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墨轻磨满几香,砚池新浴灿生光。或劲键或婉转,或如婀娜窈窕的美人,或如矫健勇猛的壮士,或如春风拂面繁花片,或如北风入关深沉冷峻。”书法,可以有千万种姿态,这千万种姿态又都有其特定的美,这种美是从形体到灵魂的美,是一种别的事物无法匹敌的美。
在文化艺术的历史长河中,书法早已缓缓融入我们的民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书法文化就像是春日里的细雨,悄无声息来到人们的生命之中,却影响巨大。
历史上有不少被人们尊崇的书法家,他们无论是在书法创造上还是在书法的临摹上,都有着旁人不可及的技艺。当代书法家康生在书法上也有极高的造诣,然而由于品行问题,他时常以反面形象出现。尽管康生已经成为反面,他的书法依然有价值,这是为何?
品行不端的书法家
与康生同时代的书法家有郭沫若等人,人们时常将两人的书法做对比,抛却品行不谈,康生的字确实让人无可挑剔。
我们大多数人惯用右手,左手极少能流畅地写字,即使用左手写字也写得不堪入目,但康生却可以用左手写字,并且可以双手同时写梅花篆书,这足以见得他的书法造诣之高。但他品行却始终让人诟病,这要从何说起?
作为一名文人,康生从来没有文人的谦逊,他对自己的书法十分有自信,他的作品若是用左手写的,他必然会在落款处特意写上“康生左手”。不仅如此,他对于同时期的书法家十分不屑一顾,曾经公开扬言郭沫若的书法不能称之为书法。
人们印象中的艺术家,即使不是温文尔雅,但也该是谦逊有礼的,像康生一样狂妄的人,确实不常见。有才华的人内心富有傲气这本是无可厚非,但他的“傲”已经超出了预期,已经是“过于傲气”了。
他在书法上造诣极高,与此同时他也十分喜欢收藏名家之作,是那个时代著名的收藏家之一。但康生的收藏之作却来得让人觉得气愤。他的政治地位始终较高,所以在当时拥有不小的权力,每当听说文管处有新的藏品,他都会前往询问。
询问过后,那些藏品便被他以各种理由带走,成为自己的私藏。对于这种做法,当时文管处的管理员就感到愤怒。可无论是什么时代,权势都是让人敢怒不敢言的存在。
人们可以私下表达对康生的不满,甚至可以咒骂他,但当康生提出要求时,他们却不敢反驳,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文物、艺术品,这些佳作在任何时代都是让人争相抢夺的,那是中国历史遗留下来的艺术瑰宝,是过去的艺术家们留下的珍贵心血。
因此任何时代都不会缺乏收藏家,那些被收藏的物品,即使经过战乱,经过炮火的洗礼,也依旧保持如新,即使经历几百年的时间冲刷,也依然保持着最美好的模样。当时京城也有许多著名的收藏家,他们收藏的佳作都让康生垂涎。
他利用职权,让人将那些藏品收到文管处,之后自己再去文管处将那些藏品带回到自己家中。种种行径,堪称小人,全然没有大家风范。但康生从来不贪恋钱财,强取豪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收藏欲望,而不是看中那些藏品的商用价值。
他不是一个贪财之辈,这大概是他的书法如今依然具有价值的原因之一。
思想错误的政治家
在康生的种种行径之中,最为让人诟病的还是他的政治思想。
1937年以前,康生在莫斯科积极支持王明,1937年冬,他回到了中国,为了在中国的政治场上获得稳定的地位,他又开始大力批判王明等人,其行事作风完全为了自己的私欲所改变,举棋不定。
王明
上世纪60年代,在中苏两党代表会谈和国际共运的会议上,赫鲁晓夫多次对伟人进行批判,此时康生站出来大力批判了赫鲁晓夫。康生的做法本质上只是为了稳定自己的地位,而他一番激烈的言论也确实获得了地位的提升。
为了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康生靠着与苏共争论尖锐化步入了伟人的视线,不仅如此,为了获得伟人信任,他不断迎合伟人的思想。彼时伟人已经出现了“z倾”的思想趋势,因此康生便以“极z”的思想迎合伟人,这为伟人晚年的思想变化起到极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赫鲁晓夫
但这样的迎合无疑是有效的,康生渐渐获得了伟人的信任,成为伟人的左膀右臂。渐渐掌控大权的康生没有将权力用在如何改善百姓生活上,相反,百姓的生活如何对于他来说毫无所谓,想要掌握权力无非也是被权势所吸引。
得到权力之后,康生又开始担心权力在手中能否能够长久把握。当时有不少人是知道康生的底细的,他为人心胸狭窄,总认为那些知道他底细的人会向伟人告状。
事实上,他曾经的许多言行在他自己看来就是会惹人诟病的,因此他不希望有人知道他的底细,这是他自己心中有鬼。为了避免那些知道他底细的人“告密”,他利用职权给那些人安上不同的罪名,不择手段迫害那些人。
特殊时期,凡是被提到的人,都被康生以最快的速度迫害。在权力的漩涡中心,他早已失去了对人命的概念,在他看来,一个人的价值仅仅在于是否能帮助他晋升或者是否会影响他晋升。
两个康生
人们总说“字如其人”但细细品鉴下来,康生确实辜负了“字如其人”的赞誉,狂妄、自大、强取豪夺、草菅人命,仔细算来,他除了书法上的造诣之外,便再没有做过别的好事。
如果这世间真的有六界,真的就如话本中所写有魔鬼和天使,有地狱和天堂,以康生的所作所为,想必是到了地狱之中也会被“特殊对待”的。如果有来生,想必以康生造下的孽,他的来生必定会是多灾多难。尽管他的品行全然,他的书法也依然是有收藏价值的。
我们在评价一个人时,要将他的各个方面分开来看。在政治上,在为人上,康生确实是人们的反面教材,他的种种行径都让人无法接受,但我们无法否认他的书法造诣。
我们引为反面教材的康生,是一个有着错误政治思想的政治家,但我们赞美的康生,是一个有着极高艺术造诣的艺术家。这两个康生是同一个人,但我们评判时不能将他们当作同一个人。
他留下的罪行,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洗清的,与此同时,他留下的书法,是值得书法界的后生学习研究的,也是值得收藏家们进行收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