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野第25军的前身是华东野战军第7纵队,而第7纵队的班底来自新四军第7师,第7师的前身则是由闽北、闽东红军游击队和闽西游击队一部改编而成的新四军第3支队,3支队的司令员是张云逸、副司令是谭震林。
1949年2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华东野战军第7纵队改称为第25军,隶属于三野第8兵团。此时的第25军军长为成钧将军,下辖三个师:第73师、74师和75师。
那么,这三个师的师长都是谁?后来的结局如何?
第73师的师长叫王培臣。
王培臣是福建上杭人,1914年生。1930年参加红军,曾任红12军政委谭震林的勤务兵,后任红军补充第3师1团1营教导员、1团政治处党支部书记等职。在红军主力北上长征时,因负伤没能参加长征,后随随邓子恢、谭震林去闽西坚持游击战争。抗战全面爆发后,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王培臣任新四军2支队司令部作战科测绘参谋、侦察参谋、作战参谋,3团代参谋长,新2支队作战科科长,新四军司令部侦察科副科长、参谋处2科科长,皖江军区兼新四军7师沿江支队参谋长,沿江支队白湖团参谋长、独立团团长,7师19旅56团团长等职;抗战胜利后,他先后任山东野战军7师参谋处处长、19旅参谋长,华东第7纵队19师参谋长、19师副师长,25军73师师长等职。
第74师师长叫张怀忠。
张怀忠是山东荣成人,1917年生,早年闯过关东,甚至到朝鲜打工谋生,后来在伪满军队当过兵,1937年返回山东老家参加革命,抗战时期先后任文登县区抗日救国会军事科科长,招远县第32大队政委,招远县独立营营长,胶东军区胶济支队政治委员,东海独立营营长,第5支队3团副团长,胶东军区南海军分区参谋长,东海军分区参谋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他先后任胶东军区第6师参谋长,北海军分区副司令员兼烟台警备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38师副师长、代师长,第7纵队20师师长,三野25军第十三师师长、25军参谋长等职。
第75师师长叫谢锐。
谢锐是江西弋阳人,1914年生,1931年加入红军,先后任红10军33师59团青年干事,红10军政治部宣传队队长,铅山县少先队队部部长,闽北独立师第4纵队1支队政委等职,在南方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抗战时期,谢锐先后任新四军第3支队5团排长、连长、宣传队队长、营政治教导员,第2师6旅18团营长,第5旅14团团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他先后任新四军2师5旅13团团长,第5旅副旅长,华东野战军7纵21师师长,三野第25军75师师长等职。
如上所述的第25军的这三位师长,后来的结局如何呢?
谢锐在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王培臣和张怀忠则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张怀忠晋升为少将。
谢锐将军在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在军队工作,1987年5月去世,享年73岁;张怀忠将军后来转业到地方任职,先后任七机部、一机部副部长,他于1993年12月12日去世,享年76岁;王培臣大校,后来在烟台参加了十年国防工程建设后,因在战争年代多次负伤是二等甲级残废军人被组织安排离职休养,回福建永安定居,2007年8自28日去世,享年9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