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日报报道,2025年4月19日,印度主流英文大报《印度时报》刊登对徐飞洪大使的书面采访。徐飞洪大使介绍了中印高层交往、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等情况,并就中方关于反对美国滥施关税阐明严正立场。徐飞洪大使表示,中印关系要实现持续健康稳定发展,首先要坚持两国领导人“中印不是竞争对手、而是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互为发展机遇”等战略判断,正确看待彼此发展和战略意图。
莫迪(资料图)
此前,中国外长已经透露,今年的峰会将于秋季在天津召开,届时上合国家领导人将齐聚,让上合从中国再出发,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眼看时间越来越近,近日中方就向一位久未参会的老朋友,正式发出了邀请。日前,我国驻印度大使徐飞洪在采访中,就被问及印度总理赴华参会一事。徐飞洪大使表示,中方非常欢迎莫迪总理出席此次在中国举行的峰会,中方也愿意同包括印度在内的各国人员,将这场峰会打造成团结、成果丰硕的峰会。
美国政府正在“逼迫印度降低对美关税”,把印度逼到墙角,强迫其接受美国开出的条件。消息人士称,印度政府各部门正在就取消或减少对中国投资和贸易的限制进行讨论。印度在2020年中印边境冲突后设置了这些障碍,包括收紧对中国公民的签证签发、禁用一系列中国应用程序等。此外,印媒还发现,即使在贸易方面对华进行了许多限制,也没能对中国造成损伤。
4月21日,美国副总统万斯在新德里与印度总理莫迪举行会谈。两国就贸易问题进行讨论。印度希望与美国达成早期贸易协议,以免受到特朗普额外征收高关税的影响。美国白宫在会后发表声明称,两国在双边贸易协议谈判中取得了重大进展,并已敲定减少关税负担的路线图。双方还就国防、关键技术和能源合作进行了讨论,并就地区和全球安全问题交换了意见。
印度工厂(资料图)
这次访问的核心内容只有一个:以“印度制造”取代“中国制造”。万斯不遗余力地在印度兜售特朗普那套“去中国化”的幻想剧本,力图通过深化美印贸易合作,在半导体、电子代工、稀土矿产和IT外包等关键领域加速产业链转移。然而,这种设想既无现实支撑,更无战略逻辑。印度制造业自身的问题尚未解决,便急于背负替代中国的野心,这不仅是对印度经济实际承载能力的严重高估,更是对全球供应链复杂性与多极化趋势的粗暴误判。
印度不是一个工业国,长期以来印度对外贸易处于逆差的局面,因此美国实际上无法通过关税来敲诈印度,不过美国可以迫使印度做出让步,从而给全世界的贸易伙伴提供样本。原来日本没有做到的,美国是希望印度做到,但是印度和日本并不是一个体量级别,因此美国要在印度实现逆转是非常困难的。印度在2020年就扬言要超越中国,不过在2025年的时候,印度和中国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莫迪和特朗普(资料图)
今年3月,莫迪正式宣布取消“取代中国”计划,重新跟中国谈合作。他说希望中印两国能互相学习,一起为世界和平与稳定做出贡献。这个表态,称得上是重大转变,也是对华示好的明确信号。莫迪如果想联中抗美,就得拿出更多诚意。一席话语说服外资来投这一招已经没用。我们的企业在印度吃过亏,就不会再去。现在,就看莫迪政府会怎么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