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备受关注的“深蹲伤肾案”二审落下帷幕。司法鉴定认定,15岁男生小力(化名)的肾功能损害及尿毒症,与高强度运动存在直接因果关系,其伤残等级被评定为五级。江苏省中医院急诊科副主任中医师黄洋指出,高强度运动的确可能导致肾脏损伤,这是由横纹肌溶解引发的连锁反应。
据小力的妈妈吕女士介绍,孩子参加夏令营活动时,因在课上与其他学员交谈,被老师罚做 1000个深蹲。孩子勉强做到200个的时候,腿部就出现了问题,无法继续。“孩子当时就喊腿疼得厉害,当天送医检查过程比较简单,医生诊断为肌肉拉伤,最后只拿了点药膏就让我们回家了。”
小力在医院接受治疗
回家后的3天里,小力双腿疼痛加剧,不仅无法行走,晚上更是疼得睡不着觉。再次送医检查后,被诊断为腿部横纹肌溶解。由于就医不及时,已对肝、肾功能造成损害,随后出现蛋白尿和血尿等症状,最终确诊为急性肾损伤,病情发展到尿毒症阶段,需要终身透析并接受肾移植手术。
为何高强度运动会对肾脏造成伤害?黄洋解释,人体肌肉分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其中与运动最相关的骨骼肌属于横纹肌。一般来说,普通运动不会对机体造成损伤,但当突然进行高强度运动,或运动量远超机体承受范围时,横纹肌会发生急性破坏并溶解,肌细胞内的肌红蛋白、钾离子等成分会释放入血。大量肌红蛋白进入血液循环后,会堵塞肾小管,导致肾小管坏死,引发少尿、无尿,最终导致急性肾衰竭。
此外,高强度运动时,人体为满足肌肉供氧需求,会优先将血液输送至肌肉,导致肾脏血液灌注量显著减少。同时,运动中大量出汗会使血容量降低,进一步加重肾脏缺血状态。当肾血流持续减少,肾脏滤过功能会受到严重影响,肾小管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也会被破坏,从而加重肾脏损伤。
黄洋指出,横纹肌溶解若能及时进行补液、纠酸、维持内环境稳定等对症治疗,随着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修复,肾功能大多可完全恢复。但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肌肉损伤程度严重,基础疾病较多或合并严重并发症等,可能会遗留慢性肾功能损害,甚至发展为终末期肾病,需要长期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急诊科经常会遇到因运动导致横纹肌溶解,进而出现急性肾损伤的病例。”黄洋提到,新参加军训的青少年、希望短期内减重增肌而剧烈运动的健身人士,以及运动新手等,都是横纹肌溶解的高发人群。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只有剧烈运动才会诱发横纹肌溶解,误服残留“洗虾粉”的小龙虾、服用“他汀类”药物或成分不明的“保健品”“减肥药”,机体发生炎症反应,或肌肉长时间受到挤压等,都可能引起横纹肌溶解,导致急性肾损伤。
为避免在日常运动中损伤肾脏,黄洋提醒:近期有感冒、发热、劳累或得过横纹肌溶解的人群,应避免剧烈运动;运动不可急于求成,要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强度和时间;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运动时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运动后进行肌肉拉伸,缓解肌肉痉挛;若出现肌肉酸痛、乏力、尿液颜色变深等疑似肌溶解的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尽早就医,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万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