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成都4月25日电 (郭莹、张越)“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岳池专场今日在成都举行。四川广安岳池输变电产业历经近50年发展,已成为岳池的特色产业、富民产业、富企产业、富县产业,2024年实现产值70亿元、税收4.9亿元。会上,岳池县委常委、总工会主席易鹏分享了岳池输变电产业发展经验。
他说:“20世纪70年代,岳池部分群众外出打拼发展,进入输变电行业务工,经过多年拼搏奋斗,从下苦力、当抬脚的‘门外汉’成长为‘企业家’,用辛苦和汗水铸造了独具特色的劳务品牌‘岳池输变电工’。纵观岳池整个输变电产业发展史,我认为可以用‘5个字’来概括。”
第一个字是“大”,即一支庞大的队伍。岳池现在有输变电企业30家,其中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施工企业1家,共有施工队伍1000余支,足迹遍布4大洲17个国家,年均承揽项目1300余个,实现劳务收入约50亿元。岳池输变电施工占全国输变电施工份额近五分之一,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输变电劳务输出第一县”。
第二个字是“精”,即一身精湛的技艺。岳池的输变电工人始终秉承工匠精神,以钢筋铁骨丈量电力长空,用精湛技艺雕琢输电网络,先后参建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等多个世界之最的输变电工程项目,凭借过硬的技术本领斩获2019年首届四川电力企业职业技能大赛11个奖项。“岳池输变电工”于2021年获评全省首批“川字号”特色劳务品牌,2022年获评全国20个最具特色劳务品牌之一。
第三个字是“优”,即一种优秀的品质。岳池的输变电工人都是勤劳、朴实、善良且有着强烈“家国情怀”的农民群众,他们以“宁愿闯滩苦干,不愿守摊苦熬”的精神,用勤劳的双手打拼出幸福生活,创造了岳池输变电的辉煌。2008年南方雪灾,数万岳池输变电工人奔赴湖南、贵州等地抢险救灾。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岳池输变电工人逆行出征、千里驰援浙江等地电力建设,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第四个字是“实”,即一套坚实的保障。岳池大力支持输变电产业发展,制定产业扶持政策,设立产业扶持资金,2019年以来累计兑现近6000万元。岳池拥有全省唯一的公办电力职业学校——广安电力职业技术学校,现有学生2500余人,已成为培育岳池输变电新型产业工匠的“摇篮”。岳池还成立了国有资本控股人力资源公司——四川省银泰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与国家电网公司开展“订单式培训+就业”合作,预计每年输送班组骨干200余人。
第五个字是“新”,有一条向新的路子。岳池聚力推动输变电产业从“劳务输出”向“规模制造”转型跨越,引进入驻四川慕华电力等3家输变电制造企业,涵盖输变电设备制造、施工机具生产、智能电力运维设备三大领域,岳池输变电制造产业正加快起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