

“北溪二号”项目2018年开工后,特朗普政府干脆把警告变成了赤裸裸的胁迫行动。

2019年12月,特朗普签署法案,对参与“北溪二号”项目的企业实施制裁。

英国广播公司报道截图

就在2021年9月“北溪二号”项目最终建成之际,美国开始操弄北约推动乌克兰危机持续发酵。

2022年2月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前夕,拜登曾在刚刚就任德国总理不久的朔尔茨访美时施压对方放弃“北溪二号”项目,并公然威胁称,如果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军事行动,“北溪二号”管道将“不复存在”。

路透社报道截图

7个月后,“北溪一号”和“北溪二号”的几条管线便发生了离奇爆炸。

而爆炸发生后不久,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便不加掩饰地“庆功”称,“这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机会,欧洲可以一劳永逸地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

这句话也被外界普遍认为是美国搞破坏的最有力“证言”之一。

美国独立新闻调查网站Consortium News报道截图

“就算有乌克兰人参与幕后主使是谁呢?”

去年2月,美国知名调查记者西摩·赫什发表重磅报道,直指美国是“炸管”幕后黑手。

报道详尽叙述了美国国安部门策划、总统拜登亲自下令、美国海军实施、北约盟国挪威配合,最终炸毁“北溪”管道的整个过程,并指出,拜登政府破坏“北溪”管道是为了降低俄罗斯对德国的影响力。

西摩·赫什报道截图

这话一点不假。

“北溪”爆炸导致欧盟市场天然气供应紧张、价格高涨。美国能源企业则借机向欧洲大量出售高价液化天然气,赚得盆满钵满。

耐人寻味的是,受“北溪”爆炸影响的欧洲国家不仅拒绝就赫什爆料表态,而且在调查问题上首鼠两端,既反对俄罗斯参与,又迟迟不发布消息。

诸多分析认为,即使欧洲人发现了美国炸毁“北溪”的证据也未必敢说,因为他们越来越依赖美国,自知难以承担美欧关系波动的后果。

实际上,早在赫什爆料后不久,美国就引导欧洲国家将嫌疑指向了既跟俄罗斯有仇、又离不开西方援助的乌克兰。

《纽约时报》去年3月曾援引美国匿名官员提供的情报,描述出了“几个乌克兰人在乌政府不知情的情况下破坏‘北溪’管道”的故事,并坚称“没有美国或英国人参与其中”。

《纽约时报》报道截图

最近,随着俄罗斯及国际社会要求彻查“北溪”事件的呼声进一步高涨,美媒又开始翻炒“乌克兰团伙搞破坏”的冷饭,只是这次不再嘴硬地坚称“乌克兰政府不知情”,而是把锅甩给了已经“不在其位”的人。

根据《华尔街日报》上月发布的“独家报道”,“炸管”是由“6名乌克兰人组成的团伙”租用游艇和深潜设备等实施的。乌总统泽连斯基最初批准了该计划,后在美国中央情报局要求下终止,但时任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继续推进并实施了这一计划。

《华尔街日报》报道截图

对此,俄罗斯驻美大使安东诺夫批驳称,美国试图把“北溪”爆炸的全部责任转嫁给乌克兰,目的是希望人们忘记美国领导人关于“摧毁天然气管道很重要”的表态。

“人们很清楚,如果没有美国批准,乌克兰不会采取任何行动。”

路透社报道截图

很多网友更是直指《华尔街日报》散布假消息:

“我的猜测是,《华尔街日报》很乐意成为虚假信息运动的一部分。”

“《华尔街日报》这篇文章读起来就像汤姆·克兰西(美国著名谍战题材作家)的小说,拜登肯定早在管道爆炸前就看过预印本了。”

“赫什已经报道了实际发生的情况——在承诺炸毁输油管道数周后,拜登授权采取行动,而我们实施了行动。这个报道使我对在《华尔街日报》上读到的东西表示怀疑。”

网友评论截图

在德国政治分析人士亚历山大·俾斯麦看来,两年前“北溪”管道遭到的难以想象的恐怖袭击无疑是美国干的,而美国现在把矛头指向乌克兰无疑是想转移视线。

“可能确实有几个乌克兰人参与了行动,但幕后主使是谁呢?!”

资料图:亚历山大·俾斯麦

相关内容

原创 ...
你能想象吗?美国拿着芯片大棒对中国敲了这么多年,临了却被自己人一个...
2025-08-16 16:22:42
韩国网友破防:为何韩国专家...
“为何韩国专家说中美之争,时间越长对中国越有利?这说法靠谱吗?” ...
2025-08-07 02:21:54
吃到国内红利的瑞幸,为何要...
文 | 智见 Time,作者 | 308,编辑 | 经纬 「瑞幸...
2025-08-06 18:20:47

热门资讯

存款利息怎么算?湖南农商行存款... 导读湖南农商行存款利息怎么算?湖南农商行作为湖南最大的股份制银行,它是一家地方性、集约化、国际化、股...
原创 如... 肺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空气中的很多灰尘和垃圾都会随空气进入肺部,所以肺部的清洁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
处暑节气如何做好养生?这些秘笈... 原标题:处暑节气如何做好养生?这些秘笈请收好 处暑的天气多变,可能给我们的身体...
原创 婴... 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奶粉作为重要的营养来源,其选择至关重要。那么,什么样的婴儿奶粉比较好呢?奶粉的营...
激光术后护理指南:如何科学恢复... 二氧化碳激光是一种常用于去除瘢痕、色素沉着、皱纹和其他皮肤问题的治疗方法。它通过发射高能量的二氧化碳...
金三角李国辉,率领三千残部打败... 原标题:金三角李国辉,率领三千残部打败泰国政府军,到台湾后结局如何? 解放战争...
新农保一年缴费180元60岁后... 导读新农保一年缴费180元,60岁后能拿多少钱呢?我们这一个月是208块。农村大多是买这种农保吧,刚...
孕妈检测出胎儿没有“胎心”究竟... 原标题:孕妈检测出胎儿没有“胎心”究竟为何?多半是这4种原因,预防下 昨天小樱...
郑州银行大额存单利率:1、活期... 导读2022郑州银行大额存单利率一、存款利率:1、活期存款:0.3%2、整存整取:三个月1.60%,...
立春节气如何养生? 原标题:立春节气如何养生? 今天是2024年2月24日,阴历腊月二十五,今日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