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洪文国,人称“双枪老太婆”,她的人生经历堪称传奇。
赵洪文国,辽宁省岫岩县人。“九一八事变”后,赵洪文国一家3代人为了抵抗日本侵略者,相继加入抗日联军游击队,后转战于长城线和华北一带。
时
年已近花甲的赵洪文国,虽年迈却胜过壮年人。战斗中,她手持双枪冲杀于敌阵,多次建立奇功。
在长城脚下的抗战中,赵洪文国率部曾与八路军并肩作战,并取得赫赫战功。
陶行知在这年冬季访问欧美回国途中,特意在香港会见了赵老太婆,称赞她是“抗日女将军”,并同这位声震香港的“巾帼英雄”在九龙合影。
次年春天,陶行知在重庆发动抗日宣传集会,特邀请赵老太婆光临。陪都重庆的一些国民党要员纷纷拜访赵洪文国,使她身价陡增。
国民政府特别组织专场演讲会,请赵洪文国来作抗日宣传报告。赵的抗日精神博得了人们的崇敬和掌声。
冯玉祥将军当场写下赞词:句句英雄话,愧死男儿汉;陶行知则高声在大会上称赵是“抗日战士之母”、“抗日小战士之祖母”,盛赞赵洪文国是女中豪杰。《嘉陵江日报》也跟踪连续报道,赵氏红极一时。
国民党政府得知赵洪文国的事迹后,连忙把她请到重庆,奉为上宾,乘隙对其进行收买,封赵氏为“游击队之母”。从此,“游击队之母”的名声也就叫响了全国。
也由此,赵洪文国走上了反动的道路,忘记了与八路军并肩作战的过去,忘记了她受人民之尊敬的由来。
抗日战争胜利后不久,在发动内战中,国民党委赵为晋察冀3省的“总司令”,并给以优厚的装备和供应,诱使其加入反人民的内战行列。
她一反当年与八路军和人民并肩作战的立场,率其次子赵忠、女婿李远超等,纠合原部两万多人,公然与人民解放军对阵拼杀。
解放军念及赵氏往日的抗日战绩,多次劝其回到人民行列中。然而,赵氏却执迷不悟,在南京解放后,又率约一师之众的残兵败将,随溃退的国民党军逃到了西南。
赵洪文国带着次子赵忠、女婿李远超等数十人,以及大批武器弹药,准备往川西山区潜伏,以图召集一些地方股匪与解放军对抗到底。
12月中旬,赵洪文国行至广汉时,探知贺龙大军已解放绵阳。前无去路,赵洪文国只好去找驻扎在广汉的国民党16兵团司令董宋玲。董宋玲已走投无路,劝她一道起义,投诚解放军。
赵洪文国当即喝斥道:“国府厚待我军,我该以精忠报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随后,赵洪文国一行即转往什邡县三河乡红白场村一带。赵洪文国到后,即与三河乡乡长马举林进行了3次密谈,赵洪文国恩威并用,最后说服马举林在那里潜伏下来。
1950年2月9日。四川什邡县三河乡。破旧不堪的齐天宫正门一侧挂着一块长方形牌子,上书“西南救国军第二路绥靖总司令部”。
此时,一老妇人腰间缠着一条红绸带,别着两支驳壳枪,鬓发如霜,但却步履稳健,显得精神抖擞,看起来不像是年逾古稀的老太婆。
她,就是鼎鼎大名的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此时,她正在齐天宫前拜会各路“聚义豪杰”。
这一天是龙潭寺惨案发生后的第4天;双枪老太婆在什邡、绵竹等县的乡、镇贴满了反动标语、传单。
除了这些造谣惑众的标语之外,还有一张署名“西南救国军第二路绥靖总司令赵洪文国”的布告。
赵洪文国在布告中除了捏造谣言外,还煽动人们:饿死不如战死。
一时间街头巷尾四处风传:“双枪老太婆”川西起事啦!
此时,赵老太婆双手抱拳,得意洋洋地迎接前来“聚义”的匪首。这些匪首有三分之一上过保密局组织的“游击骨干训练班”。
赵老太婆根据他们所拥有武装的多少,封官许愿,并发号施令,命令他们立即返回各地,同时举行武装暴动。
早已与原国民党三河乡乡长马举林策划好了的总司令部突击总队,也于当日成立,下设一个警卫营、4个大队,任命了大队正副大队长。
这天黄昏,赵老太婆乘坐滑竿,亲率数千匪众向什邡县城进发,企图攻占什邡县城。沿途的反共分子和受欺骗的群众也纷纷加入她的行列,队伍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
一时间,群魔乱舞,什邡县附近的宣静修、马略三、施泽,绵竹县的赵祝山、谭尊五、钟紫恒及周围共20多个县的惯匪以及潜伏的国民党游击骨干、民团武装等,也纷纷响应,同时举行暴动,总人数近两万人。
赵洪文国的队伍还没有到达县城,在中途就受到了人民解放军的迎头痛击。七八门迫击炮同时开火,炸得土匪们晕头转向,哭爹喊娘,抱头鼠窜。这些乌合之众在解放军的炮火轰击下,立即作鸟兽散。
赵洪文国也被溃逃的匪众撞下滑竿,差点摔死。当她的儿子背着她落荒而逃时,她还在背上大喊大叫:“放下我,让我去跟解放军拼老命!”
赵洪文国第一次攻打县城的计划就这样破产了,但她不甘心就此罢休。回到三河乡齐天宫后,她召集匪首总结失败的原因。
她说:“其实解放军不过区区一团人马,大炮也就七八门,我们几十倍于敌,何故败得如此狼狈?怕炮!解放军大炮一响,上下一片恐慌,东头打炮往西头窜,西头打炮往东头窜。窜来窜去我们阵脚大乱,兵找不着官,官寻不着兵。其实,解放军的炮弹并没炸死多少人,可是我们互相践踏踩死了不少人,连我这个总司令也差一点死在自己人的乱脚板下。”
赵洪文国说:“解放军打炮,我们应该就地卧倒,这样一发炮弹掉下来,顶多伤个把人,如果一窝蜂到处乱窜,伤的死的就没法算了。”
赵洪文国为了统一号令,亲自执一面红旗在齐天宫前的开阔地上演练阵法。她规定:在战斗中,红旗举起,一齐向前;红旗伏地,一齐卧倒。
她把第2次攻打县城的时机选在白天,因为白天可以让匪兵们看到自己浩浩荡荡的阵势,也能看到解放军兵力单薄,以增强自信心,鼓舞士气,更重要的一点是便于匪首控制。
为了分散解放军的兵力,赵洪文国向邻近各县匪首发去十万火急密件,约定于2月11日清晨攻打什邡县城。
匪徒们沿途遭到解放军的阻击,伤亡惨重。由于土匪分兵几十路,一路遇阻,其他各路照样向前。因此,当天黄昏有3000土匪抵达县城,开始对县城进行围攻。
守城的解放军在炮火掩护下,对城外匪军进行主动攻击。3000匪众迅速土崩瓦解,被杀得四处逃窜。
正在此时,赵洪文国率五六千匪徒陆续赶到。她下令将县城团团围住。在城外追杀匪兵的解放军被迫退入城内。土匪越来越多,至2月11日中午,已达三四万人。
赵洪文国驱动匪众对县城展开全面进攻。匪徒们抬着竹梯,潮水般涌向城墙,城上的解放军用密集火力严密封锁了护城壕以内的空间,土匪们根本无法接近城墙,成排的尸体倒在护城壕附近。
县城被围了两天两夜,仍然稳若泰山。2月13日夜,土匪们的攻势已经到了顶点,但是始终没有一名土匪攀上解放军把守的城墙。
此时,赵老太婆才意识到硬拼是毫无用处的。她望着几百具尸体老泪纵横地说:“你们不会白死的,我要让解放军偿命!打破县城,我要将他们碎尸万段。”
赵老太婆下令停止攻击,组织人员喊话,展开“政治攻势”。
这些土匪将蒋介石2月7日轰炸上海、广州等地看作是“反攻大陆”的开始,用标语、横幅大肆渲染,妄图瓦解解放军的军心。
同时,赵洪文国还将华北平原地区游击抗日的战术搬来,秘密挖掘地道,想以此接近城根,然后用炸药毁城。无奈成都平原土地板结,进展十分缓慢。
没几个小时,匪徒们全变成了泥人,而且挖掘的地道往外渗水,更增加了他们的困难。正当赵洪文国一筹莫展之际,又突然天降大雨,电闪雷鸣,挖好的地道经雨水一浸,纷纷坍塌。
匪首们像红了眼的赌棍,除了组织督战队,他们已经忘记了什么叫策略,什么叫战术,拼命地驱赶匪兵朝城墙涌去。
惯匪头子王三泰是督战队队长,他端着机枪狂叫道:“只准向前,不许后退!后退者格杀勿论!”
王三泰的机枪只半天时间就消耗了5箱子弹,但没有一发子弹是射向解放军的,死在他枪口下的土匪尸陈遍野。
赵洪文国看着如山倒的败兵,摆了摆手,说:“撤吧,下令全部撤退。”
“往哪里撤?”王三泰问。
“愿往哪撤就往哪撤。”赵洪文国叹道,“民国气数已尽,此乃天意。”
战后,赵洪文国怀疑王三泰是解放军的奸细,把他抓起来严刑拷打,最后当众枪毙了。赵老太婆这一手既是为了欺骗匪众,笼络人心,又是为了推卸自相残杀的责任。
4月中旬,赵洪文国带着2000多名残匪窜到绵竹县境内的大石坝一带山区。
为追剿匪敌,我川西军区某部1营战士从茂县出发,沿着当年红军走过的道路,翻越土门大山。经过200里的强行军,一气抵达大石坝。土匪闻风丧胆,立即由大石坝逃往高桥镇。
高桥镇俗称高桥店子,齐福场在射水河东岸,地势险要。营领导决定分两路追击敌人,教导员李凤歧带营主力走大路向高桥前进,营长李佐军带3连、2连两个排,扛着重机枪和一门迫击炮,抄小路追击。
大石坝一带山区原是红军根据地,群众基础好,老乡纷纷要求带路追击残匪。这里又贯彻了一元化剿匪的指示,县、镇、乡、村各级剿匪委员会己纷纷建立,赵洪文国如同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第二天黄昏,李佐军部追至绵竹县的一个小山庄,听到附近的红白庙场村一带有枪声。地方剿匪组织的同志报告说:“赵洪文国的司令部就设在红白庙场村的一座寺庙里。”
要进入红苗场,必须要经过一座唯一通行的铁索桥。李佐军等人经分析认为:匪徒们依仗天险,疏于防备,我军如果在夜间发动突袭,攻击赵洪文国的司令部的话,足可以将其全歼。
当晚12点,我军发起进攻,战士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越过铁索桥,直扑红白庙场村。战士们搭人梯攀过一丈多高的院墙,仅仅用了十几分钟就迅速解决了战斗,歼敌一百余人。
赵洪文国见大势已去,扮作一名村妇,逃到了高桥镇河边村余富华家的阁楼上,赵洪文国掏出手枪,威胁余富华不得声张。
李佐军率部紧追不舍,很快便赶到了余富华家。战士们仔细搜索,最后在楼上一个竹夹壁中发现一个盖着被子的老太婆,不是赵洪文国是谁?
就这样,这个赫赫有名的“双枪老太婆”,这个双手沾满革命群众鲜血的匪首,在狂妄叫嚣了5个月后,最终落入了法网。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第二日,红白庙场村的残匪向我军发起反攻,妄图救出赵洪文国。对于这些送上门来的对手,我军毫不手软,一场激战之下,赵洪文国残部二百余人,全部被歼灭,赵洪文国的两个儿子也被俘虏。
赵洪文国落网后,我军鉴于她在抗日战争时的功绩,组织上曾打算对其网开一面,留她一条性命,但赵洪文国却极端顽固,不停地疯狂叫嚣反动口号,毫不领情。
又鉴于赵洪文国惨杀我方军事代表和人民群众、攻打我什邡县城的罪恶行径,最终,经成都警备区川西军分区军法处审判,判处赵洪文国死刑,立即执行。
但由于赵氏以往的影响和贡献,川西军分区采取了不发布公告、不召开公审大会的方式,对于双手沾满鲜血的赵洪文国来说,这绝对算是善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