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的印象中,痛风似乎多发生在中老年人,尤其是中老年男性的身上。然而,近几年,社交媒体上有许多年轻人,甚至是在校学生,说自己得了痛风。年轻人为什么会被痛风盯上?该如何科学控制尿酸?4月20日是世界痛风日。“科普专家说慢病”世界痛风日专题节目播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孟娟做客直播间,为大家科普痛风防治的相关知识。
预防痛风,重点在于将尿酸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有一些痛风患者到医院就诊时反映,自己并没有大吃大喝,只吃了一口肉,痛风就发作了。孟娟表示,痛风发作的根本原因不是吃了一口肉,而是尿酸水平一直没有被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一些痛风患者只有在疼的时候才来治疗,这是不可取的。只有将尿酸长期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才能避免痛风反复发作,减少对关节及全身各个脏器的损伤。
在痛风的急性发作期,需要严格限制嘌呤摄入。此时的饮食以蔬菜、水果、鸡蛋、牛奶为主,配合专业医师给出的药物治疗方案。血尿酸水平达标之后,摄入嘌呤的量可以适当增加,但海鲜、肉汤等高嘌呤食物依然需限制摄入。孟娟介绍,一些年轻患者是单纯因高嘌呤饮食引起单次痛风发作,血尿酸水平没有超标太多,没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代谢性疾病,没有家族史,他们很有希望通过养成健康的饮食方式和生活习惯,多喝水、多锻炼,逐渐实现无需药物也能将尿酸控制在合理范围的目标。
在控制尿酸的过程中,许多病友会看他人的“经验帖”,照搬他人的用药和饮食管理方式。然而,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孟娟提醒,治疗痛风的方案应“个性化定制”。孟娟在临床上曾遇到过一些患者,按照他人的用药方案治疗,结果导致了肾盂积水甚至肾功能减退。再比如广为流传的“多喝苏打水降尿酸”的方法,并不适用于血压高的患者。管理尿酸的方法需要因人而异,也需根据患者目前的身体状况不断调整,患者应定期复查,在咨询专业医师建议后再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