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罗斯福去世的那个下午,美军便已经注定了在日本关东登陆的“奥林匹斯”计划,当伤亡盟军远超预期时,新上任的总统接任美联合国权利的同时,也在那个晚上掌握了终结战争的秘密武器——原子弹。
1945年4月的冲绳战役让美军损失惨重,而苏联的扩张也远超预期,迫在眉睫之际,新任总统杜鲁门做出了几乎摧毁日本半岛的决定,六座城市的也因此袭来了噩梦般的轰炸声;但屹立在日本中心的京都却不在轰炸的范围,那究竟为什么美国要放弃这个国家的首都,转而向其余六城投下了原子弹呢?
日本:岛屿之国
1、预定的战败之国
1945年六月,战局已经逐渐明朗起来,日本的败者地位已经注定。但大量的战队和两百多万的士兵依旧在冲绳这些海关要塞抵挡着美国盟军的入侵,而当时制定“奥林匹克”计划的美国也因此损失了无数士兵,这也促使美国将目光投向了一直秘密研制的武器-原子弹。
但第一次原子弹轰炸并没有让日本统一投降,他们对外宣称只是一颗陨石落在了广岛,而并非所谓的“战斗袭击”,一直到苏联出面宣布对日本宣战后,第二颗原子弹落在了长崎的上空,二十七万人的生命让日本不得不的放下最后的抵抗。
2.日本的要塞之地
现在来看,日本所遭受的原子弹袭击是早已精心划归好的行为,当时的日本广岛是整个日本海峡的要塞之地,那里安扎着大量陆军基地和船舶工厂,可以说是日本的战备核心城市,而后来受到轰炸的长崎则也是日本有力的战略储备城市,作为船舶工厂的集中地,长崎上空的那一颗原子弹,彻底熄灭了日本的抵抗之力。
在当时,京都被选进了计划中的六座城市之一,而作为首都的京都早已遭受过许多大面积的轰炸,再投下原子弹的预估风险让美国政府选择划掉了这块地图,其余的六座城市无一不是日本当时的战略储备城市,大量的船舶军队驻扎在当地,激烈的反抗着美国盟军的进攻,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核武器的出现,直接粉碎了所有的战略准备,乃至于城镇的一切景象与生命。
美国:大国之范
1、秘密出生的魔鬼
1944年的某一天,一批B-29轰炸机的飞行员们接到了一项特殊的任务,代号“509”小组的这支军队,日复一日的训练着将一颗炸弹从弹舱中投射出,要在预定的高度和预定的距离进行目标轰炸,一直到执行任务那天,他们也不知道自己携带的究竟是什么恐怖的生命掠夺者。
4月12号的早晨,百忙之中的罗斯福正坐在白宫中等待画家为自己画像,一笔油彩还没来得及沾上画布,他就突然陷入了昏迷之中;这个晚上,罗斯福的突然去世让史上最短的继任总统仪式出现在众人面前:副总统哈利接过总统的权力和白宫,也接过了对日本的攻占版图。
在这张地图上,美国计划中的快速侵占并没有取得效果,日本陆军队伍的拼死抵抗让他们失去了太多的战备兵力和资源。
也就是在这个晚上,一个让人战栗的武器经过数年的沉淀,浮现除了它危险的锋芒,“原子弹”这个让人哈里陌生的词语经过陆军部长之口传到了他的耳边,陆军部长告诉哈利:只要使用这个新式武器,让英美科学家的研究震慑全世界的敌人,日本焦急的现状便会迎刃而解。
就这样,一个“魔鬼”被握在了哈里的手上,当它从空中奔向广岛那一刻,无数人的生命便就此消亡。
2.摧毁城市的“小男孩”
这个代号“小男孩”的新式武器让哈里看到了战略成功的希望,从它开始研究不过几年时间,在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建议下,全英美的科研专家开始组建让它诞生的摇椅,而这些聪明的专家从研究之初便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制造什么战争终结者。
当哈里知道“小男孩”的存在后,对日本的进攻便不那么让他急躁,他等待了四个月之久的孩子——核武器,便能让他一跃成为最强大的战胜国。
作为摧毁了广岛数万人生命的新型武器,小男孩的昵称就变得分外讽刺,好像在说:哦,看那,你们就是被一个小男孩给击败了。
在8月6日的早晨,三架“509”军队的轰炸机驶入广岛上空,频繁的战争让许多市民变得麻木而疲惫,而长达几个月的美国军事演习也让他们对这些轰炸机不再警惕。
在无数广岛市民的注视下,B-29不断的升高,一直到位于预定地点之后,B-29的弹舱迅速的拉开,“小男孩”从高空之中往下坠落,空气摩擦产生的星火和五吨重的体积在一些仰望天空的市民眼中不断逼近,当人群开始尖叫和躲避时,一切都来不及了。出生不到一个月的美国“小男孩”,在广岛的上空挥舞起了死神的镰刀。
“和平之城”—广岛
1.陆军之城
数年过去,广岛早已变成了“和平之城”。是战争的叹息之地,也是日本岛屿上抹不去的地理凹陷;但在半个世纪前的日本,广岛的作用不仅仅是传播人文和关怀,它还有着另一重身份——陆军之城,陆军第二军总司令的驻扎地。
从这座有着海军造船厂的城市出发,无数的日本军人登上战舰,从广岛的港口海峡出发,带着“和平”的勋章,带给中华大地数不尽的伤痛。在这六个计划中的城市里,作为繁华之地的东京因为过于频繁的轰炸和敌袭,而成为了人们争相逃避的地方,只能从计划中划出。
而作为日本半岛重要的工业基地的小仓,则因为乌云的连日遍布不利于导弹的投射而划出了计划书;那么重要的京都因为古老的文化流传,在日本历史中有着重要地位,这也代表着它在政治中的重要占比,为了日后的统治和占领,古老的京都也被划出了轰炸范围之外。
划来划去,最终早已成为美国眼中刺的日本军事重要基地——广岛,成为了美国对日本投下的第一颗原子弹;这颗原子弹炸断了日本第二总军的战斗脊骨,炸断了日本去往朝鲜,去往鸭绿江,去往泸定桥的港口海峡,也炸断了那些为“和平至上”至上的日军沿街挥舞手绢的手臂。
在这座工业与军事相结合的城市,人文不过是他们用作演示的屏障,就连日本的都城京都也遭受着比它更频繁的轰炸和敌袭,在第一次划分原子弹轰炸城市时,京都作为国都理所应当的被写进了计划之中,但考虑到攻占日本之后,国都的存在也有利于战胜国的统治,又将京都给划分了出去,取而代之的是日本有力的船舶制造城市—长崎。
2.工业之城
作为日本船业的重要基地,共给了日本第一海军无数的战舰和帆船,在小仓和京都还有东京的对比之下,长崎带过美国的威胁更大,更广。
绵延不断的工业基地,在充满机器与炉灶的工厂里,每一秒都生产着日本军队战斗的武器和行驶的战舰,每过一秒,美国所损失的盟军预计便多上一层,在战争的紧迫之中,妄图将第一颗原子弹拟造成陨石的日本政府,迎来了“509”战队在轰炸机上摁下的第二次弹舱开关。
在这座工业之城,从未熄灭的烟囱倒在了填不平的深坑之中,而在火海和烟雾之中倒塌的造船厂也象征着日本最后抵抗的粉碎;轰炸声,剧烈的闪光,夹杂着房屋碎片的气流成为了这座忙碌的工业之城最后的定格画面,在巨大的蘑菇云之后,一切都分崩离析。
结语:
在二战时,美国对日本投出了整整两枚原子弹,炸断了日本最后的脊梁,也终结了日本引以为傲的海军港口;而作为日本核心经济的东京,却在第一次轰炸时便被划出了预设范围。
对于美国来说,摧毁日本的军事力量能够让他们更轻松的取得胜利成果;如若摧毁日本的经济中心,战胜后所获得的利益便会被迫减少,失去经济核心的日本还能勉强拥有着抵抗的爪牙,而失去爪牙的日本,便只留下东京这些物资充沛的城市任人宰割。
对于美国来说,这就像是去掉了带壳果实的刺,再来品尝中间的果实,而不是摔毁果实的同时,也放弃壳下的肉。
参考资料:
《广岛和平纪念资料馆》
《广岛事件与美国原子弹使用控制的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