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054A型护卫舰的第6批次已陆续下水并开始进行舾装工作。与第5批次相比,第6批次的054A型护卫舰在许多方面没有显著变化,但最引人注目的不同之处是舰艏的76毫米舰炮被替换成了新一代的100毫米舰炮。那么,这款新型100毫米舰炮的性能如何?为何会做出这样的更换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054A型护卫舰,现役40艘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054A型护卫舰。054A型护卫舰是我国21世纪初期设计和建造的4000吨级护卫舰,采用全柴动力系统,首舰于2008年正式服役。自服役以来,解放军海军对054A型护卫舰的性能评价相当高,因此054A型护卫舰自2008年起一直在批量建造。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随着每一批次的下水,054A型护卫舰都会进行一定程度的升级与改进。
例如,在后期批次的054A型护卫舰上,舰身四周增加了4部小型相控阵雷达,专门用于引导红旗16系列防空导弹。截止到2024年,我国海军现役的054A型护卫舰已经达到40艘,成为我国海军的主力舰艇之一。值得一提的是,054A型护卫舰的前甲板安装了1门76毫米舰炮——国产的PJ-26型76毫米舰炮,几乎成为我国海军各型护卫舰的标准配置。
054A型护卫舰,采用76毫米舰炮
PJ-26型76毫米舰炮在俄制AK-176型舰炮的基础上经过了进一步改进,在我国海军中得到了广泛应用。054A型护卫舰、056系列轻型护卫舰以及071型船坞登陆舰等舰艇都配备了这种舰炮。此外,我国海警部队的大多数海警船也采用了PJ-26型76毫米舰炮。因此,可以说,76毫米舰炮已经成为我国海军和海警的标准武器,具有许多优点。
到了2024年,我国开始建造054A型护卫舰的第6批次,总共预计建造10艘。这一批次的054A型护卫舰,与第5批次相比,最显著的变化就是从原本的76毫米舰炮换成了新一代的100毫米舰炮。
100毫米舰炮的引入与性能
100毫米舰炮是2020年代全新研发的舰炮系统。2023年,我国下水了两艘装备新一代100毫米舰炮的054B型护卫舰。这一举措显示出我国新一代100毫米舰炮的技术已经成熟,具备了大规模装备的条件。事实上,054A型护卫舰第6批次的舰艇也开始配备了这款100毫米舰炮。这表明,100毫米舰炮在技术上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足以替代原有的76毫米舰炮。
然而,尽管国产的PJ-26型76毫米舰炮具有良好的性能,海军和海警部队对其都非常满意,但为什么会做出更换的决定呢?笔者认为,这并不是因为76毫米舰炮的性能不行,而是因为我国海军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作战任务和实际需求发生了显著变化。相较于76毫米舰炮,100毫米舰炮更符合海军当前的实际需求。
100毫米舰炮的优势
76毫米舰炮以其可靠的性能和较快的射速受到青睐,对标了欧洲的奥托76毫米舰炮。然而,76毫米舰炮的射程相对较短,打击威力也有限,这在现代海上作战中逐渐成为制约因素。随着我国海军逐步走向深海、大洋,近程打击的能力变得愈加重要。与76毫米舰炮相比,100毫米舰炮的射速虽然有所下降,但其射程和打击威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国外媒体分析认为,我国新一代100毫米舰炮具备发射100毫米炮射导弹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了打击精度和远程打击能力。这也解释了为何我国海军近年来开始逐步将100毫米舰炮装备到各型护卫舰上的原因。
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般来说,现代舰艇的服役周期大约在30到35年之间。不过,随着时间推移,舰艇会逐步进行中期升级,以保持技术和装备的先进性。笔者认为,我国海军现役的40艘054A型护卫舰在中期升级过程中,极有可能逐步全部更换为100毫米舰炮。这一改变对于简化后勤保障、提升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随着海军装备标准化的推进,舰炮之间的弹药可以互通有无,从而减少后勤压力。如果76毫米舰炮和100毫米舰炮混编,可能会在后勤补给、战场协同等方面带来一定的困扰。预计到2025年,我国海军将实现护卫舰普遍使用100毫米舰炮、驱逐舰则继续使用130毫米舰炮的局面。而未来的驱逐舰很可能会装备更为强大的155毫米舰炮。
各国舰炮发展趋势
近年来,各国海军舰炮的发展趋势也非常有趣。欧美国家普遍使用127毫米舰炮或76毫米舰炮,而德国和美国则在积极研发下一代155毫米舰炮。我国舰艇的舰炮发展则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既有130毫米舰炮,也有100毫米和76毫米舰炮,这些不同口径的舰炮将在未来进一步优化和发展。
总的来说,100毫米舰炮的广泛应用标志着我国海军武器装备逐步迈向现代化,未来海军舰炮的发展无疑将更加高效、精确,满足更为复杂和严峻的海上作战需求。