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朝阳金达钛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钛股份”)回复了北交所上市申请文件的审核问询函,针对公司收入增长真实合理性及毛利率低于可比公司等问题进行了回答。
来源:北交所网站
招股书显示,金钛股份是主要从事海绵钛系列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公司高端海绵钛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本次IPO,金钛股份拟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7000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7.5亿元,全部投入到2万吨高端航空航天海绵钛全流程项目。
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3年,金钛股份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达24.62%,但毛利率、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却存在明显波动,尤其在2022年,有明显下滑。进入2024年,营业收入及利润规模受行业需求变动影响导致整体略有下降,1-9月实现营业收入11.31亿元,同比减少10.52%;扣非净利润8870.78万元,同比减少8.97%。
上述问题也引起了北交所的关注。北交所指出,根据申请文件,报告期内金钛股份主营业务收入持续上涨,各期分别为10.1亿元、12.56亿元、16.24亿元、7.58亿元。其中,报告期各期贸易商收入分别为510.16万元、555.54万元、14,339.47万元、7,608.76万元,占比分别为0.50%、0.44%、8.83%、10.04%。前五大客户中包含多名新增贸易商客户,且向发行人采购占同类采购比例较高,钛谷新材终端客户系发行人直接客户宝钛股份。北交所要求金钛股份说明贸易商收入大幅上涨合理性、收入增长的合理性以及收入增长的可持续性及下滑风险等问题。
对此,金钛股份列举了报告期内公司对钛谷新材料、宝钛股份具体销售情况,以及公司主要贸易商基本情况、合作过程、订单取得方式、终端客户情况、进销存情况,解释称公司对钛谷新材料销售具有合理性,公司对宝钛股份由直接销售转为间接销售具有商业合理性。
金钛股份表示,自俄乌冲突以来,作为国际上海绵钛主要产地的俄罗斯及乌克兰受战争影响,T公司和K公司积极在中国拓展合格供应商。而公司为国内少数通过相关海绵钛国际产品认证的海绵钛供应商,其中更是国内唯一一家通过T公司SQ(Standard Quality)级海绵钛认证的企业(完成上述等级的认证周期通常需3-5年),因此导致公司与上述贸易商实现合作后便产生大额销售,具有合理性。
除此之外,北交所还指出,报告期内金钛股份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2.71%、8.36%、14.05%、15.25%,低于可比公司宝钛股份钛产品业务毛利率。北交所要求金钛股份结合单位成本、销售价格、产品产销结构量化分析报告期发行人毛利率波动的合理性,分别定量、定性分析报告期金钛股份毛利率低于可比公司相关业务毛利率的原因。
对此,金钛股份表示,2021年至2024年,公司2022年度主要原材料如镁锭、四氯化钛等采购价格均处于高位,随后自2023年度起上述主要原材料采购价格下降,有效降低公司海绵钛单位生产成本,提升公司毛利率水平,公司直接材料单位成本变动趋势与主要原材料的采购价格变动趋势一致,具有合理性。
金钛股份称,2021年至2024年,宝钛股份未披露海绵钛相关业务成本情况,龙佰集团未披露单位生产成本,故选取龙佰集团海绵钛产品单位营业成本进行比较,2021年至2024年,公司与同行业可比公司龙佰集团在单位成本变动趋势上保持一致,均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同时公司全流程和半流程海绵钛单位成本始终高于龙佰集团,主要原因为海绵钛生产以直接材料成本为主,且在全流程生产工艺下动力成本也占据较高比例。因此,2021年至2024年,公司全流程和半流程海绵钛单位成本高于龙佰集团,变动趋势与龙佰集团保持一致,不存在异常。
招股书显示,颇为特殊的应用领域,让金钛股份的收入来源有着明显的单一性。2021年-2023年,金钛股份有超93%的收入来自海绵钛相关产品的贡献,复合增长率达26.81%,超整体营收增速。金钛股份的其他业务收入主要由副产品氯化镁产品销售收入构成,期内收入占比较小。
值得注意的是,受原材料价格、市场供需关系等多因素影响,报告期内,金钛股份三大产品的销售价格整体处于下降趋势。2023年,金钛股份的三大产品销售均价同比分别降价13.01%、15.02%、11.24%,2024年上半年再次降价14.93%、18.04%、3.82%,分别为每吨5.73万元、4.57万元、3.78万元。与2022年相比,三大产品的销售均价在近一年半的时间内整体分别下降26%、30%、14.7%。
金钛股份也在招股书中坦言,若未来存在产业政策调整、行业竞争加剧或下游客户战略调整及价格传导等情形,公司可能存在产品销售价格持续下降的风险。
来源:读创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