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朋友发给我一段视频,标题是《北理工教育研究院教授杨东平:“衡水中学”为何没动静了?》
我知道,朋友之所以发给我这样的视频,是想听听我对视频中观点的看法。
对于杨东平教授我还是比较熟悉的,虽然他不认识我,但我却认识他,作为教育领域的写作者,我不可能不了解这位业内的大咖。
其实早在2014年,杨东平教授就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题为《假如我是衡水中学校长》的文章,提出对衡水中学的一些看法。
杨东平教授比十多年前肉眼可见的老了,但他的观点还和十多年前一样“年轻”,如今视频的内容,其实和当年的文章基本一样。
当时,衡水中学的公众号也转载了那篇文章,而且至今仍在。
大家如果有兴趣,不妨搜出来看看。
有意思的是,我针对视频写完了文章,想要排版发布的时候,却发现视频已经“违规”,不能观看。
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调整了一下内容,只针对十几年前那篇文章中的观点说一下。
反正,杨教授的观点前后是一致的。
02
杨东平教授认为,“对衡中模式比较幼稚的辩护,是以高考竞争的现实性论证其合理性,逻辑是既然存在高考竞争,应试教育就是合理的”。
然而,“竞技体育也是有规则和底线的,例如不能使用兴奋剂,衡水中学呢?”
衡水中学怎么就用兴奋剂了?
杨东平教授这样解释:
“衡中模式的危害就在于滥用成功学的兴奋剂,控制学生的每一分钟、每一个行为,进而控制学生的意识和思想,使之‘万念归一’,其行为的确与传销组织非常相似。”
这个说法,我不同意。
在竞技体育中,运动员有没有用兴奋剂,是要靠客观的化验结果说话的。
同样,衡水中学有没有对学生“滥用成功学的兴奋剂”,是不是像传销一样,这也需要官方权威的判定。
如果真的是那样,就应该取缔,如果不是,麻烦不要信口开河。
我没有能力判断衡水式教育是不是像传销,但我知道的是,被传销者洗脑的人大多最终会明白过来自己上当受骗,为什么那么多学生和家长,却很少有人站出来说上了衡水中学的当呢?
03
杨东平教授在文章中说,“假如我是衡水中学校长,我还会借鉴其他农村学校的经验,向改革要效益。事实上,很多缺乏资源的农村学校,都通过实行学生主体课堂、高效课堂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佼佼者如山东的杜郎口中学、山西的省级示范性高中新绛中学。他们的共同经验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无限相信学生的学习潜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中学会学习,提高学业成就。他们的成功实践,打破了农村学生只能苦读苦熬的悲催模式;也说明用压榨学生、拼时间拼命的方式去提高考试成绩,其实是一种不思进取、简单无能的表现。”
当老师的都知道,文章中提到的学生主体课堂、高效课堂等概念,在当年挺流行的。
笔者所在的学校也曾经组织教师团队跑过去取经,然后当作先进经验搬回来学习。
只不过,学来学去,最后又回到了原样。
如果现在回过头去看看当年的课改,看看当年那些课改名校,我们也只能用“呵呵”二字来表达态度。
04
在基础教育领域,杨东平教授应该是妥妥的专家了。
但我不得不说,杨教授既有专家的深刻,也有专家的天真,还有专家的不接地气。
让高中放松一下时间管理,给孩子们多放一些假,学校不要无限度扩张,这些都是对的。
同样的观点,我在以前的文章也专门提过。
现在国家要求高中周末实行双休,不允许放假的时候补课,这是正确的发展方向。
但窃以为,杨教授对衡水中学还是有很多误解的,他应该没有实际在衡水中学待过,更没有机会以学生或家长的身份去深入了解衡水中学。
他只是和许许多多普通的网友一样,跟着大众的观点人云亦云。
其实现在普通人家的孩子,在哪儿上学都一样。
在这个年龄段,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他们不得不努力学习,不得不经历一个艰难的过程。
而青春是压抑不住的,“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孩子们永远都是朝气蓬勃。
05
最后回到标题中提到的问题:衡水中学为什么没有动静了?
答案很简单,是有关部门不让宣传高考成绩了。
自从有了相关禁令,衡水中学就不再把大红的高考喜报挂在网站的头版,不再公布考上清北的人数。
不仅是衡水中学,所有高中都不允许这样做。
而处于风口浪尖的衡水中学,在这方面执行得更为彻底,很多方面比以前更低调。
如果允许宣传的话,其高考成绩仍然非常具有冲击力。
对于很多学生家长来说,对类似学校的追逐和追捧也始终没有停止。
总的来说,高考的指挥棒在那儿悬着,想通过中学的教改来改变现状只能是缘木求鱼。
高考其实是一道无解的题,以衡水中学为代表的高中只不过给出了一个能得高分的答案。
专家尽可以说这个答案不对,但如果真的让专家来做这道题,可能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真的,如果杨东平教授当衡水中学的校长,不一定能带来多少能够让学生和家长满意的变化。
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以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视角看教育,解答青少年和家长的教育困惑。新书《为自己读书》正在当当、京东、天猫等平台热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