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额的研发支出,在一定程度上侵蚀了科大讯飞当期利润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 董琳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科大讯飞,002230.SZ)的深度推理大模型——讯飞星火X1,近日迎来全新升级。据悉,在模型参数比业界同类模型小一个数量级的情况下,升级后的星火X1在推理、文本生成、语言理解等通用任务上的整体效果,可对标OpenAI o1和DeepSeek R1。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注意到,过去一年,为进一步构建起算法、算力、数据等要素自主可控的AI核心技术研究和模型训练体系,并实现AI行业应用、AI开放平台和AI消费者产品三大AI体系商业化落地,科大讯飞全力加大讯飞星火大模型的研发投入。高额的研发支出,在一定程度上也侵蚀了公司的当期利润。
数据显示,2024年科大讯飞实现营业收入233.43亿元,同比增长18.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称归母净利润)为5.60亿元,同比下降14.7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8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9.36%。
二级市场方面,科大讯飞股价在2023年6月20日触及81.68元/股(前复权,下同)高点后便一路震荡下行至今。截至2025年4月24日收盘,该公司股价收报45.19元/股,较最高点已下挫超40%。
科大讯飞近三年股价走势(元)
数据来源:Wind
各季度利润表现不一
科大讯飞新近发布的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3.43亿元,同比增长18.79%;归母净利润为5.60亿元,同比下降14.7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8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9.36%。
对于业绩“增收不增利”,科大讯飞在财报中表示,去年公司在大模型研发等层面新增研发投入7.4亿元,较上期增加4.1亿元;计提坏账减值损失10.1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77亿元。此外,2024年科大讯飞持股的三人行(605168.SH)、寒武纪(688256.SH)等金融资产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1.12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减少1.02亿元,其他收益减少0.54亿元,合计影响损益为2.68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科大讯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亿元、-1亿元、0.57亿元和9.04亿元。在前三季度累计净亏损3.44亿元的情况下,该公司在第四季度录得归母净利润9.04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6.56亿元,完成了全年业绩反转。在营收端,科大讯飞去年第四季度该指标实现84.94亿元,占全年总营收的比重为36.4%。
对此,科大讯飞高层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之所以会出现前三季度亏损、年度盈利的情况,是因为公司的业绩呈现出季节性特点。公司教育业务、智慧城市业务等主要面向学校、政府等企事业单位及规模较大企业,在项目建设上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特点,如上半年规划论证、年中或下半年实施。
今年第一季度,科大讯飞业绩维持增长,单季实现营收46.58亿元,同比增长27.74%,归母净亏损为1.93亿元,同比收窄35.68%。西部证券研报表示,公司第一季度营收表现超出市场预期,升级后的星火X1融入了更多场景复杂类型数据,模型的泛化性也取得了进步,看好公司各项业务在AI的赋能下持续推进。
科大讯飞2024年各季度主要会计数据(元)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研发投入还会进一步增加
2023年5月,科大讯飞正式发布讯飞星火大模型,此后经过多次技术迭代。IDC报告显示,在AI大模型解决方案市场,科大讯飞以14%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三。
讯飞星火整体布局为“1+N”体系,“1”是指通用底座大模型,“N”是指以底座大模型赋能教育、医疗、汽车、办公、工业、智能硬件等多个行业领域。
分产品看,科大讯飞第一大业务板块——开放平台及消费者业务2024年实现收入78.86亿元。细分来看,开放平台、智能硬件分别实现收入51.72亿元、20.2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1.33%、25.07%。此外,智慧教育业务实现收入72.29亿元,同比增长29.94%。
在其它应用领域,科大讯飞的智慧医疗、智能汽车以及智慧金融等企业AI解决方案在去年均实现较高增长,而智慧城市、运营商等相对传统的业务收入则出现一定程度下降。其中,汽车、医疗、企业AI解决方案业务在2024年分别实现收入9.89亿元、6.92亿元、6.4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2.16%、28.18%、122.56%。同期,公司智慧城市收入为36.17亿元,同比下降8.05%,运营商业务收入为19.01亿元,同比下降9.31%。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注意到,2024年,科大讯飞在核心技术和产业配套上持续加大国产自主研发投入,与华为合力打造通用人工智能新底座。不过,2025年初,DeepSeek横空出世,强势搅动AI市场。在巨大的市场压力下,有些初创公司放弃底座模型训练,全面转向应用开发。因此,市场更加关注科大讯飞当前的战略是否会有所调整。
在业绩说明会上,科大讯飞创始人刘庆峰回应称,“要做底座模型公司”。刘庆峰认为,基于自主研发的底座模型训练出来的行业模型,在尺寸灵活性、适配深度、最终效果上,比基于开源模型训练出来的行业模型要好。这也意味着,科大讯飞接下来在大模型研发上仍会继续加大投入。
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3年,该公司累计研发投入达125亿元。2024年,科大讯飞研发投入进一步增加,全年投入金额为45.8亿元,同比增长19.37%,占营收比例为19.62%。其中,用于大模型研发、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大模型应用落地等方面的新增研发投入为7.4亿元。
刘庆峰表示,科大讯飞会保持相对健康的研发投入增长模式,未来,毛利的增速会比研发投入增速更快,从而使得研发占比逐渐下降,释放更多利润。
2024年科大讯飞研发人数及研发投入情况(元)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投时关键词:科大讯飞(002230.S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