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人们也有了各种获得新闻的媒介来源,真正做到了所谓的“足不出户而知天下”,而在古代,如果说什么是最重要的大事,自然属于江山易主,新君临朝,然而新皇帝登基,古代有没有报纸,老百姓又是凭借什么渠道得知的呢?其实办法还真不少,不妨让我们来好好看看。
首先就是交通的渠道,皇帝即位,当然要昭告天下,这个消息,自然也是由专门跑腿的人员来完成,早在周朝时期,我国邮驿制度就已经出现,到了汉代,更是每30里就会设置一处驿站,提供邮递人员换马和休息。
等到了唐朝期间,邮驿制度已经是相当发达,分别包括了陆驿、水驿及水陆兼办三种,全国驿站更是达到了1639个,包括旗下员工2万人,除此之外,县令也要监管驿站的事情,传递的效率怎样呢?安禄山在范阳起兵的时候,此地距离都城长安有着3000里的距离,6天后事件就传到了京城,足以见证消息的传达之快。
可是有些网友,依然会感到好奇,毕竟天下人可不都是居住在城市,一些百姓在荒凉偏僻的乡下,不识字的他们也难以读懂官府的告示,那又如何知道变动呢?别急,自然还有以下门路。
第一个,便是丧礼,与新皇登基随之相伴的,绝大多数时候,自然是老皇帝去世,皇帝身为九五之尊,再加上古人强调以孝治天下,因此皇帝死后的葬礼,也是怎么大怎么来,也得连累老百姓,古人称之为“国丧”,根据《周礼》之间的记载,国丧期间,王公贵族大臣要“斩衰”三年,不婚娶、不摆宴席,不食荤腥,这显然有些苛刻。
到了汉代,汉文帝将三年时间改为36日,但是范围也扩大到了民间,禁止娱乐庆祝活动和婚娶等事宜,而唐高宗以来,进一步宽松:“天下吏人,三日释服”,只需要三天。
不过《红楼梦》里面,一位老太妃去世,结果也导致“有爵之家,一年内不得筵宴音乐,庶民皆三月不得婚嫁。”这就不知道是否属实了。
第二个,就是天下大赦,比如雍正上位之后,举行天下大赦,就释放了九子夺嫡期间被关押在牢狱的诸多囚犯,这样的举动,有利于新皇稳定自己的政权,安抚民心,同时也宣扬自己的功德,当然,大赦不仅仅是登基时出现,包括出现天灾,建立储君,或者是进行婚娶,也有可能随即出发大赦事件,至于不少囚犯,也当成争取自由的一个机会。
第三个,钱币更替,皇帝一变,官府发行钱币的年号自然也得跟着变,老百姓生活自然离不开铜钱,不到一年时间,换了皇帝的消息,想必也就尽人皆知。
这并不意味着过去的钱币就不能使用,古代社会采取的是铜本位制,铜金属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价值,明朝的钱币,在雍正年间依然能够流通,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当然,有些皇帝寿命太过短暂,那也怪不得老百姓不知情了,比如明朝第十四位皇帝朱常洛,在位仅仅一个月,就因为沉湎酒色去世,估摸着边远地区很多百姓还不知道有这个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