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某些国家的毒品合法化再次引发大众讨论,有人感慨叶赫那拉的诅咒还是有效的:毁我国家之人,必毁于毁我国家之事。
他们口中的叶赫那拉正是大家熟悉的满清罪人——慈禧。
围绕在慈禧身边的疑问很多,比如光绪帝的死是否真的跟她有关?她后期处置戊戌六君子究竟是为了维护满清的统治,还是为了维护封建帝制?
除了她生前之事,她死后之事也有很多疑问,最引人好奇的便是,孙殿英偷盗她陵墓之时,为何会先抢走她的裤子?
众所周知慈禧生前奢靡成性,她的陵墓陪葬品无数,面对无数珍宝,孙殿英为何会先去抢走慈禧的裤子?是为了折辱她,还是有其他原因?
提起孙殿英,大家知道的或许只有偷盗慈禧陵墓这件事,实际上,他这个人的人生也是相当精彩的。
他出生于河南省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里并不富裕,但因为父亲为人仗义,街坊邻里对他都很好。
他小时候生过天花,脸上留下了许多斑点,正是因为如此,后来有人喊他孙大麻子。
儿时的他虽然生活困苦多灾多难,但他仍旧期盼长大,他希望自己长大后能够成为像父亲一样行侠仗义,帮助他人的人。
可惜的是,当初满清政府统治黑暗,他的父亲因为行侠仗义被抓入狱,官员收了钱财,颠倒黑白,在监狱将他父亲折磨致死。
父亲的死给年幼的他留下了很大的心理创伤,但他仍旧没有改变成为像父亲一样的能够行侠仗义的大侠的想法。
他的母亲也是懂得大是大非明事理之人,在她的教育下,孙殿英成为了像父亲一样有侠肝义胆的忠义之士。
因为从小受尽了苦楚,他在摸爬滚打的成长道路上,总结出了属于自己的那一套为人处事方法。
在他看来,对于可用之人,凡是能用金钱收买的,那就给予金钱;能用人情收买的,那就给予人情。可用之人多了,那便有了权力。
他从小没读什么书,但胜在头脑机灵,先是通过倒买倒卖获得了自己发家的本金,后来又利用这笔本金拉扯起一队人马。
当时社会动荡,清王朝的统治摇摇欲坠,孙殿英带着自己拉起来的人马上了山,当起了土匪头子,他还给自己自封为旅长。
善于收买人心的他迅速扩张队伍,不到一年时间,人数就已达千人。
两年后,土匪人数再次翻倍增长,以至于新兴的国民政府不得不正视这个问题。
孙殿英知道自己的人马不足以与正规军一战,他带着集结的人马投靠军阀,辗转一段时间后,他选择了同样是土匪出身的张昌宗。
张昌宗对孙殿英很重视,一路将他提拔为师长,孙殿英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职位一再提升的同时,他的队伍也日渐壮大。
但随着队伍的壮大,问题也接踵而至。
人数越多,要备下的粮草和钱财就越多,孙殿英需要足够的钱财支撑队伍,也需要足够的钱财来维持自己奢靡的生活。
1928年春,曾经被收编的土匪马福田叛逃,他带着队伍逃到了清东陵马兰峪一带,匆匆赶去剿匪的孙殿英刚好也跟随他来到此处。
孙殿英眼看东陵富丽堂皇,深知里面的财宝数不胜数,如果能将里面的财宝拿出,那将是世世代代的财富。
为了掩人耳目,他以剿匪的名义命第八师师长将马福田赶跑。
后来他又四处张贴告示,声称这里有军事演习命,所有闲杂人等远离,并且趁此机会移来大量炸药。
准备工作做完后,他派人找到了地宫的入口,用炸药炸开了地宫,打开了三吨多重的汉白玉石门。
石门开启后,数不胜数的珠宝映入眼帘,许多贪心的士兵一股脑冲上前去,将金银珠宝放在自己的口袋里。
孙殿英为了规避这一问题,选择杀鸡儆猴,他找来了私吞珠宝的士兵,当着大家的面枪毙,这一行为吓得之前私吞珠宝的士兵颤颤巍巍的拿出了自己藏的宝物。
孙殿英十分满意大家的态度,也做出承诺,他声称这笔宝物之后将会用于军队建设,大家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手下人发现慈禧宝床后,砍破棺椁,棺椁里面是慈禧为自己打造的红漆填金内棺,这个内棺隔水又隔氧,可以减少尸体腐坏的程度。
除此之外,內棺上还雕刻着经文和龙文牡丹,精美异常。
“她动了!”突然有一个士兵大喊一声,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转移到慈禧尸体上。
令人惊讶的是,原本没有一点腐烂痕迹的慈禧尸体突然迅速衰败,眼窝凹陷,牙齿露出,皮肤上几乎微不可察的黑色斑点迅速蔓延。
士兵开始出现骚动,没有受过教育的他们误认为是自己的盗墓行为导致慈禧脸色大变,而其中的小部分士兵却看出了门道。
他们肆无忌惮地撕扯慈禧的尸体,甚至直接将慈禧的尸体从棺椁里丢了出来。
她的裤子被脱掉,衣服也被扒掉,仅剩一条底裤还在身上。
先抢走慈禧的裤子可不是什么恶趣味,仅仅是因为慈禧的衣服也是价值连城的宝物。
上面镶嵌着珠宝,用金丝做刺绣,花纹精致,布料精贵,是世间罕有的珍宝。
“强盗”将慈禧的陵墓洗劫一空,甚至将她嘴里含着的夜明珠也抠了出来,光是运送就用了20辆大车。
孙殿英偷盗陵墓虽然是秘密进行,但纸终究包不住火,清东陵被盗的消息被附近的人传了出去,举国上下,一片哗然。
爱新觉罗溥仪更是愤怒无比,他发誓不报此仇,不为君子。
他直接找到蒋介石,希望蒋介石能够处置孙殿英,蒋介石起初满口答应,可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孙殿英没有受到任何处罚。
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少人早已经忘记了这件事,孙殿英也依旧逍遥法外。
看到这里,大家或许会好奇,难不成是蒋介石重视孙殿英?不然,为何不处罚他?
实际上蒋介石对孙殿英真的算不上重视,甚至还有些瞧不起,起初刚收编孙殿英之时,蒋介石都不愿为他派发粮饷。
这次之所以包庇孙殿英,是因为他是“共犯”。孙殿英运出的20箱宝物并没有独吞,他将其中名贵的稀世珍宝送给了国民党高层。
据说他送给蒋介石一把九龙宝剑,又送了慈禧口中的夜明珠和珍珠绣花鞋,希望蒋介石能转交给宋美龄。
正所谓吃人嘴短、拿人手软,蒋介石收下了孙殿英的东西,自然也不好处置他。
解决了蒋介石,剩下的民众舆论,孙殿英也自有处置方式。
他对外声称自己挖了满清祖宗的坟,是理所应当,满人杀他三代,他只是挖坟鞭尸,替祖宗报仇,并没有祸及子孙。
他还对外宣扬自己从陵墓中获得的所有宝物,将会全部用于军用。
慈禧这些宝物取之于民,自己再用之于民,这并不是偷盗陵墓,只是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他声称自己挖坟鞭尸一事并不算残忍,满清入关之时,挖坟鞭尸的事情没少做,不少仁人志士遭到他们的迫害,自己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他自封为侠义之士,所做之事皆为行侠仗义,既然身为汉人,那就理应与亡国满人不共戴天,哪里有汉人帮满人说话的道理。
孙殿英的一套说辞的确令不少人信服,但也引起了一部分人不满。
孙殿英所说的宝物用于军费之事根本没有实行,大部分宝贝被他中饱私囊,所谓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不过是他找的一个借口。
他所说的为了报仇偷坟掘墓也不成立,他说自己为人仗义,绝不多贪多得,报仇也是,满人害他三代,他挖满人三代。
如果按照三代来计算,乾隆不应该在其中,那他为何要挖掘乾隆墓呢?
归根结底,不论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还是“报仇心切”,又或者是侠义,不过都是孙殿英贪婪的借口罢了。
冯玉祥得知此事后,忍不住说道道:同样都是革命,殿英老弟的革命精神我是佩服的,我干的是活人,你干的是死人。
不论多么冠冕堂皇的借口都无法掩盖孙殿英贪婪的内心。
正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孙殿英最终也迎来了自己的结局,他因罪被关进了战犯管理所,最终病逝于此,他的恶行也被人唾弃。
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孙殿英的行为带有一部分民族主义色彩,满清的统治激化了他对满人的仇恨,在处理满人之事上,他有些激进。
但单从清东陵这件事来看,他处理满人之事并不是激进,而是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