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6日消息(记者焦莹 潘毅 冯悦)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正午60分》报道,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日在北京会见厄瓜多尔总统诺沃亚时指出,今年是中厄建交45周年,两国关系发展势头良好。中方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发展中厄关系,愿同厄方一道努力,推动中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走深走实,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中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能够不断走深走实的关键是什么?中厄自贸协定生效后,双方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实现了哪些提升?特别节目《大国外交》7月6日推出:《以竹为媒,中厄如何美美与共?——专访中国驻厄瓜多尔大使馆临时代办魏琳》。
中国驻厄瓜多尔大使馆临时代办魏琳
总台中国之声记者:今年是中厄建交45周年。您对当前中厄关系发展有怎样的评价?中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能够不断走深走实的关键是什么?
魏琳:中国和厄瓜多尔都是全球南方国家。建交45年来,中厄始终真诚友好、平等相待、互利共赢、守望相助。两国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支持,厄方坚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中方支持厄方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国家稳定所作努力。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双方政治互信日益巩固,各领域务实合作成果丰硕,中厄友好更加深入人心。
中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能够不断走深走实,我认为关键在于两国元首的战略引领。就在上周,习近平主席会见赴华出席夏季达沃斯论坛的诺沃亚总统,强调双方要做互尊互信的好朋友、共同发展的好伙伴。两国领导人共同见证签署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规划,这必将引领中厄各领域务实合作再上新高。
中方愿同厄方一道,落实好两国元首的重要共识,不断丰富中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内涵,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6月27日,摆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中厄两国国旗(总台中国之声记者潘毅 摄)
总台中国之声记者:中厄自贸协定已经生效一年多了,协定生效后,中厄在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方面实现了哪些提升?关税减让安排给双方带来了哪些影响?
魏琳:中厄自贸协定自2024年5月1日正式生效以来,持续释放关税减免、通关简化、贸易便利化等制度红利。两国经贸往来频繁、成果丰硕。我这里有一组数据和大家分享:根据中方统计,协定实施当月,中国自厄进出口即双双实现环比增长。今年前5个月,中厄双边贸易额达66.2亿美元,同比再增25.9%。由此可见,自贸协定生效一年多来,极大释放了双边贸易的巨大潜能和活力。
关税减让安排让中国的消费者可以以更优惠的价格享受到来自大洋彼岸的生鲜、咖啡、玫瑰等丰富多彩、品质优良的特色产品;而中国生产的智能手机、摩托车、电冰箱等最终消费品也以更优惠的价格走进厄瓜多尔千家万户,为当地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大大降低了民众的生活成本。广大在厄瓜多尔中资企业对关税减免措施感触很深。他们的项目生产运营需要从中国进口大量中间产品及机械设备,协定生效带来的降税措施预计可为他们节省关税费用近千万美元,所以他们也是实实在在的受益人。
相信随着协定利好逐步释放,中厄经贸往来将更加活跃,经贸合作也将进一步提质升级。在当前全球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厄自贸协定意义更加凸显。我们愿同厄方一道,继续践行自由贸易理念,坚决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共同为全球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和稳定性。
厄瓜多尔瓜亚基尔港(图片来源:中国驻厄瓜多尔大使馆)
第六届进博会食品及农产品展区的厄瓜多尔麒麟果(图片来源:央广网)
总台中国之声记者:今年2月,厄瓜多尔开通了一条与中国的新贸易航线,这条航线通过秘鲁的钱凯港,连接厄瓜多尔的瓜亚基尔港与中国上海,全程耗时27天。而厄瓜多尔的香蕉、鱼虾类海产品是航运缩短的最大受益者。新航线的开通,为厄瓜多尔农产品出口提升了哪些竞争力?
魏琳:在双边自贸协定已落地生效的背景下,瓜亚基尔—上海新航线的开通可谓恰逢其时,27天就能把厄瓜多尔的麒麟果、香蕉、白虾等优质农渔产品高效、安全地送达中国市场,送到广大消费者的餐桌上,这是中厄互利合作的生动注脚。据厄方统计,今年前5个月,厄瓜多尔香蕉对华出口激增45.6%,达750万箱,我想这个变化离不开新航线提供的便利。
新航线的开通为未来厄瓜多尔蓝莓、牛油果、芒果等更多特色产品打开广阔的中国市场创造了绝佳的物流条件,也为两国农产品企业开启了互惠新通道。
我们相信,新航线开通的意义不仅局限于扩大厄瓜多尔农产品输华,更将以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进而在更广阔的空间实现互利共赢,更好建设中厄乃至中拉共同发展的“繁荣之路”。
2025年6月24日,厄瓜多尔竹资源创意利用培训班在北京圆满结业。这是培训成果展示(图片来源:国际竹藤中心官网)
总台中国之声记者:中国与厄瓜多尔同为竹资源大国。近年来,两国加强了相关合作,中国专门为厄瓜多尔组织6期国际培训班,培训厄瓜多尔高级官员和技术人员。去年,厄瓜多尔学员佩索先生带着竹编作品还登上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美美与共》节目。竹藤领域技术培训的连续举办,对深化两国绿色产业合作起到怎样的推动作用?
魏琳:近些年,在两国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推动下,中厄在竹资源利用方面开展了密切合作,中国政府为厄瓜多尔举办了多期竹资源生产利用培训研讨班。最近的一期于今年6月刚刚结束,有30名厄瓜多尔竹产业方面的官员、企业主、手工艺人赴华研修,学习竹藤生产和利用技术,参观中国的竹藤种植园、工坊与企业,与中国的竹产业管理从业者进行交流。
中厄两国在竹藤资源利用方面的合作,大大提升了厄瓜多尔竹藤领域人员的管理能力和竹藤制作工艺,推动了厄瓜多尔竹藤产业的创新与发展,提高了产业的国内外竞争力和可持续性。这不仅助推了厄瓜多尔的经济发展,为农村增加就业、农民提高收入拓展了新的路径,同时也有利于厄瓜多尔在建筑等领域的绿色转型,为环保、减排等方面作出实实在在的中国贡献。
借此机会,我们也感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办《美美与共》节目,让我们领略中厄独特的文化共鸣,以竹为媒,促进两国友好和民心相通。
下一篇:“村超”小城灾后恢复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