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幸感染艾滋后的变化
- 急性期症状
- 在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后,部分人可能在 2 至 4 周左右出现急性期症状。这些症状类似流感,包括发热、咽痛、盗汗、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等。然而,这些症状并非特异性的,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其他疾病引起的。
- 例如,一个人在高危行为后不久出现了发热和咽痛,可能会以为只是普通感冒,但如果同时伴有其他急性期症状,且近期有感染 HIV 的风险行为,就应该引起警惕,及时进行检测。
- 无症状期
- 急性期过后,感染者可能进入无症状期。这个阶段可能持续数年甚至十几年,在此期间,感染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病毒在体内持续复制,逐渐破坏免疫系统。
-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和健康人一样,但感染者的身体内部正在发生变化。HIV 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中的 CD4+T 淋巴细胞,使免疫系统逐渐受损。随着时间的推移,CD4+T 淋巴细胞数量逐渐减少,当减少到一定程度时,身体的免疫力会严重下降,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 艾滋病期症状
- 当免疫系统被严重破坏后,感染者进入艾滋病期。此时会出现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有肺孢子菌肺炎、结核病、真菌感染等;肿瘤方面可能出现卡波西肉瘤、淋巴瘤等。
- 例如,肺孢子菌肺炎会导致呼吸困难、咳嗽、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卡波西肉瘤表现为皮肤或黏膜上出现紫红色或深蓝色的斑块或结节,也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二、艾滋病的起源
艾滋病病毒确实被认为可能起源于非洲的大猩猩。目前的科学研究认为,HIV 可能是由猿猴免疫缺陷病毒(SIV)变异而来。
在非洲,一些人可能通过与感染了 SIV 的大猩猩接触,如狩猎、宰杀或食用大猩猩等行为,导致 SIV 跨越物种传播到人类身上。随着时间的推移,SIV 在人类体内发生变异,形成了现在的 HIV。
然而,艾滋病从非洲传播到全球的过程是复杂的。随着人口流动、性行为、血液传播等途径,HIV 逐渐在全球范围内扩散。
对于艾滋病,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去认识和对待。一方面,要加强预防措施,避免高危行为,如不安全性行为、共用注射器等。另一方面,对于感染者,我们不应歧视,而应该给予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积极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同时,科研人员也在不断努力,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手段,以期最终战胜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