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国家“以旧换新”政策出台以来,各地政府和厂商都抢抓政策机遇,全面启动消费品相关活动,可谓如火如荼。政策激发了消费者的购物热情,消费潜力加速释放,市场活力不断增强。
但是,现在很多家电企业包括商户都很关心一点,那就是今年补贴政策能享受多少,同时考虑到期间需要垫资、审计之后再拿到核销费用,也非常关心明年这个政策是否会延续。
可现如今,国家相关部门并没有明确发文告知,明年是否会继续对以旧换新进行补贴,同时补多少、补多长时间等一系列问题都悬而未决。因此,就像一只没有落地的靴子,一个声音始终萦绕心头:假如明年国补以旧换新没了,该如何应对?
01
《极智厨房说》认为,明年不管有没有国补政策延续,建议就当没有来对待,并以此为前提,来做明年一季度乃至全年规划。
这么说的原因在于:
一方面,国补以旧换新只是改变了现有的销售节奏,没有改变市场需求总量。
可以看到,随着国补政策推进,很多企业和商家都积极参与其中,同时恰逢叠加双11大促周期,双重补贴优惠之下,能预见的是,肯定会提前透支一部分2025年上半年购买或换新家电的用户需求。
同时,像此番政策给出的家电品类15%-20%的补贴额度,对于很多家电而言,都是一个较高的额度了。以冰洗品类为例,其毛利10个点都没有,现在要拿出15-20个点来做补贴,无疑算是提前透支了一部分消费。
另一方面,国补以旧换新没有动摇大环境的基本面,以及家电长期经营的基本面。
对此,奥维云网总裁郭梅德近日在一场会议上将这种环境基本面归纳为“天时、地利和人和”三个维度。
其一,在消费者信心指数这个关键的需求判断指标上,9月最新数据显示仍只有85.7,从2022年3月从113.2滑落后,始终徘徊在100以下,即便在国补实施的半年中,也没有让我们的消费信心指数快速回升。
其二,地利即和家电、厨电密切相关的房地产,今年4-7月数据显示,商品住宅施工、竣工面积同比均下滑20%以上,因此可以说国补短期内也不会让房地产回到5-10年前的高位。
其三,2023年出生人口902万,对比2022年末减少208万,近两年新生人口数持续滑落,可以说也无人和。这也意味着家电需求的总量甚至还有所减少。
此外,2024新一轮国补以旧换新,虽然更强调换精品、换优品、换套系,但归根结底依旧是迭代更新,换代产品,而不是拿“旧”品换“老”品,有所区别的无非是现在的家电发展阶段不同,所以政府在出台此项政策时的方式方法和力度有所区别,其鼓励汰旧的根本逻辑并没有变化。国补作为阶段性的产物,不会让家电厂商经营所面临的长期基本面有所动摇。
因此,在《极智厨房说》看来,国补更像是短时的兴奋剂,而不是长期的保健品。说到底,国补并没有改变整个家电的经营逻辑。政策虽好,但终究不会成为家电发展的核心动力。
02
那么,假如明年没有国补以旧换新,我们该用什么态度去处之?
首先,要肯定的是,国补以旧换新助力家电厂商在一线市场的深耕和拓展,本质在于“助强汰劣”,在如今的存量时代下,激活了一部分沉睡的换新需求,是一项利产业利民的好政策。
因此,厂商对于政策不能不为所动,当然要趁着政策还在去积极参与,去抢红包,去贴秋膘。只有充分享受红利,才可能用更多资本,来应对或许没有国补,这样一个青黄不接的阶段下的挑战和困难。
其次,正因为家电行业正步入从增量需求为主向存量需求转变的新常态,我们更要关注核心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议题就是:如何让中小企业活下来。
郭梅德认为,存量的时候企业讲要做减法,活下来就必须减少不必要投入,同时在你擅长的领域把长板做得足够长。“区域抢先跑,借政策摸排做好区域网格化的精细布局,聚焦核心渠道;同时将产品布局更偏重在刚需品类上,做好做深,大品牌重技术储备,小品牌重产出爆品。”
火星人集成灶总经理助理兼品牌总监吕传明表示,明年有没有国补不是关键,它的到来更像是锦上添花,最重要的还是夯实内功。
“在当下这个时代,我们得去钻到消费者心里,去研究他的需求,找到他的需求,然后做出更符合消费者需求好的产品,我觉得只有这样厨卫产业才会更好,我们的创新能力也才能强,才能真正的去破卷和纾困。”其谈道。
华帝副总裁王操也分享了企业经验,直言:“我们不能把宝押在政策上面,有最好,没有也要再继续活下去,所以我感觉还是要做好全渠道营销,因为不管怎样,它一定会有一些热点渠道是有流量的。”
华帝上半年在下沉渠道实现了两位数增长,王操表示,下半年企业重点已经转到时下最热的以旧换新上,企业就在践行根据自身基础、特点、定位,去有所侧重,寻找热点渠道,在有流量的地方“逐水草而居”,谋求增长。
正如家电业内人士所分析的那样,国补对于存量市场的抢夺助力,短期内效果明显。但长期来看,该市场的争夺,靠的不是家电厂商在增量时代“单打独斗”和“一招制胜”,不是价格战的内卷,也不是靠吃政策,而是倚赖系统性综合能力和平台的搭建,是一场竞争力输出的持久战。
因此,倘使明年没有国补政策,厂商还是要在长期家电行业基本面维持不变的前提下,做好打赢这场消费持久战的准备。
写在最后:
说到底,国补对于厂商而言,《极智厨房说》建议只当是锦上添花,不能作为雪中送炭,去赌它明年一定有。政策刺激毕竟是短期的,企业和商户要做的是长期主义者,未雨绸缪,看得更远,走得更稳,去追求更健康良性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