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心放
李鸿章在中国历史上是个颇有争议的人物,一方面他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被慈禧太后视为得力干将,另一方面他代表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加之某些决策失误,个人有贪腐行为,也引来了诸多的批评。
本文聊聊有关李鸿章的有关事儿,供读者朋友分析评判其人时作参考。
(一)只有变法才能走出困局
面对西方列强咄咄逼人的攻势,晚清时期的中国社会仍然盛行着因循守旧的风气,李鸿章感到深深的惋惜,在不少场合进行抨击,认为只有变法才能力挽狂澜。李鸿章是个实干家,他奉行“中体西用”的原则,首先从“自强”开始,在代理两江总督时,陆续扩建了江南制造局、金陵机器局,调任直隶总督后,他初心不改,再接再厉,扩大了天津机器局。中国近代早期的军工李鸿章一人就创办了三家,占创办总数的四分之三。
经过努力,中国引进了不少西方设备,使生产技术得到了一个较大的提高。在实践中,他逐步有了新的认识,正如他自己所说,强国必须要学会使用外国的先进设备,学会外国先进设备不如会制造先进设备。我们不用外国人,设专科培养专门人才,来制造、使用先进设备。
后来通过参加一系列外交活动,他的视野越来越开阔。仔细分析世界各国的发展史后,他认为中国积弱的原因在于“贫穷”,富和强两者是相联系的,富起来后才能强大,因此在努力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他把学习西方的重点转移到了民用工业上来,以此达到改变贫穷面貌,实现求富的目的。
(二)向外国政要讨教
为了真正学到西方的强国之道,他利用各种机会向有关国家的政要级人物讨教。
1896年6月,李鸿章趁赴莫斯科签订《中俄密约》、到德国购买军火之机,专门去访问德意志帝国的首任首相、人称“铁血宰相”的俾斯麦,学习强国之道。他向俾斯麦讨教如何在中国进行改革,说朝廷给他制造了不少麻烦,他不知如何办?俾斯麦回答,如果朝廷支持就好办,反之就很麻烦。如何贯彻上面的指示呢,那就必须靠军队。俾斯麦强调兵不在多,哪怕只有5万人,但要精。李鸿章回答,我们中国有数亿人,兵员是不缺乏的,缺乏的就是经过严格训练的士兵。经过太平天国事件后,30多年来军队一直没受到过训练了。他给俾斯麦说打算请德国的军官到中国来,按照德国军队的模式,训练中国的军队。
俾斯麦说,军队不能分散到全国各地,要牢牢地掌握在手中,自如地调动他们,使他们很快地从一地到另一地......
闲聊时,俾斯麦听说李鸿章在家不愿意运动,就劝告他,要经常走路,这样才对身体有好处。李鸿章说,他目前在工作中遇到了不少阻力,有来自上面的,也有来自下面的,他说自己常常感到黔驴技穷,不知如何办。俾斯麦语重心长地说,你不要低估了自己,谦虚是一个非常好的美德,但对于一个担任重要工作的人来说,要有充分的自信。
(三)学用“以夷治夷”的方法
魏源是清代启蒙思想家,他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是中国传统思想大转变的重要标志。李鸿章就是一位魏源主张的得力践行者。
当时中国的造船工业相当落后,造不出近代海军舰船,只能采购外国的。在为北洋舰队采购军舰时,李鸿章就采取“以夷治夷”的方法操作。首先在英、德两国之间作出摇摆的姿态,促使“两夷竞标”。从德国的史料看,其造舰过程由德国海军全程参与监验,给予了价格优惠。虽然没查阅到英国的相关资料,但可以推想,英国为了获得这笔业务 ,肯定也采取了不少的措施吧。
经过一番权衡之后,李鸿章最终拍板,从英、德各采购两艘巡洋舰,互补长短。也最终让英、德利益均沾。
(四)筹建“总督医院”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被打开,西方列强的租界在天津等城市出现,接踵而来的是教堂、银行、洋行和西医。中国人数千年习惯用中医治病,当时的社会风气保守,市民思想落后愚昧,根本不可能找西医。李鸿章原本也是不相信西医的,但他偶遇一事后,就改变了看法,立马改弦更张,成了西医的热情追捧者。
1878的冬,李鸿章夫人赵小莲得了重病,请了不少中医高手都治不好,俗话说病急乱投医,百般无奈的李鸿章请来了基督教伦敦会医院马根济博士,马博士在天津被当地人称为马大夫,经过这位洋大夫的一番精心诊治后,李夫人的身体逐渐康复了。从此以后,李鸿章开始信服西医,并且还萌生了在天津开办一家西医医院的想法。
在李鸿章的积极倡议下,天津社会各界人士一共捐献出白银六千两,加上他本人捐献的四千两,共计一万两,改造扩建了基督教伦敦会医院,这座医院的新楼设施先进完备,被市民们称为“总督医院”。李鸿章亲自主持开业典礼,并手书一副对联,悬于医院大厅,对联意思是不管中医或西医,都不是万能的,但都各有所长,结合起来治病的确最好!
后来李鸿章根据马大夫的建议,创办了培养西医医生的医学馆,后更名为北洋医学堂。北洋医学堂是中国创办最早的公立医学院校。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笔者认为,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进行历史的全面的评价才是正道。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