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生育报告出炉,全年出生人口达954,万人虽然相比去年增长了52万人,但是从总体上来看,依旧是处于较低位。那么出生率为何会持续走低呢?对经济和社会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生育率持续走低:中国的生育率已经连续多年下降,2024年的报告显示这一趋势仍在继续。总和生育率(TFR)远低于维持人口稳定所需的2.1的更替水平。
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末全国人口14082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了139万人。虽然全年出生人口达到了954万人,但是全年死亡人口为1093万人,出生人口与死亡人口不能持平,这意味着国家人口总数在不断下降。虽然人口总数相比去年有52万人的增长,但这其实主要是疫情后的生育自动补偿。
人口老龄化加剧: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人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比例不断增加,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止至2024年末,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了3.1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达22%,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了2.2亿人占总体人口15.6%。
而且通过查找历年来人口出生情况来看,在接下来的近10年内,每年会有超过1,000万人进入60岁达到退休的标准,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庞大而且老龄化速度较快。
育龄妇女数量减少:由于过去的计划生育政策,育龄妇女的数量在减少,这直接影响了出生人口的数量。
据统计部门给出的数据显示中国育龄妇女15~49岁,人口数量从2011年的高峰3.8亿降至2023年的3.2亿,而且每年还在以500万人的数量减少。
据有关方面预计,2025年育龄妇女的人数将进一步减少至大约为3亿人,育龄妇女的数量减少,这也就意味着在未来人口出生率将会进一步下降。
生育意愿低迷:经济压力、职业发展、教育成本等因素导致许多家庭,尤其是年轻夫妇,推迟或放弃生育。
这两年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大多数年轻家庭身上都背负着一家人的重担。每个月的工资除了还房贷车贷之外,剩下的也仅仅够生活,一旦遇到头痛脑热,甚至还可能要透支。
都说工龄增长工资也会涨,然而这几年工龄确实增长了,但工资不一定增长,甚至还有可能下降,运气不好还可能会碰到企业破产倒闭,自己找不到工作的情况。
再加上现在的教育开支,医疗开支在逐渐的上涨,这使得年轻,家庭的生活压力在不断增大,这也让一些计划生育的年轻家庭不得不延迟,甚至放弃生育。
城乡差异:城市地区的生育率普遍低于农村地区,这与城市生活成本高、工作压力大等因素有关。
其实这个现象也很常见,过年回老家时就会发现农村的孩子现在可能要比城市还要多一些,其实道理也很简单,在老家的话生活成本会比较低,住的是自家建的房子,吃的是自己地里产的,仅吃住这两方面,就要比很多城市家庭轻松。再加上孩子有父母帮忙带,会省很多力。
只不过农村的孩子也在逐渐往城市靠,一些村镇乡镇的孩子逐渐向县里面靠近,而县里面的孩子逐渐往市里面走。
这两年农村一些高学历的年轻家庭也逐步的开始。计划性生育选择少生优生,尤其是在一些高知家庭,大多生一胎两胎。
政策效果有限:尽管政府已经放宽了生育限制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生育的政策,但这些措施对提高生育率的效果并不明显。
经济负担:住房、教育、医疗等成本高昂,使得养育孩子的经济压力巨大。
虽然说现在房贷利率下调,大多数地方的房价也降价了一部分,首付比也从之前的30%下降,到现在只需要15%甚至部分地区零首付就可以买房,但是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买房首付款以及每个月的房贷压力依旧很大。
教育方面来说更加是内卷,随着文化水平的普及,再加上新一代的年轻人对教育的重视。孩子的教育成了大多数家庭所关注的话题一些学区房,兴趣班辅导班加分项目等等成了很多家长不可避开的话题。而这些对于家庭的经济负担来说,无疑是沉重的。
就拿北上广一些地区,很多家长自家孩子一个小学一年就可能要花费四五十万元,而就是这么内卷,这些家长仍然觉得自己没有给自己的小孩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
而医疗方面除了普通的医保之外,大多数家庭还会购买一些疾病险。然而就算是有医保报销,一旦患上大便,除去医保报销的部分,自己又有多少能力治疗下去呢?
尤其是一些好一点的医院,想要看个病都是很难挂个号不要说几十元甚至几百,上千元都很难挂上,医保报销的部分,个人承担的那部分医疗费用,多少家庭却步。
职业与家庭平衡困难:职场竞争激烈,尤其是女性在职业发展和育儿之间面临较大冲突。
去面试的时候,对于女性来说确实要求比较苛刻,有些公司看到一些女性已婚未孕的特别在意,虽然不会直接拒绝,但会直接询问这两年有没有要小孩的计划等等。
一些女性为了在事业上升期中有一个很好的发展会选择晚孕,一些职场女强人甚至很可能因为职场而错失最佳生育年龄。
婚育观念变化:晚婚晚育、不婚不育的观念逐渐流行,个人主义价值观上升。
一个人吃苦,为什么要拉着一大家子吃苦呢?自己吃过的苦,为什么要让自己的孩子再吃一遍呢?这样的声音在很多年轻人中都有出现,内卷,压力,让越来越多人开始专注关注自己,而至于下一代,他们则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提供更好的条件。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对于育儿家庭的支持措施还不够完善,如托育服务不足、育儿假制度不健全等。
现在大多数人养育孩子是依靠自己或者是年迈的父母,而对于很多年轻家庭来说,父母没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大多数情况下只会一味的宠溺孩子,很可能带偏。不得不选择放弃事业在家养育孩子,而这会给经济上带来更大的压力。
现在关于育儿这一方面并没有更好的解决措施,很多家庭考虑到这些方面,甚至会因此而直接选择不育。
劳动力短缺:长期低生育率将导致未来劳动力供给不足,影响经济增长潜力。
随着出生率持续下降,这也意味着在未来年轻人的数量将会持续减少,那么在未来劳动力将会出现供给不足,给各个行业带来持续性压力。
也就能解释为什么这两年对AI技术,机器人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如此的火热,很多投资者都看到了未来人口缺少所蕴含的商机。
养老压力增大:老龄化社会意味着需要更多的资源来照顾老年人,给社会保障体系带来压力。
现在的养老金发放是正在参保的工作人员所缴纳的养老金。随着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这也就意味着在未来参保的人员将会持续减少,那么退休人员将很可能面临养老金无法发放的问题。
虽然这两年在着力解决这个问题,前段时间各个外卖行业宣布给外卖员缴纳五险一金,可不可以从这个角度上来想,目前养老金账户比较欠缺,是有关部门险需要他们来交呢?
消费结构变化:人口结构的变化会影响消费市场的需求结构,例如对养老产业的需求增加。
创新活力减弱:年轻人口的减少可能影响社会的创新能力和活力。
国防和国家安全:人口减少也可能对国防力量构成挑战,影响国家安全。
综上所述,2024年中国生育报告揭示的问题是多方面的,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通过综合措施来应对低生育率带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